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池州长江大桥位于中国安徽省,连接铜陵市与池州市,南起池州市贵池区池州西收费站,上跨长江水道,北至铜陵市枞阳县德州-上饶高速公路(国家高速0321)与安徽省347国道的互通立交的收费站;全桥路段为德州-上饶高速公路(国家高速0321)组成部分之一。
建筑设计
建筑结构
整体布局
池州长江大桥分别由水上主桥、两岸引桥、两座花瓶型桥塔、及其两岸各立交匝道组成,主桥路段呈东南至西北方向布置。
设计理念
池州长江大桥结合池州佛珠文化特色,在桥塔外表设装饰钢珠,整体造型生动,在花瓶型主塔的基础上融入佛手、佛珠、佛光的概念,塔柱犹如合十的双手,钢横梁外包琉璃黄色钢球如佛珠,集束呈放射状的拉索寓意佛光,整体造型生动,实现了桥梁与美学、人文的融合统一。
设计特点
结构特色
总体 池州长江大桥主通航孔桥采用双塔斜拉桥方案,主梁纵向采用飘浮体系,桥墩和桥塔设置竖向支撑,在桥塔处设置横向抗风支座,塔梁间设置纵向阻尼器。主梁采用非对称的钢及混混合梁结构,混凝土梁采用单箱六室结构,钢梁采用扁平流线型箱梁。
主梁 主梁采用混合梁结构,钢箱梁采用整体性及抗风性能较好的扁平流线型断面,桥面为正交异性钢桥面板,除风嘴部分采用板式加劲肋进行加劲外,其余部分均采用倒置的U形闭口肋进行加劲,主梁横隔板除两端因剪力较大采用实腹板结构外,中间部分采用空腹式桁架结构。混凝土主梁与钢主梁外形一致,采用单箱六室结构。
桥塔
桥塔采用花瓶形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分别由下、中、上塔柱及下、上横梁等部分组成,上、中塔柱为单箱单室截面,下塔柱为单箱双室截面。桥塔下横梁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单箱双室结构,横梁采用钢箱结构形式,钢横梁外部设置起装饰作用的钢珠结构,将整个钢横梁包裹在内。
斜拉索 采用无粘结镀锌钢绞线斜拉索,每股钢绞线均有独立的PE护套,增加了索的耐久性,斜拉索在主梁上的锚固方式有锚拉板式、锚管式以及锚箱式。
锚拉板焊接于箱梁顶面,分上、中、下三部分,上部锚拉板的两侧焊于锚管外侧;下部直接用焊缝与主梁桥面板焊接;中部除了需安装锚具外,尚需连接上、下两部分,为了补偿开孔部分对锚拉板截面的削弱以及增强其横向的刚度,在板的两侧焊接加劲板。
墩基 桥塔基础采用大直径桩基础,承台均采用圆端形。
设计参数
池州长江大桥全长5.818千米,采用(3×48+96+828+280+100)米跨径布置,桥梁北岸接线长16.153千米,南岸接线长19.055千米;主梁总长1448米 ,其中混凝土梁长147米 ,钢梁长1301米,桥面板全宽39.0米,标准节段长15米,桥梁中心线处梁高3.5米,北塔237米,南塔243;两塔柱间的横向中心间距在塔顶为12.0米,在塔横向最宽处约为53.7米,在塔底为38米和34.86米。全桥共216根斜拉索,斜拉索的钢绞线公称直径为15.2毫米,标准强度1860兆帕,钢绞线股数为31至73股。
技术标准
公路等级 高速公路
设计速度 100千米/千米
车道设置 双向六车道
荷载标准 汽车—超20级,挂车—120
航道等级 Ⅰ-(1)级
通航净空 610米(净宽)x24米(净高)
通航水位 +15.840米
通航吨位 万吨级船队和5000吨级
抗震等级 VIII级
功能价值
池州长江大桥建成通车,枞阳至池州原本一个半小时的车程将缩短至半小时,池州至合肥最快1个小时可到达,对完善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络,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加速池州融入长三角,加快皖江地区开发开放和东向发展,加快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加快池州与铜陵南北沟通、联动发展,促进池州资源开发利用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池州日报》 评)
建设沿革
2004年7月,池州长江大桥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长江干流过江通道规划。
2005年4月,安徽省交通运输厅确定安徽省公路管理局为临时业主,委托安徽省公路勘测设计院编制池州长江大桥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12月,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委托安徽省公路学会对池州长江大桥预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了预审。
2007年3月,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托省工程咨询院对池州长江大桥进行了初审;6月,池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将池州长江公路大桥预可行性研究报告上报国家发改委和交通部。
2008年7月,池州长江大桥项目预可报告通过了中国国际咨询公司的咨询评估;10月,池州长江大桥项目预可报告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的审查。
2009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池州长江大桥立项批复。
2013年6月8日,《池州长江公路大桥通航论证报告》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审查;8月15日,《池州长江公路大桥通航论证报告》取得批复文件。9月24日,池州市长江大桥工可报告上报交通运输部和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2014年1月6日,池州长江大桥试桩工程开工,并召开新闻发布会;3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出具池州长江大桥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查意见,同意该项目推荐的桥位方案;6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发改基础[2014]1243号文件正式批复同意池州长江大桥可行性研究报告;9月24日,池州长江大桥初步设计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批复;11月18日,安徽省公路学会在合肥主持召开了池州长江公路大桥跨江主体工程(主桥下部结构、引桥)及秋浦河桥施工图设计审查会;12月30日,池州长江大桥动工兴建。
2015年9月,池州长江大桥完成首座墩身浇筑,主桥下部结构全面施工;12月,池州长江大桥完成南主塔基桩建设工程,并进行接线路基工程施工。
2016年9月12日,池州长江大桥完成北主塔“皮肤功能混凝土”首节塔柱浇筑工程;12月,池州长江大桥主桥完成水下基础工程,并接线工程建设施工。
2018年1月11日,池州长江大桥进行钢横梁吊装工程; 10月22日,池州长江大桥完成北主塔封顶工程; 11月25日,池州长江大桥完成南主塔封顶工程;12月14日,池州长江大桥进行主梁现浇施工。
2019年4月2日,池州长江大桥完成主桥合龙工程,大桥全线贯通;7月12日,池州长江大桥通过交工验收工作;7月17日,池州长江大桥通过设站收费考察;月31日,池州长江大桥通车运营。
活动及其他
运营情况
票价票制
2019年8月31日,池州长江大桥通车运营,其收费按安徽省交通运输厅、省物价局皖交财〔2010〕391号发布的标准实施。
车类 车型 收费标准(元/吨·车次)
一类车 客车≤7座、货车≤2吨 20
二类车 客车8座至19座、货车5-10吨(含) 40
三类车 客车20座至39座、20英尺集装箱 60
四类车 客车≥40座、40英尺集装 80
五类车 五类车货车>15吨、40英尺集装 100
建设成果
技术难题
施工难题
池州长江大桥的主要施工难题为:
1、主塔塔柱功能层采用一种新型的白色纤维高性能混凝土,对混凝土抗裂性、耐久性及观赏性能指标要求较高,在桥梁工程领域可借鉴施工案例较少,施工配比及试验检测难度较大。
2、主塔塔柱采用功能层与结构层两种不同类型的混凝土,不仅需要解决两种混凝土的隔离作用还要解决融合作用,且对施工工艺要求较高。
3、主塔梯度功能混凝土采用两套拌和、泵送及浇筑设备,高空同步作业,施工组织难度较大。
建设技术
池州长江大桥主要的技术创新为:
池州长江大桥主塔采用一种新型的“皮肤功能混凝土”结构体系,即索塔外表面采用36厘米厚白色纤维耐久混凝土,内侧采用普通C50混凝土;根据仿生学“皮肤效应”理念,引入功能、结构一体化设计概念,采用材料复合技术,连续改变材料组分和结构,以消除内部组分界面和缓和界面应力,形成性质和功能梯度变化的新型非均质复合混凝土材料,从而提高索塔塔柱混凝土结构的抗裂性、耐久性和观赏性,使结构功能性和经济性达到最优。
科研成果
科研名称 所获奖项
系列根式基础研究 2017年中国公路学会特等奖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岁月静好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池州长江大桥】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池州长江大桥 小编为您整理池州长江大桥的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