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利维·维谷斯基受到皮亚杰的启发,从他的理论发展出一套更完善的发展理论体系。可惜他于37岁的英年早逝,而他的作品在当时亦只有俄语版本留存。由于他的政见与斯大林相左,以及其理论不为当时苏联的心理学家所认同,他的作品在苏联一直被人忽视,并不为外人所了解。直到八十年代前苏联文件被解封之后,他的理论才广为西方所知,并迅即被翻译成各国文字;而他的学生亦借此机会前往美国讲学,并宣扬他的理念。
主要作品
学习能力
利维·维谷斯基认为真正的教育不是专门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标尺,而是儿童学习能力的发展。所谓能力就是指他们的思维清晰和创造性的能力、计划和执行计划的能力、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他们的理解的能力。他认为这些能力可以通过为他们提供一套用于思考和创造的文化工具而实现。人的智力的关键—也就是使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征是使用各种工具的能力。利维·维谷斯基也主张这一点。就像人类用具体的工具(如小刀、杠杆)来扩展物理的能力那样,这些工具是指那些用于和现实沟通以及分析现实的符号系统。包括:记号、符号、地图、平面图、数字、音乐符号、图表、模型、图片以及最重要的语言。
文化工具
这些文化工具不是通过遗传继承而来的,而是在社会文化活动中发展和保存下来的。利维·维谷斯基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给儿童详尽介绍那些文化工具以及怎样利用那些工具来成功的分析现实,这样儿童才能看到世界,就像利维·维谷斯基派的学者通过“人类文化的镜子”所表达的那样。通过使用文化工具,为儿童发展新的称之为能力的心理品质。这些都是那些需要在特殊的智力和创造性上取得成功的人们所必须的心理习性。可感知的文化工具儿童掌握的越好,他们的能力在各个领域也就越大。能力的培养导致儿童个性的成熟,他们开始会计划自己的活动,阐述自己的观点,针对问题提供各种非标准的解决方案,大方的和其他人交往以及最重要的是开始相信自己和相信自己的能力。
思维和语言
利维·维谷斯基的最著名的著作的主题就是思维和语言的相互关系,他主张思维就是成为主观的语言。当儿童在游戏时,通常都会针对正在发生的事情:“如火车正围着城堡四处跑、火车正撞入城堡、城堡正在坠落等等”进行连续的评论。利维·维谷斯基称之为外部的滔滔不绝。随着时间的推移,外部的喋喋不休内化为思维。(当在碰到一个有挑战性的情况时,儿童和成年人通常会从思维中获得帮助,再次外化他们的思维。他们“边想边说”,阐述他们正试着做什么)。儿童所掌握的言语结构因此成为了他们的思维的基本结构。这也就意味着思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由儿童的语言能力所决定。
教育的功能
其次,依赖于儿童的社会文化经验。因此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推动丰富的、有效的口语的发展。来自于利维·维谷斯的一个广泛使用的方式就是最近发展区域(ZPD)。像当代的VyGotskan学者Nickolai Veraksa所说的那样,ZPD是“儿童和成年人相遇的地方”。
老师的角色
利维·维谷斯基相信老师的角色是至关重要的,在发展儿童的智力方面,老师能够引导他们朝着怎样完成刚刚超过儿童自身能力的任务方向走。在此引导下,儿童可以在一定的限制范围内完成超出他们自身能力的任务。利维·维谷斯定义这些限制就是ZPD,他把ZPD描述为:“可以在成年人的指引和帮助下完成解决的任务的级别和儿童独自解决的问题级别的不同”。最有效的教育就是瞄准儿童的ZPD的更高级别和挑战的边缘。
人的心理活动
ZPD详细说明了正在成熟过程中的初学者的更高的心理活动以及那些明天就将成熟但是今天仍然在萌芽状态的人的心理活动。他们是发展的“萌芽”或“花朵”,而不是“果实”。利维·维谷斯基主张传统的教育成果检验(比如考试成绩)具有智力发展回顾的特征,而ZPD则具有智力发展预期的特征。VyGotskan哲学家Mamardashvili把它概括为:人类是一个可能发生的事物。
游戏的重要性
在他最后的讲座中,想比游戏和儿童的心理发展,利维·维谷斯基强调早期游戏的重要性:“游戏也创造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域,在游戏过程中,儿童的行为表现通常超过他的年龄、超过他的日常行为,超越此时此地的限制。”“游戏包含在一个浓缩的形态中,就像在放大镜的焦点中那样,所有的智力发展都趋向于此,也就是好像儿童总是试着超出他的通常水平。游戏和情绪发展的关系就好比教育和发展的关系。”在游戏过程中,儿童专注于一个具有外在的目的和内在动机的想象情境之中。例如:当玩“家庭”游戏时,他们装出所理解的角色的样子并且根据那些角色来决定他们的行动。这样会引起一次大程度的自我调整,儿童需要根据游戏的角色来决定自己的行为。在游戏过程中,儿童在任务上注重过程胜于结果。
在利维·维谷斯基死后,AlexEi Leontiev,一个苏联心理学家,明确了利维·维谷斯基的思想:“西方研究人员不断地在探索以求发现儿童怎样才能达到他现在的样子,而我们在俄罗斯则努力发现的不仅仅是儿童怎样才能达到他现在的样子,也包括他怎样才能变得和他现在不一样。”
“可能发展区”
可能发展区维谷斯基理论的中心在于“可能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指儿童在成长的过程并不一定如皮亚杰所论述的受到年龄所限制。如果有一个导师让儿童尝试一些他能力以外的事物,可以加快他的快长过程。
“近侧发展区间”
指一个学习者现时及实际可达到的发展的差距。这个差距是由学习者的独立解题能力及其潜在发展水平而决定的。换句话说,就是学习者的学习能力以内,但暂时未能理解的知识。维高斯基认为,人的发展有两种层次:实际发展层次与潜在发展层次。实际发展层次就是皮亚杰所谓的儿童发展阶段,什么样的阶段有什么样的能力;潜在发展层次则是在大人或同伴的合作下,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两者之间的差距,维高斯基称之为“近侧发展区间”。每个个体的基本能力(实际发展层次)和近侧发展区间都不同,最好的教育应该要考虑到个体的差异,而这也是学校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
思想发展过程
维谷斯基认为语文是儿童心智发展占有主导的地位。他提出了“Constructive Theory”来描述儿童认知的发展过程。相对于皮亚杰的四个阶段,维谷斯基提出了思想发展的四个过程:
知识构架
从学习带领发展
与社会不可分割的发展,
及语言在认知发展的主导角色。
及语言在认知发展所占的主导角色。
对语文学习看法
维谷斯基认为阅读与写作的教学仅是语文的一部分,语文的学习应是整体的。另一方面,他认为在语文的学习活动中,教师应在教学活动里发展互为主观的师生互动关系。换言之,教师在整个学习活动的过程中,透过有关的教学对话,将听、说、读、写的教育概念化,让儿童来自生活经验概念相结合,让学习发生意义。而语文的学习亦将不再只是无意义的抄写练习,与日常生活变得毫无关系。相反,语文的学习已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人与人沟通的重要工具。透过不同的互动环境下,经老师、父母及同学的协助,学生本身的语文可能发展区亦随而得以不断的往上攀升。
贡献影响
利维·维谷斯基只活了38岁,但是在他的最后十年(1924—1934)中,这位俄罗斯思想家利维·维谷斯基把自己的研究方向投向了心理学的发展方面。他所创立的文化历史理论在俄罗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且鼓舞了其他心理学家进行许多独特的研究。
但是,这些创新的和有灵感的观点很快就被镇压了。在利维·维谷斯基死后的二十年间都被禁止讨论、散布和重新印刷任何有关他的著作。在斯大林政权的俄罗斯,为了教育儿童甚至每一个人的提议,他们都认为是不可接受的。那时利维·维谷斯基的著作必须经过专门的秘密*察机关允许后,才能在莫斯科的一个专门的中央图书馆阅读到。
在斯大林死后,利维·维谷斯基才被又一代的心理学家和教师重新发现。当他的著作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翻译出来后,他的教育构思的深度和广度立即让全世界的学院感到赞叹。美国科学家Stephen Toulmin称之为“心理学的莫扎特”,Jerome Bruner写到:利维·维谷斯基的能力发展理论同时也是教育的理论。
对于教师来说,利维·维谷斯基为有效的实践活动提供了理论基础,他确定了在成功的教育、学习和能力发展方面的关键元素。以至于有人会对着自己说“啊,那就是为什么我要做的原因!,那就是在儿童的头脑中所发生的东西!”
人物评价
Palincsar,一个结合了近侧发展区间理论和鹰架理论,而且做出可观研究成果的学者,最近宣称:“(近侧发展区间)也许是出现在当代教育学文献中,最多人使用、也是最少人了解的理论构筑之一。”(Palincsar, 1998, p. 370)。她会这样说,最主要的理由是人们已经误解了近侧发展区间理论一开始的意旨,并且从它的理论架构中将它剥除,只把它当成一种解释工具,无法认知到它的描述性力量;人们把“更有能力的他人可以建立起一种空间,以协助更好的表现”这件事看得太重,导致在近侧发展区间理论中,仲介学习活动对“不同文化构筑(包括文化构筑本身的元素)”可能发展的范围产生了忽视。
Chaiklin在讨论近侧发展区间的“一般性诠释”时(Chaiklin, 2003, p. 41),认为这些诠释由三个假设所组成 - 首先是普遍性假设,近侧发展区间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其次是协助假设,和Palincsar的讨论相似地,近侧发展区间理论被重组为“假设学习需要更有能力他人的涉入”;最后是潜力假设,近侧发展区间是学习者的先天财产,它使得学习者能够最好地、经历最少困难地进行学习。Chaiklin并进一步评论了上述“一般性诠释”的三个基础。第一,近侧发展区间理论必须以全时、全貌的发展来看,而非以个别技巧的学习来看。第二,在被“更有能力的他人”指导或协作的过程中,孩童可以做得更多更好,这是一个可被接受的事实。许多的研究者忽略的是,“协助”,与它对“学习技巧及学习者的全面发展”的关系;研究者忽略了对上述关系意义的了解。最后,学习者的潜力并不是孩童的财产(就像人们说:“在这个发展阶段,她处于她的近侧发展区间。”这句话所隐含的意思),而勿宁说是尚未成熟的孩子参与学习的“指标”(或者,如果你喜欢的话,在心理学功能上可称为“测量”),这个指标,是一种“(更有能力的他人)富含意义之涉入”的跳板。Chaiklin总节了他的研究,并提出了几个可以进一步讨论的问题点(包括近侧发展区间理论和鹰架理论的关系)。他建议我们,在从维高斯基的原初意旨出发进行引申之前,最好能先从文化和历史的脉络中,回顾一下维高斯基的原始理论建构。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岁月静好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利维·维谷斯基】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