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旅游地理榜 > 正文

返回顶部

汇丰银行大楼

时间:2024/11/25 1:39:32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汇丰银行大楼,又名市府大楼,1925年建造。汇丰银行大楼采用严谨的新古典主义立面构图,外观上可以明显看出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大楼立面对称,横竖三段划分;平面呈回字形,其体量为外滩建筑之最;外墙墙面用粗犷的石块宽缝砌置;中部有贯穿二至四层的科林斯式双柱柱廊;顶部穹顶高三层,为仿古罗马万神庙式,整体形象庄严典雅。

  • 别名: 市府大楼
  • 所在地/隶属: 上海市黄浦区中山东一路12号(福州路路口)
详细介绍

基本介绍

汇丰银行大楼,原指香港上海汇丰银行于1923年至1955年在上海的分行大楼,位于上海外滩12号,又名市府大楼,今天是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的总部驻地。1921年5月5日大楼开工,1923年6月23日建成,被认为是中国大陆近代西方古典主义建筑的较高杰作。大楼的设计者是著名的英资建筑设计机构公和洋行(Palmer & Turner Architects and Surveyors)。初成立时汇丰银行设在外滩南京路口,即今和平饭店南楼旧址。

建筑特色

汇丰银行大楼采用严谨的新古典主义立面构图,外观上可以明显看出新古典主义的横纵三段式划分。正中为穹顶,穹顶基座为仿希腊神殿的三角形山花,再下为六根贯通二至四层的爱奥尼亚式立柱。大楼主体高五层,中央部分高七层,另有地下室一层半。大楼主体为钢框架结构,砖块填充,外贴花岗岩石材。

汇丰银行大楼内部装修品质十分高雅,选用大理石、黄铜等装修材料,技艺精良,且设有暖气和冷风装置。营业大厅的8根柱子为整根大理石筑成,在当时为亚洲独例。

汇丰银行大楼后为副楼,内有银行办公室、金库及仓库,建筑特色逊于主楼。

汇丰银行大楼是幢仿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平面接近正方形,占地面积9338平方米,建筑面积23415平方米。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均居当时外滩建筑的首位。建筑主体5层,中部7层,地下1层,1楼四面有夹层。大楼以正大门与正大门上面的穹顶为中轴线,两侧形成严格对称。主立面成横5段、竖3段的格式。6扇花饰细腻的铜质大门,为罗马石拱券样式。券门左右置高低圆柱灯各一,铜狮一对。大石块作外墙贴面,宽缝砌置。2至4层中段中部惯以6根爱奥尼克立柱,其中2排为双柱,贴墙石块则为细缝砌置。5层上面的圆形穹顶是铜框架结构,成为该幢大楼的标志。

正门处,装有3扇铜铸转门,两侧是玻璃门。进入大门,是八角形门厅,上面是穹顶。从地坪到顶部,约20米高,分上下两层,下层有8根大理石柱,每面有较大的券门,上层壁面及穹顶均嵌有大型彩色马赛克组成的画面。壁面8幅画,每幅宽4.3米,高2.4米。画面内容分别是汇丰银行在上海、香港、伦敦、巴黎、纽约、东京、曼谷、加尔各答等8个城市分行的建筑和所在的城市为背景、象征这个城市的一个女神为主体,如上海的画面中,背景是以汇丰银行大楼、海关大楼为中心的外滩建筑群,主体是航海女神及2个象征长江与海洋的女神。穹顶的大型镶嵌画,内容取自古希腊神话,画面中心为巨大的太阳和月亮,并有太阳神、月亮神、谷物神。画面外圈的12个星座则分别对准穹顶下的8幅壁画。由当年意大利工匠制作的这组壁画,气势宏大、构图巧妙、造型优美、栩栩如生。1954年装修时用涂料将其覆盖,使其保存至今。由八角厅入内便是当年1500平方米的营业大厅,有2排用大理石圆柱作支撑。大厅中央是柚木地板,四周皆是大理石地坪,柜台内外的分界线及四壁也以大理石砌成。大厅的墙沿及暗角有暖气设备与冷排风系统。大厅的屋顶为巨大的玻璃天棚,天棚用小块玻璃镶拼,十分牢固。

建筑设计

铜狮

上海汇丰银行大楼兴建的同时,出于风水考虑,向英国订购了两尊青铜狮,安放于大楼正门前,作为镇兽。两尊铜狮分别以当时汇丰香港总经理A. G. Stephen和上海分行总经理G. H. Stitt命名,雕塑者为W.W. Wagstaff,铸造者为Chou Yin Hsing。1935年汇丰仿照这两尊铜狮又铸造了两尊同样的狮子,安放于新建的香港德辅道中(Des Voeux Road Central)香港汇丰总行大厦前。

1941年日本占领上海(公共租界)和香港,在1943年物资紧张时,曾试图将两地的铜狮运至日本回炉取铜。汇丰在香港的两尊铜狮连同维多利亚女王和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大班昃臣(Sir Thomas Jackson)的铜像被运至横滨,存放于码头仓库,1945年被美军发现,在麦克阿瑟命令下运回香港。汇丰在上海的两尊铜狮遭日军锯割,但没有被拆走。1966年这两尊铜狮被上海市文管会移至上海滑稽剧团仓库,80年代转交上海博物馆。1997年浦东发展银行获得汇丰银行大楼的使用权后,曾希望将原狮移回银行大门前,后经协商,由浦东发展银行出资仿照原样铸造了两尊新铜狮。铸造过程中,出于对历史的尊敬,原日军破坏的锯痕也一并保留呈现。

壁画

在汇丰银行大楼八角形门厅上方,原有八幅马赛克镶嵌的大型壁画,穹顶上另有黄道十二宫及太阳神、月神的天顶画。1955年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撤出大楼后,这些壁画被维修人员用涂料覆盖,1997年11月被修缮人员发现,浦东发展银行遂出资将其修复(但将画面中的汇丰标志改成浦发银行标志)。

八幅壁画以汇丰设有分行的八座城市为主题,图案依次为:

上海:图案主体为中国航海保护神天妃,两侧为象征长江和东海的神话人物,背景为上海外滩。画面下方两侧纹饰为英国商船旗(Red Ensign)。

香港:图案主体为身披英国国旗的女神,前方人物象征珠江及南海,手持书板,上为罗马数字MDCCCXLII,意为“1842年”,即香港割让给英国之年份。背景为香港岛。纹饰为香港殖民地旗和英国领港旗。

东京:主体人物为象征“学习”的女神,两侧为象征“进步”和“科学”的人物。背景为东京皇宫外壕、霞关官厅建筑群和富士山。纹饰为日本国旗和皇室旗。

伦敦:主体人物为不列颠尼亚女神,前方人物分别象征伦敦守护神和泰晤士河。背景为泰晤士河、威斯敏斯特宫、圣保罗大教堂。纹饰为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爱尔兰徽章。

纽约:主体人物为自由女神,前方人物为商业、通讯的守护神赫尔墨斯,以及联邦守护神。纹饰为纽约市徽、美国国旗及鹰旗。

曼谷:主体人物为象征肥沃和丰饶的女神,前方为象征劳动和丰收的神话人物,背景为湄南河和曼谷王宫。纹饰为泰国国旗、王室旗、国徽和王徽。

巴黎:主体人物为手持“自由、平等、博爱”书板的法兰西共和女神,前方人物为胜利女神和共和国保护神,背景为塞纳河和城岛,纹饰为百合花。

加尔各答:主体人物为加尔各答守护神Kali,前方为象征恒河的人物,背景为恒河和加尔各答市区。纹饰为莲花、狮子和白鹭。

穹顶的天顶画图案为太阳神、月神和丰收女神,下部围绕以黄道十二宫的图案。

压胜

据汇丰银行大楼施工时的上海报纸记载,施工时聘请风水师,选择动土时辰及方位,并依中国传统,在地基下埋设压胜钱及世界各国银币,同时在房梁、楼角等暗处也安放了特地铸造的“上梁钱”。

历史沿革

1864年,汇丰银行在香港成立,是由在华的英商太古、沙逊、怡和、美商旗昌、德商禅臣等英、美、法、德十大洋行共同发起组织,其中也有中国人入股。后来由于利益冲突,其他股东全部退出,所有股份归英商所有。

到了1865年的4月,上海分行在沪建立。上海分行成立初在今南京路外滩,即今汇中饭店旧址,是一座规模较小的英式3层小楼。

1874年因业务量渐大,楼房不够用,购买了海关南面西人俱乐部的房子和大草坪,造了一座3层楼房,即在今天的福州路外滩。开业次年伦敦就爆发了一场金融风暴,其他在上海的英资银行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击,但汇丰避开了这场风暴,以后的业务一直顺利地发展,资本像滚雪球似地越滚越大。汇丰当时在世界各地建立了许许多多的分支机构,但都是围绕着在中国猎取较大的经济利益。在它的存款、放款、投资、国际汇兑等业务中,上海分行都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据汇丰行史:“英国的利益主要在长江流域,上海是这个流域的物产集中的口岸……汇丰的总行虽在香港,但一般说来上海分行承做的生意要多些。”上海分行是汇丰在大陆的管辖行,统辖所有在大陆的分支机构,是调度资金的枢纽。

1921年它又在外滩兴建如今这座高7层,占地14亩的大楼,英国人自夸是“从苏伊士运河到远东白令海峡华贵的建筑”,1923年建成,位置在今黄浦区外滩中山东一路10~12号,可见它的资金之雄厚。在当时的上海金融市场上,汇丰有巨大的操纵力,它的金库中存有庞大数量的黄金和白银。正由于汇丰在上海外汇市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取得了外汇市场挂牌银行的资格。

1935年前汇丰每一营业日上午9点半挂出外汇牌价,就迅速传遍了全中国,成为黄金买卖价格和一些进出口货物行市的依据。上海较大的英商企业,包括怡和、太古、沙逊三大集团,颐中、亚细亚、卜内门、中国肥皂四大托拉斯都与汇丰有密切的信贷关系。汇丰还是中国政府偿还外债和赔款的主要经受银行。清政府向英、德、法、俄借的外债和民国初年五国银行团的善后大借款以及辛丑赔款,每年由各地汇入汇丰等五家银行收存转拨。汇丰还从1916年起取得代总税务司收存保管中国内债的权利。总税务司是中国海关的行政主官,1853年起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关权除日本侵华时期外,为英、美、法三国把持,总税务司一直由英国人担任,标明中国当时的国家财政部分为外人掌握。中国政府要想动支抵债后的关税、盐税的余额需要经外国银行团的同意。这样,积存在汇丰的税金余额成为该行可调动的一笔巨大的资金。

1932年汇丰的存款余额高达9.3亿港元,接近中国各行存款总数的半数,其实力可想而知。

1937年起,日本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占领沿海口岸后,把汇丰收存的关税改存在日本设在上海的横滨正金银行。二战中汇丰的业务一落千丈。

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侵占上海租界,汇丰被日本强行接管。抗战胜利后复业,此时在世界力量的格局中,美国已超过英国,在华美商银行势力膨胀,汇丰这座曾辉煌一时的金融帝国只剩下落日的余辉了。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汇丰银行是仅剩的两家在上海的英资银行之一,和麦加利银行一起迁到圆明园路兰心大楼内,经营中国政府指定的外汇业务。

1955年,汇丰撤出上海,另租圆明园路兰心大楼的写字间作为办事处。大楼归国有。上海市政府进驻,将其改名“上海市人民政府大楼”,简称“市府大楼”。副楼在1956年改为上海市档案馆。

1990年,汇丰曾经与上海市政府接触,想购回大楼,但最终因价格原因没有实现。

1991年汇丰银行上海分行获准经营全面的外汇业务。

1996年12月,该行成为首批获准在上海经营人民币的9家外资银行之一。现汇丰银行上海分行行址迁浦东新区浦东大道1号1楼。

中山东一路12号现使用单位是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浦发银行于1993年1月开业,为股份制商业银行。该行在上海、北京、杭州、南京、重庆、广州、宁波、苏州设立10家分支行。汇丰银行(今浦东发展银行)楼在汉口路与福州路之间,它北邻海关大楼,南邻福州路。

1997年,上海市政府撤出大楼,上海浦东发展银行通过置换购得该大楼的使用权。大楼壁画在翻新工程中被重新发现。

2000年5月,汇丰将其中国业务总部移至上海的浦东。

实用信息

交通指南:(浦西)公交33、55、65、37、42、123、135、145、251、305、307、317、330、576、868、910、921、928、934路等在外滩沿线均设站,另外公交17、20、26、71、64、320、801、61、21、220、939路、隧道九线等在外滩附近设站,下车后可步行至外滩。(浦东)乘坐公交81、86、313、338、339、630、797、818、977、978路等到东昌路轮渡口下车,再乘东金线(东昌路至金陵东路)轮渡即可到达外滩。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我心明亮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汇丰银行大楼】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汇丰银行大楼 小编为您整理汇丰银行大楼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旅游地理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