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彝海又称鱼海,当地彝民叫苏品。位于冕宁县城以北40公里羊坪山上,距凉山州首府西昌117公里,面积1平方公里,规划保护面积30平方公里,距国道108线7公里,建有专用公路。
景点景观
彝海结盟新寨
1935年5月22日,刘伯承在冕宁县彝海边与彝族果基支首领果基小叶丹“歃血为盟”,结为兄弟。“彝海结盟”是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在实践中的第一次体现和重大胜利,红军还在这里建立了第一支少数民族地方红色武装。5月20日,“红军长征过凉山80周年”采访团在冕宁县看到了西河村的彝家新寨,感受到了彝海边翻天覆地的变化。
彝海结盟纪念馆
“彝海结盟纪念馆”是在纪念红军长征过冕宁暨彝海结盟七十周年时修建的。馆名由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同志亲笔题写。内设革命文物展厅、民俗文物展厅、临时展厅、贵宾休息室、学术演讲厅等,配有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并保存着较多彝海结盟时的珍贵文物,主要的馆藏品有国家一级文物红军第三集团军外出证章1件,国家三级文物红军封条、书、笔及冕宁县抗捐军(红军入川后建立的第一支革命武装)用过的大刀等70余件;未定级的红军文物200余件;中国夷民沽鸡支队队旗(彝海结盟时刘伯承授予小叶丹),中国工农红军布告,红军使用过的枪炮等复制品数十件,见证了当年那段富有传奇色彩的汉彝民族团结进步的历史和少数民族同胞对中国革命做出的重大贡献。
彝海结盟纪念碑
彝海结盟纪念碑是纪念“彝海结盟”历史事件的:在通过凉山彝区的过程中,中国工农红军提出了:“中国工农红军,解放弱小民族;一切夷汉平民,都是兄弟骨肉。”、“设立夷人政府,夷族管理夷族”等主张,为革命胜利后制定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彝海,红军还建立了第一只少数民族地方红色武装——中国夷民红军沽基(果基)支队。彝海结盟,保证了中国工农红军顺利通过凉山,在当时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为红军主力保存了宝贵的有生力量。在凉山,还有近万名彝族青年参加了红军,凉山和凉山的少数民族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历史沿革
1935年5月22日,中国工农红军先遣部队刘伯承司令、聂荣臻政委与彝族果基家首领小约达(小叶丹)在彝海边相见,以水代酒,歃血明誓结为兄弟,使大队顺利通过百里彝区。
1980年7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彝海结盟处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在湖边竖立了大理石文物标志。
1995年,正式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我心明亮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彝海景区】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彝海景区 小编为您整理彝海景区的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