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人物明星榜 > 正文

返回顶部

小白玉霜

时间:2024/11/17 21:33:25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戏曲名家一般都有着让人过耳不忘的名字,小白玉霜算是maigoo小编印象最深的艺名,她的原名是李再雯,是评剧界最有影响力的著名女戏曲家,公认为20世纪50、60年代的评剧泰斗和领头羊。1953年中国评剧团建团后,排了《秦香莲》一剧,她塑造的秦香莲形象是她表演艺术走向成熟的标志,1956年《秦香莲》拍成电影,她获得金质奖章,蜚声海内外,凭借一己之力将白派发扬光大,后来的“白派”特指小白玉霜的“新白派”。

  • 中文名: 李再雯
  • 别号名称: 小白玉霜
  • 出生日期: 1922年
  • 性别:
  • 国籍: 中国
  • 民族: 汉族
  • 出生地: 天津市
  • 去世日期: 1967年12月21日
  • 职业职位: 著名评剧演员
  • 代表作品: 《秦香莲》,《玉堂春》,《闹严府》
  • 主要成就: 评剧表演艺术家
详细介绍

主要经历

筱白玉霜,评剧旦行女演员。原名李再雯,小名福子,祖籍山东,5岁随父亲从天津逃荒到北京,父母亲养不起她,就把她卖给了著名评剧演员、白派创始人白玉霜做养女,评剧新白派创始人。白玉霜请了天津有名的评剧彩旦李文质(有的版本称为李文祉)做她的启蒙老师。李文质讲究演唱技巧,板、字、气、腔都很有功夫。再雯聪明好学,刻苦用心,打下了坚实的唱功基础。后来,再雯随同白玉霜演出,在艺术上又受到很深的熏陶,逐步掌握了白玉霜的唱腔和表演技巧,继承了白玉霜的演唱风格。14岁登台演戏,在她16岁那年,白玉霜不辞而别,戏班为了维持生计,让她接替母亲担任主演,挂出了“筱白玉霜”的牌子。她的演出,意外地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几年之后,白玉霜在北京病故,筱白玉霜正式挑起了母亲的班子。在京津一带享有盛名。她是阳秋、玉海、新中华等评剧团的创始人。

主要作品

她的代表剧目古装戏有:《朱痕记》《闹严府》《杜十娘》《秦香莲》《桃花庵》《玉堂春》《临江驿》《打狗劝夫》《劝爱宝》《珍珠衫》《红娘》《小借年》等。建国初期主演的革命现代戏《兄妹开荒》《农民泪》《九尾狐》《千年冰河开了冻》《小女婿》《罗汉钱》等。一九五三年中国评剧团建团后,排了《秦香莲》一剧,她塑造的秦香莲形象是她表演艺术走向成熟的标志。一九五六年《秦香莲》拍成电影,她获得金质奖章,蜚声海内外。六十年代后,塑造了《金沙江畔》中的金秀,《苦菜花》中的母亲,《朱痕记》中的赵锦棠,《闹严府》中的严兰贞,《李双双》中的李双双等。

贡献影响

筱白玉霜在演出现代戏方面,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新中国建立后,她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率先演出了革命现代戏,对评剧艺术改革和现代戏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从解放后到“文革”前的17年里,她参加演出的现代戏有17出之多。评剧白派由白玉霜创立于三十年代,发扬光大的却是筱白玉霜。她把“白派”艺术推向新高峰。后来的“白派”特指筱白玉霜的“新白派”。筱白玉霜的艺术在解放后日趋成熟,洋溢着新时代的清新气息。1953年,筱白玉霜加入国营剧团,在艺术上更加努力追求,不断创新。在演出剧目上,她一直坚持古装戏和现代戏同时并举。她在传统戏里扮演过许多古代妇女角色,如《朱痕记》中赵锦棠、《闹严府》中的严兰珍、《杜十娘》中的杜十娘和《秦香莲》中的秦香莲等这些性格鲜明、形象各异的舞台艺术形象,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她的代表作《秦香莲》,在表演上吸收并借鉴京剧、梆子、曲艺等兄弟剧种的长处,丰富了自己的表演艺术。在电影《秦香莲》的拍摄过程中,她尊重导演对剧中人物造型的需要,毫不犹豫地剃掉自己的双眉,卸装后蒙着头纱回家。此事以后被传为戏剧界的佳话。筱白玉霜把评剧白派艺术提高和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巧笑倩兮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小白玉霜】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小白玉霜 小编为您整理小白玉霜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人物明星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