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人物明星榜 > 正文

返回顶部

艾儒棣

时间:2024/9/16 12:10:22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第二届“四川省十大名中医”获奖医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审评专家。作为成都十大名老中医之一,艾儒棣从事中医工作40年左右,他潜心研究急性、慢性常见病及疑难杂病,主攻肿块疾病、过敏性疾病和免疫性疾病,擅长诊治红斑狼疮、皮肌炎、湿疹、荨麻疹、痤疮、血管炎、银屑病、黄褐斑、天疱疮、外科杂病等。

  • 中文名: 艾儒棣
  • 出生日期: 1944年06月
  • 性别:
  • 国籍: 中国
  • 民族: 汉族
  • 出生地: 重庆市永川县
  • 毕业院校: 成都中医学院
  • 职业职位: 医生
详细介绍

人物简介

艾儒棣,成都中医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主要从事中医外科临床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1987年聘为副教授,1992年任中医外科硕士生导师,确定了“中医皮肤病的基础与临床”的研究方向。1997年聘为教授,2003年任中医外科学博士生导师。现兼任四川省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四川省中医管理局科技成果奖评审委员、《四川中医》杂志编委、卫生部第四届药品审评委员会委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委员会专家库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顾问、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奖评审委员。四川省重点学科中医外科学学术带头人,四川省精品课程中医外科学负责人,四川省首届十大名中医候选人,成都中医药大学首届名师。

主要经历

1970年,毕业于成都中医学院(现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师从于外科医家文琢之教授、罗禹田教授。

从成都中医学院毕业后留校工作。

1987年,聘为成都中医学院副教授。

1992年,任中医外科硕士生导师。

1997年,任成都中医学院教授。

2003年,任中医外科学博士生导师。

主要作品

长期工作在教学第一线,担任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进修生及外籍学员的《中医外科学》《中医疮疡病学》《中医皮肤病学》《中医外科药物学》的讲课堂教学、专题讲座及临床带教工作。培养研究生52人,在读博士5人,已毕业硕士研究生28人。2005年获四川省三下乡优秀指导教师。近五年发表论文50余篇,主编著作、教材4部,副主编5部,共出版各类专著、教材18本。其中《中医外科药物学》是国内第一本中医外科外用药物实用教材,收集与整理了濒临失传中医外科绝技如红升丹、白降丹、黑膏药的制作及传统中医外科的外用药制备,主编了《精华丛书·中医外科学》(获西北地区书籍评审一等奖)、《中西医临床外科学,主编的《中医外皮科特色制剂》一书即将出版。

贡献影响

学术思想

源于正宗,重视脾胃

结合临床经验提出了病久多脾虚的观点,脾胃为后天之本,治疗中慎用苦寒之剂以防伤脾胃,治疗中早用健脾胃之剂,其一防伤脾胃,其二以助药力,他善用四君子汤加味以固病、防病,且治久病。

启于心得,重养阴解毒

针对一些热性病如银屑病等,因其初有热毒之标,且热毒之性易伤阴耗气故结合心得派学术思想,提出疾病初期“防伤阴”,疾病后期“固阴液”的观点。多用二至丸、生地之属,临床疗效颇佳。

创新性提出“扶正祛邪、重建平衡”的观点

自身免疫性皮肤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天疱疮及慢性复发性皮肤病如银屑病、湿疹等和其他外科疑难杂证,通过扶正祛邪、重建平衡的治疗,不但缓解了病情,客观指标的检查也逐渐趋于正常,大大延长了病人的生存期,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科研成果

承担科研课题11项,任负责人6项,主研5项,获省级奖4项。

主持研究省科委课题“狼疮颗粒剂型开发及实验研究”,中科院生物所课题“黄精乳膏的实验研究”。

1985年主持研究黄芪霜,获成都市科技成果二等奖。

1994年主持研究氡冷泉矿泉水,获成都市科技二等奖。

2005年负责教学改革研究获四川省政府三等奖。

此外,主编的《精华丛书中医外科学》,获西北地区书籍评审一等奖。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巧笑倩兮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艾儒棣】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艾儒棣 小编为您整理艾儒棣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人物明星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