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美食特产榜 > 正文

返回顶部

仙居花灯

时间:2024/9/16 17:13:10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仙居花灯又名“针刺无骨花灯”,是台州仙居县特色传统工艺品,系因灯面图案由刀凿针刺成孔、灯身无骨而得名。仙居花灯相传起源于唐朝,距今1000多年,当地人称之“唐灯”,仙居针刺无骨花灯融绘画、刺绣、建筑艺术于一体,造型别致,空间感强,立面变化丰富,结构细腻生动。其花灯技艺独特,灯面图案为刀凿针刺镂孔成影,且通身不用一根骨架,由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灯片折叠粘贴而成。仙居针刺无骨花灯融绘画、刺绣、建筑艺术于一体,还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台州著名的工艺品特产,maigoo小编推荐台州其他工艺品特产:台州刺绣、温岭草编、玻璃雕刻、黄岩翻簧竹雕、临海剪纸、彩石镶嵌等。

    详细介绍

    历史渊源

    “仙居针刺无骨花灯”,起源于唐朝,又称“唐灯”或“神灯”,明清时技艺趋于成熟。传说唐开元年间,皤滩村有一秀才,夜行深山迷路,被一仙女以一盏“神灯”引路。此灯造型别致,制作精美,小巧玲珑,古朴典雅。灯身没有骨架,全由针刺成各种花纹图案的纸片粘贴而成。秀才返家后,依样画葫芦进行精工制作。制成后悬挂在自家门口,人见人爱、赞不绝口。“神灯”在秀才家落户后,仙女即变作村姑与秀才结为夫妇,夜夜陪秀才诵读诗文。大考之年,秀才得中状元。后来人们就把这盏无骨花灯称作“状元灯”。随后,状元又把这种灯进献到宫里,从此皇宫就有了“无骨小宫灯”。状元夫人山姑逐渐把这种“神灯”的制作技术传授给皤滩村的村民,从此,这种神灯的制作工艺就长期流传在仙居民间。

    据当地宗谱记载,明朝万历年间,仙居皤滩古镇已有盛大的闹花灯活动。家家挂上“状元灯”,表示书香门弟,预祝状元及第。皤滩古街的“大明堂”、“大学士府”的梁柱马腿上就雕有这种“无骨花灯”。

    清朝时期,灯的式样、品种进一步发展增多。其中有一种叫“珠兰灯”的花灯,灯周围的花纹是由一种叫“水上浮”的绣花针刺成,是进献皇帝的贡品。在杭州展出,外宾赞不绝口,称之为“神奇的无骨花灯”。

    解放后,由于“大跃进”、“文革破四旧”等种种历史原因,仙居无骨花灯几乎失传。1984年春节,仙居皤滩古镇举办了首次花灯会,盛况空前。但有一位古稀老人暗示可惜没有无骨花灯,一句话点醒了文化站站长李相满。他预感到,这是一种艺术遗产,将要失传,自己作为一名文化干部,有责任挖掘当地璀璨的古典文化,非立即抢救不可。他于是立即进行挖掘,历经千辛万苦,于1985年终于整理出七个花灯品种。随着研究的深入,他又对无骨花灯工艺进行了大胆修改设计和创新,先后整理出27个传统品种,52种分枝品种,使失传50多年的“仙居花灯”重放异彩。

    艺术特色

    仙居针刺无骨花灯系因灯面图案由刀凿针刺成孔、灯身无骨而得名,其发源地在浙江省仙居县皤滩,后延及横溪、白塔、田市、下各、朱溪等乡镇。

    仙居针刺无骨花灯融绘画、刺绣、建筑艺术于一体,造型别致,空间感强,立面变化丰富,结构细腻生动,是传统女红技艺的杰作。仙居针刺无骨花灯,灯面图案由光线透过刀凿针刺的孔洞留影而形成,其造型方法亦独树一帜,通身不用一根骨架,由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纸质灯片折拼粘接而成。单灯风姿卓越,组灯气势恢弘,具有很高的审美观赏价值。在仙居当地,既用作馈赠的礼物,又用于民居装饰,在民间节庆活动中更占有重要的地位。无骨花灯的花色品种曾经多达八十余种,现已抢救恢复27种,挖掘、保护工作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单灯种类

    仙居针刺无骨花灯单灯主要有花兰灯、荔枝灯、龙凤八卦灯、绣球灯、宝石灯、珠兰灯等几大类。每个品种都有它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它的制作和造型艺术都和古代的人们生活息息相关。

    花兰灯

    又称“唐灯”,它有15种大小不一造型各异的花兰式样。每盏灯根据花兰的大小制作,可用12—58片纸片粘贴而成。不同造型的花灯在唐朝也有不同的挂法和作用。以小花兰和大花兰两种为代表,如宫中小花兰,是专送给宫中贵妃床前挂的。花兰为上中下三层,上层是兰口,边檐纸片有八角或六角组成,纸片上刺绣成各种花鸟图案,灯一亮,花香鸟语、活灵活现,使人感到春暖花香。中间是兰身,有的八角形,有的十二角形,有的扁圆形,每片纸片分别刺上“鸳鸯戏水”、“龙凤呈祥”、“双狮戏球”,或是天缘配等人物图案。灯一亮,祥和温馨,惟妙惟肖。下面是兰座,造型美观、色彩鲜艳,兰座下还悬挂着红丝线素头。整盏灯小巧玲珑,精妙绝伦。还有一种叫大花兰灯,也叫大富灯,它的结构更加复杂,上下有十个层次组成,顶层由直径40公分宽的龙凤跳角纸片成八角形,竖直而立,每角挂有亮珠素头。颈层由宽阔不一,直径从大到小不等的五塔纸片叠制而成,每塔纸片分别刺有各种花纹图案,叠成一个“口”形。中间是兰肚。兰肚分上下两层,上面是一个扁圆形大肚叠在一个“口”形六角下肚上,分别刺有“梅开五福”、“春燕衔泥”、“飞马迎春”或是《三国》、《红楼》等人物图案,花鸟、人物栩栩如生,针刺工艺精细绝妙,行行针脚排列有序,点点针眼均匀剔透。下层兰座加素头,流光溢彩。做这样一对大宫灯花工需50—100工。这种灯一般悬挂在宫庭门口,或大堂关檐,有华堂集庆、太平盛世之吉祥。

    荔枝灯

    它的形状象个大荔枝。由32片纸片粘贴拼凑而成,造型奇特,结构复杂。灯一亮,给人一种鲜美、甜蜜之感。据说唐朝杨贵妃喜欢吃荔枝,唐明皇派人不远千里向闽南运来荔枝。杨贵妃看到荔枝,笑眼常开。唐明皇就命宫女按照荔枝形状针刺出两盏荔枝灯挂在贵妃床前。安史之乱,杨贵妃处死,两名做过花灯杂活宫女逃到仙居皤滩卖荔枝灯度日。这种花灯就在仙居皤滩流传,人们称之为“唐灯”。2002年5月,西安市五位大学教授到皤滩来考察“唐灯”在仙居的渊源时,也作了肯定。看到这种灯,杨贵妃风风雨雨的历史故事犹历历在目。

    龙凤八卦灯

    它是一个多角圆形花灯,由22片纸片粘贴拼凑而成,造型象个八卦图,主图案绣有龙、凤和先天八卦后天八卦图,造型奇特,研究历史价值较高。1999年北京大学一历史教授来皤滩考察发现了这盏“龙凤八卦灯”时说:“准确的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图象只有在古老的书里才能找到,不料今天却在小小的仙居花灯里看到,真是难得,仙居花灯历史文化内涵确实丰富。”

    绣球灯

    它由30片纸片粘贴拼凑而成,直径25公分左右,灯面有凹有凸,活象个古代大绣球。抛绣球是古代官宦豪富人家挑女婿的一种风俗,叫“抛绣球选婿”,他们相信姻缘由天配的哲理,当绣球抛到谁,谁就是天赐良缘东床女婿,贫富不能嫌弃。所以,民间把绣球灯当作彩头货。年青人都喜欢做一盏象绣球形状一样的灯,挂在自家门前,预祝天赐良缘。看到这种灯,似乎让人们又看到了古代民俗风情。

    珠兰灯

    又称“状元灯”,由六十片纸片做成,周围的花纹是用一种叫“水上浮”的绣花针刺成,它的花纹针脚十分精细,灯一亮,整盏灯疑似细纱而织,粗看看不出针孔,简直是细纱布眼,花纹图案十分精妙,是花灯中的极品。2003年参加浙江省首届艺术作品展获银奖。

    组灯种类

    仙居针刺无骨花灯除单灯被专家誉为“中华一绝”外,它的组灯更加富丽堂皇,奇妙绝伦。1998年元宵,皤滩乡文化站将失传五十多年的组合花灯进行了抢救展出,群众无不欢声喝彩。它的种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长旗灯

    分大长旗,小长旗两种。大长旗由70多盏无骨花灯组合结彩而成。中间竖一根9米长的大毛竹为旗杆,旗杆头顶竖一盏荷花灯,灯下用竹片做成一架弓形跳角,跳角是两条巨龙图样,龙嘴上悬空挂着两盏“无骨花灯”,旗杆中间缀十一个八角形扁灯,高六十公分,厚20公分,灯纸片分别刺有花鸟、狮马等图案。扁灯中间穿一根横木,横木两端各有竹片跳角腾空而出,横木和跳角上分别挂有品种各异的无骨小花灯。灯一亮,五彩缤纷,游光溢彩。远看宛若繁星点缀于旗上,萤光闪烁。近观花鸟人物飘游于旗上,万花似锦。前面有四块旗牌,上面写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等字样,表示太平盛世,国强民富之瑞兆。这种灯实可称仙居无骨花灯之集锦,参加台州市首届元宵灯会展被评为特别奖。但这种灯规模宏大,迎灯不便,它只能竖在一方,供人观赏。另一种小长旗灯小巧轻便,则是灯会游行队伍中的排头兵。前面旗牌开路,接着就是小长旗灯飘扬前进。它由一根长竹杆和数根横木组成,横木两端各挂着六、七盏无骨小花灯,竖着走,成串彩灯耀眼闪烁,果若成串熟透大葡萄,放倒横着走,彩灯横挂疑似金燕闹春,列队飞翔。

    鼓亭灯

    整盏大灯就是二塔玉亭,亭顶“荷花怒放”,亭四角悬空挑角,各挂无骨彩灯。四人抬亭,花灯抖动,灯中飞马奔腾,花鸟和鸣,真是灯彩辉煌。

    牌坊灯

    整个灯架象个古牌坊,牌坊每片石刻都是针刺花灯,中间和两边各有三块横扁,书有“烟霞云祥”或“状元及第”等字样,牌坊各个跳角都分别悬挂着各种无骨小花灯。

    宝塔灯

    整座灯架象个大宝塔,一般有五——六塔组成,塔身是六角或八角形,塔上有灯,塔角挂灯,塔身是灯,塔塔见灯,灯中飞马走影,大灯小灯计有40多盏,真是灯的海洋。

    财神灯

    也叫花轿灯,轿顶是灯,轿角挂灯,轿前悬灯,轿里坐着一个财神爷,手捧元宝,笑口常开,灯到财来,祝福人人发财,家家发财。

    大花兰灯

    整盏灯象一只大花兰,花兰骨架由116根条木拼凑而成,最长一条45公分,最短的6公分,四周贴着粘纸,刺上花鸟人物,形态各异,惟妙惟肖。花兰外面六角挂灯,花兰里面走马灯,真是灯外有灯,灯内藏灯,灯灯相映,金壁生辉,走马观花,趣味盎然。

    桥里狮子灯

    就是花桥灯藏有2—4只棉布丝绸做成的舞动狮子。有时双狮戏球,有时狮跳龙门,有时两只小狮在桥窗口东张西望,窜进窜出,活灵活现,趣味横生。

    工艺流程

    仙居针刺无骨花灯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要经过绘图,粘贴,熨纸、剪订、凿花、拷贝、刺绣、竖灯、装饰等十多道主要工序,每道工序都有专门技术人员操作。皤滩花灯协会年青姑娘金巧燕、刘红娟、王娟嫦等已基本掌握了花灯制作的各道工序。一盏花灯制作工时少到三五工,多则上百工。仙居无骨花灯从挖掘、研制已进入第四代产品,还有许多传统品种还需进一步研究开发。为使仙居针刺无骨花灯走进千家万户,走向全国,走出国门,为人类带来无穷的美感乐趣,仙居文化人正在寻找规模制作的方法,让花灯商品化。

    传承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传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仙居无骨花灯的珍贵价值就在于她的传统手工艺技能。让这种传统手工艺技能世代传承,是我们保护和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首要任务。任何有可能威胁其传统手工艺技能传承的工业化生产开发必须坚决制止。

    保护措施

    “仙居花灯”曾先后荣获县市花灯大展赛一等奖,“浙江省首届优秀艺术作品展银奖”、“浙江省特色灯彩大展金奖”、“1996中国民间艺术作品展金奖”、“1996澳门第四届国际艺术博览会金奖”。浙江电视台、上海电视台、中央电视台众多媒体对“仙居花灯”都作了详细的报道。仙居花灯还得到了中外游客的啧啧赞叹,被誉为“中华瑰宝”、“灯海明珠”。2000年仙居县因此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2006年2月,仙居选送的针刺无骨花灯———“龙凤灯”入选国家邮政局的《民间灯彩》五枚邮票图案之一。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浙江省仙居县的李湘满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在新时代,仙居花灯的传承也与创新结合,“百科校园”官方微博首次非遗直播就介绍了仙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针刺无骨花灯的制作工艺。在研究所的花灯制作室,县级无骨花灯继承人刘红娟在直播中热情地为全国观众讲解了花灯的历史和制作工艺,并现场展示了绘画、剪样、凿花、刺绣等几道工序。“学习无骨花灯是需要耐心、细心的,制作花灯步骤多,手艺精细,沉不下心来是学不好的。”刘红娟说,“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关注传统文化,并且愿意走进、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该活动全权由仙居城峰中学高三学生张钰漾操办。从2016年至今,他是华东区唯一的百度百科高中生校园大使。“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为非遗的保护做点事情。”当提到举办这次活动的初衷时,张钰漾说,“我们年轻人有责任去传承祖辈留下来的的宝贵财富,把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出去,让更多人知道!”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需要更多年轻人参与!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仙居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得“仙居花灯”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我心明亮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仙居花灯】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仙居花灯 小编为您整理仙居花灯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美食特产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