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旅游地理榜 > 正文

返回顶部

广东东江各属行政委员公署旧址

时间:2024/11/24 17:17:23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广东东江各属行政委员公署旧址始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是一座四合院式布局的砖木建筑,由山门、前殿、正殿、厢房、院落等组成,面积2500平方米,于1979年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这里曾是汕头新式学校之始—“同文学堂”,也是周恩来召开东江各属行政会议的地方,开创了东江革命的新纪元。maigoo小编认为这里具有深厚的革命意义。

  • 所在地/隶属: 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小公园街道
详细介绍

基本介绍

这是一座四合院式布局的贝灰砂砖木建筑,由山门、前殿、正殿、厢房、套间、外院、里院等组成,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始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原拟建为“同庆善堂”堂址,房屋建成后,因经费缺乏而停办。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台湾爱国志士丘逢甲便在这里设立“岭东同文学堂”,这是汕头市新式学校之始。1915年,学堂改为“岭东甲种商业学校”,1924年又改为省立岭东高级商业学校,实行“三三制”教学。1925年底,国民革命军第二次东征解放潮汕,国民革命政府在这里设立“广东东江各属行政委员公署”。1926年2月1日,周恩来在公署宣誓就任广东东江各属行政委员,这是第一个由共产党人主持的革命政权。建国后,这里一直被一所小学使用。建筑物原貌有部分改变。

景点景观

广东东江各属行政委员公署旧址位于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同益街道盐埕居委外马路129号,建于1888年(清光绪十四年)。坐北向南,三进二天井祠堂格局,砖木结构,通面阔38.2米,通进深52.55米,占地面积2008平方米,其外观采用硬山顶、人字封火山墙,素胎瓦,前门表层墙体贴花鸟诗文书法花岗岩石雕,左右各有麻石质石鼓1对,屋内为五瓜抬梁式木结构。

历史沿革

该地址原拟作“同庆善堂”之用,后因房屋建成后经费缺乏而停办。至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台湾爱国志士丘逢甲在此设立“同文学堂”,成为汕头市新式学校之始。1915年,此处又改为“岭东甲种商业学校”。1925年底,国民革命军第二次东征进入汕头,1926年初,军政结束,训政开始,国民革命政府在此设立“广东东江各属行政委员公署”。公署管辖范围为惠州、潮汕、梅州三个地区及下属县(市),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共产党人主持的国共合作的地方政权。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广东国民政府先后于1925年2月和10月组织了两次东征,讨伐盘踞在东江地区的军阀陈炯明,11月4日东征军进入汕头市,取得了东征的全面胜利。时任东征军政治部总主任的周恩来被国民政府任命为东江各属行政委员,领导惠、潮、梅三个地区的行政工作。1926年2月1日,周恩来在汕头市外马路东江各属行政委员公署门口公布就职通告。正式就任。2月22日又在此地举行东江各属行政会议,各县县长、教育局长及工、农、学、商、妇代表共95人参加,澎湃、杨石魂、杜国痒、工鼎新也出席了会议。经过一星期的议程,制订出实业、交通、文教等十多个方面的工作方案,为振兴潮汕推行一系列革命措施。这次会议,在东江历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页,开创了东江革命的新纪元。1926年3月16日,广州国民政府接受周恩来的请求,宣布免去其东江各属行政委员的职务。1928年4月东江各属行政委员公署被东江善后委员公署替代。

荣誉及其他

1979年12月17日,广东省革命委员会将公署旧址公布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对研究中国革命史有一定的价值,1995年初,汕头市委,市政府将其确定为汕头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为汕头市外马路第三小学校址。该建筑具有较高的革命历史纪念及史迹研究价值。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我心明亮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广东东江各属行政委员公署旧址】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广东东江各属行政委员公署旧址 小编为您整理广东东江各属行政委员公署旧址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旅游地理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