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喀拉拉邦(印地语:????,拉丁字母转译:Kerala),喀拉拉(原音是Kerala,译做喀雷拉较好),印度西南部的一个邦,西临阿拉伯海,东靠西高止山,南北狭长,中段较宽。
中部为马拉巴尔平原,间有起伏,南部几乎全为丘陵,北部沿海地带多沙丘。城市多沿海分布。热带森林气候,炎热多雨,年降水量平均为2,400毫米。森林约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面积15000平方英里,属地有44条河流,
首府特里凡得琅市,其官方语言为马拉雅拉姆语。全邦面积为3.8万多平方公里。人口有2909多万(1991年),印度人口最稠密的邦。
景点景观
喀拉拉邦文化发达,是个艺术圣地,也是惟一完好地保存着梵文、古代印度医学、天文学、喻伽经等古代经典的地方。基本上喀拉拉邦的人口组成是58%印度教徒,21%穆斯林教徒,21%基督教徒。当地传统的文化、宗教、习俗也别具一格,著名的卡塔卡利舞热烈奔放,舞者身着绚丽夺目的传统舞蹈服装,伴着印度特有的音乐风格翩翩起舞,美不胜收,当然也有人们熟悉而且期待的大象舞。
印度在中国人眼里曾经是遥远而神秘的天竺,是《西游记》里说的一方生长着“黄金为根、白银为身、琉璃为枝、水晶为梢、琥珀为叶、美玉为华、玛瑙为果”的宝树,“无有众苦,但受诸乐”的西天乐土。但是近代以来,印度却离我们想象中的乐土有了越来越大的差距。尽管近年来印度的软件产业遥遥领先于某些发达国家名列世界第二,但是毕竟这里有广大贫苦的农村,印度女性61%以上是文盲,我们对印度的印象仅止于头戴面纱,眉心点着红痣的妇女和缠着红头巾,骑在大象身上的印度男人。不过如果你去了印度喀拉拉邦,你就会见识到一个完全不同的印度,一片似乎真正是我们现象中的人间乐土。
地理环境
喀拉拉邦河流纵横,遍布南北,江河湖泊里,商船、渔船和游船络绎不绝,给当地人民提供了便利的水路交通。漫长的海岸线为喀拉邦与海外各地联系提供了方便。
历史沿革
“喀拉拉”一词的来源,有几种不同的说法:有的认为,是由“椰林”和“土地”两个词合成,因这里椰子树很多,有“椰林国”之称。有的认为这个词的基本意思是“杰尔德尔”,即杰尔王统治的地方。此外,喀拉拉也称为马拉雅兰地区,“马拉雅兰”一词是由山和海两字复合而成,“喀拉拉”即处在山和海之间的地区。生活在这个地区的人叫做马拉雅利人或马拉巴人。语言为马拉雅兰语。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斌斌有礼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喀拉拉】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