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70年前的今天,正值民族生死存亡的危险时刻,数万宜昌民众和民生实业公司组织24艘轮船、征用850余只柏木船,雇用3000余名工人,仅用40天时间,将3万多人和10万吨重要军工物资从宜昌抢运入川,成就宜昌大撤退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2008年10月22日,宜昌大撤退纪念园在世界和平公园隆重举行开园仪式。市政协主席李泉、市委宣传部部长赵举海、市人大副主任张为民、市政协副主席熊从银,市建委主任秦诗华、副主任陆锋,重庆民生轮船公司监事会主席陈茂云以及有关市直机关工作人员、工程参建各方、三峡职业技术学院青年志愿者等参加了开园仪式。市政府副市长张永红主持开园仪式。
开园仪式上,市政协主席李泉作重要讲话,他说修建宜昌大撤退纪念园是宜昌保护和发掘和利用珍贵的历史人文资源作出的成功尝试,是宜昌码头文化和抗战文化的新载体。
活动及其他
注意
重庆民生轮船公司监事会主席陈茂云在开园仪式上表示,要缅怀为了民族解放事业而英勇献身的先烈和在宜昌大撤退死难的同胞,牢记历史,修建宜昌大撤退纪念园是对先辈英灵的告慰,也是留给后人的永恒纪念。
故事
1938年,随着国民政府的西撤,大批人流、物流,从华东、华中、华北地区涌向四川。10月25日,武汉沦陷,撤退潮一时达到顶峰。10月23日,卢作孚亲赴宜昌调度大撤退事宜——长江上游还剩有40天左右的中水位,较大轮船尚能航行,过后便是漫长的枯水期,大型设备根本无法入川,也就是说,所有的人和货都必须在40天内运走。而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被卢作孚和他的这个团队完成了。
概述
修建宜昌大撤退纪念园,目的就是要缅怀70年前为了民族解放事业而英勇献身的先烈和在宜昌大撤退死难的同胞们,牢记历史。宜昌大撤退纪念园的修建,既是对先辈英灵的告慰,也是留给后人的永恒纪念。
1938年10月,侵华日军进逼武汉。陪都重庆、西南地区即为战时大后方,进出四川最便利的长江水道,就成为中国抗战重要的运输生命线。为将滞留在宜昌的3万余名人员和近10万吨民族工业精华、战时物资抢运进川,保存好能长期抗击日本法西斯的实力,民生轮船公司总经理、爱国实业家卢作孚先生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和过人的胆识,倾力组织民生轮船公司的职工和船只,冒着日寇飞机的狂轰滥炸,在40天的时间里,成功完成了这一非常壮举,这一次关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重大历史事件,被称为中国抗战史上的"敦刻尔克大撤退"。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岁月静好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宜昌大撤退纪念园】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