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生活服务榜 > 正文

返回顶部

统计师考试证书

时间:2024/11/24 15:03:01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统计专业技术资格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考试坚持客观、公正、规范的原则,实行全国统一组织、统一大纲、统一考试用书、统一试题、统一评分标准,本考试每年举行一次。现在企业、事业、国家机关和团体单位统计岗位上工作并符合国家规定报考条件的人员,均可报考,考生须在1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考试科目的考试,考试合格者可获得相应级别的专业技术资格,表明其已具备担任相应职务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颁发人事部统一印制、人事部和国家统计局用印的《统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证书全国范围内有效。
    详细介绍

    简介

    统计师,国家统计局和人事部成立全国统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办公室,负责统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组织实施和 考务工作,考试办公室设在国家统计局人事司。国家统计局设立统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考试用书编写暨命题委员会。该委员会负责考试大纲、考试用书的编写和命题工作。委员会的日常工作由国家统计局人事司负责。北京市人事考试中心负责北京地区考试的具体组织与实施工作。考试日期及时间统计专业初级资格和中级资格考试每年举行一次。

    按照《关于印发《统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暂行规定》及其实施办法的通知》(国统字[1995]46号)文件有关规定,从1995年起统计专业技术资格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

    组织领导

    国家统计局和人事部成立全国统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办公室,负责统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组织实施和考务工作,考试办公室设在国家统计局人事司。国家统计局设立统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考试用书编写暨命题委员会。该委员会负责考试大纲、考试用书的编写和命题工作。委员会的日常工作由国家统计局人事司负责。北京市人事考试中心负责北京地区考试的具体组织与实施工作。

    考试级别

    统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设置初级资格和中级资格两个级别,其代码分别是“1”和“2”。中级资格考试分甲、乙两种。甲种考试为统计师应具备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的考试,考试合格者,获得统计师资格。乙种考试为统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考试,不具备甲种考试规定学历的人员,必须取得乙种考试合格证书后,再参加甲种考试科目中《统计工作实务》的考试,成绩合格者,获得统计师资格。

    考试科目

    初级资格考试科目: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统计专业知识和实务二个科目。

    中级资格考试科目: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统计专业知识和实务二个科目。

    高级资格考试科目:设《高级统计实务》1个科目。

    从2001年起,统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采用标准化考试,试题全部采用客观题,考生在答题卡上填涂信息点作答;

    考生应考时可携带钢笔或圆珠笔(黑色或蓝色)、2B铅笔、橡皮;

    考试分两个半天进行,各个科目的考试时间均为90分钟。

    考试报名

    报名时间通常为当年的4-7月份。

    符合条件的报考人员,可在规定时间内登录各地人事考试网在线填写提交报考信息,并按有关规定办理资格审查及网上缴费手续;或者到当地统计单位办理报名手续(具体报名安排详见当次的报考文件。)

    考试凭准考证和身份证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参加考试。

    报考条件

    (一)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在统计岗位上从事统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报名参加统计专业初、中级资格考试,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遵纪守法。

    2、热爱统计工作,能够履行岗位职责,完成本职工作任务,遵守职业道德。

    (二)报名参加统计专业初级资格考试人员,还须具备高中毕业以上学历。

    根据人事部办公厅《关于部分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安排和考试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人厅发〔 2004〕45号)文件精神,应届毕业生要参加本年度 统计 专业初级资格考试的,报名时还未获得学历证书的应届毕业生,应持能够证明其在考试年度可毕业的有效证件(如学生证等)和学校出具的应届毕业证明,到指定报名点进行报名。

    (三)报名参加统计专业中级资格考试人员,还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工作满六年;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工作满四年。

    2、获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结业,从事专业工作满二年。

    3、获硕士学位,从事专业工作满一年;获博士学位。

    4、实行资格考试制度前,已担任统计师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符合上述第(一)条基本条件中规定的要求,如本人自愿,也可参加统计专业中级资格考试。

    (四)上述报考条件中有关学历的要求是指经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承认的正规学历,从事专业工作年限的要求是指报名人员取得规定学历前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时间的总和,截止日期为考试报名年度当年年底前。

    (五)根据人事部《关于做好香港、澳门居民参加内地统一举行的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有关问题的通知》(国人部发〔 2005〕9号)文件精神,自2005年度起,凡符合统计 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有关规定的香港、澳门居民,均可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报名参加相应专业考试。香港、澳门居民申请参加 统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在报名时应向报名点提交本人身份证明、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相应专业学历或学位证书,以及相应专业机构从事相关专业工作年限的证明。

    考试教材

    统计师考试用书统一由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书籍分为初级和中级。

    初级资格考试:《统计业务知识》适用于统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考试,其中“*”表示的内容不做考试要求。书中的统计法规和统计方法两个模块适用考试科目《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统计实务模块适用于考试科目《统计专业知识和实务》。

    中级资格考试:《统计业务知识》、《统计相关知识》全部内容适用于统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书中的统计方法、会计基础知识和经济学基础知识三个模块适用考试科目《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统计法规和统计实务两个模块适用考试科目《统计工作实务》。

    合格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通知,统计专业初级、中级资格考试各科目合格标准为72分(各科目试卷满分均为120分),高级统计师资格考评结合试点考试《高级统计实务》科目合格标准为90分(试卷满分为150分)。

    合格证书

    全部考试科目合格者,授予由人事部统一印制,人事部和国家统计局用印的《统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全国范围内有效。全国统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简介,统计专业技术资格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考试坚持客观、公正、规范的原则,实行全国统一组织、统一大纲、统一考试用书、统一试题、统一评分标准。本考试每年举行一次。企业、事业、国家机关和团体单位统计岗位上工作并符合国家规定报考条件的人员,均可报考。考生须在1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考试科目的考试,考试合格者可获得相应级别的专业技术资格,表明其已具备担任相应职务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颁发人事部统一印制、人事部和国家统计局用印的《统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证书全国范围内有效。统计专业技术资格不与工资待遇挂钩。单位根据工作需要和本人条件决定获得统计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的职务和工资待遇。

    成绩管理

    统计师考试成绩不实行滚动管理,参加全部2个科目考试的人员必须在一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免试部分科目的人员必须在一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应试科目。

    考试大纲

    初级

    《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科目考试大纲

    考试目的

    考察统计专业技术人员综合运用统计方法、统计法规等有关理论和实践经验,根据不同要求进行数据描述、参数估计,并对数据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能力;根据统计及相关法律法规依法统计和处理统计违法案件的能力。

    考试基本要求

    (一)统计方法

    1根据统计学的定义,掌握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的概念(变量、数据、数据类型),了解数据来源的主要渠道,掌握常用搜集数据的方法、特点及其应用条件。

    2根据数据的不同类型,选择不同统计图表对数据进行描述,使用不同统计量反映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

    3根据所选样本统计量的抽样分布,对总体的参数进行估计;根据影响样本量的主要因素,确定恰当的样本量。

    4运用时间序列的分析指标、分析方法,对社会经济现象随时间变化的状况进行研究和预测。

    5根据统计指数的原理和方法,通过编制综合指数,分析社会经济现象的综合变动情况。

    (二)统计法规

    1把握统计法律规范的基本特征、效力和基本原则。

    2把握统计执法检查的对象、主要内容、机构和统计执法检查员的主要职责和职权以及依法查处统计违法案件。

    3根据统计行政处罚的特征、基本原则及实施机关,判断适用统计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种类,并采取相应的统计行政处罚措施。

    4根据统计行政处分的适用对象、实施机关,判断适用行政处分的违法行为种类,采取相应的统计行政处分措施。

    5把握统计法关于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的有关规定。

    《统计专业知识和实务》科目考试大纲

    考试目的

    考察统计专业技术人员运用中国现行统计调查设计与管理、统计标准与分类、行业统计、专业统计、住户调查和价格统计知识,进行宏观经济分析和解决统计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试基本要求

    1统计调查制度管理与设计

    ⑴根据中国现有统计调查设计的主要内容和方法步骤,分析和判断统计调查设计在提高中国统计数据质量中的作用。

    ⑵根据中国现有统计调查方法体系(即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以经常性抽样调查为主体,综合运用全面调查、重点调查等方法),分析判断该体系对提高中国统计数据质量的作用。

    ⑶根据中国现有的统计调查的主要方法(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以及其他非全面调查),分析和判断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判断在统计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范围和作用。

    ⑷根据中国现有统计标准和分类,分析这些统计标准和分类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在统计中正确使用。

    2国民经济行业统计

    根据国民经济各行业(农业、工业、建筑业、房地产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内容、统计范围、调查单位和调查方法,计算主要的统计指标,判断统计口径的范围,分析和判断它们在国民经济核算和宏观经济分析中的影响和作用。

    3、专业统计

    根据专业统计(能源统计、财务统计、劳动统计、固定资产投资统计、人口统计、科技统计、社会统计等)的统计范围、调查单位和调查方法,计算主要统计指标,判断统计口径范围,分析判断它们在国民经济核算和宏观经济分析中的影响和作用。

    4住户调查与价格统计

    根据城乡住户调查和价格统计的目的和主要内容,计算主要统计指标,判断指标关系,选择基础数据的调查方法,分析和判断它们在国民经济核算和宏观经济分析中的影响与作用。

    中级

    《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考试大纲

    考试目的

    考察统计专业技术人员综合运用统计方法、经济学基础理论、会计基础知识等有关理论和实践经验,根据不同要求进行数据描述、参数估计、假设检验,并对数据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根据统计和会计资料进行经济判断和分析。

    考试基本要求

    (一)统计方法

    1根据统计学的定义,掌握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变量、数据、数据类型),了解数据来源的主要渠道,掌握常用搜集数据的方法、特点及应用条件。

    2根据数据的类型,选择不同的统计图表对数据进行描述,使用不同的统计量反映数据的集中趋势、离散程度。

    3根据样本统计量的抽样分布,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根据影响样本量的主要因素,确定恰当的样本量。

    4根据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对总体参数(均值、比例)进行假设检验。

    5根据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对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行研究和分析。

    6运用时间序列的分析指标、分析方法,对社会经济现象随时间变化的状况进行研究和预测。

    7根据统计指数的原理和方法,通过编制综合指数,分析社会经济现象的综合变动情况。

    (二)经济学基础知识

    1需求、供给和市场机制的作用

    ⑴根据恩格尔系数分析需求结构和富裕程度,根据恩格尔曲线分析可支配收入对于不同商品需求量的影响。

    ⑵运用需求函数和价格需求弹性分析价格变化对需求量的影响。

    ⑶根据供给法则、供给函数和价格供给弹性分析价格对供给量的影响,包括理解供给法则例外的几种商品。

    ⑷根据供求法则推导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变动。

    2市场失灵与政府的微观经济政策

    ⑴根据外部性垄断、公共物品及信息不充分和信息不对称分析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与后果。

    ⑵运用科斯定理分析政府消除外部性的微观经济政策和产权制度改革;从政府对垄断进行公共管制分析国家反垄断经济政策;从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两个方面界定政府干预的范围。

    3宏观经济运行与生产总量的衡量

    ⑴根据宏观经济流程分析不同部门在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作用;根据三个国民经济恒等式分析不同部门框架下宏观经济均衡关系;根据储蓄与投资差关系分析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成因。

    ⑵根据国民经济恒等式分析国民经济总量的平衡关系,衡量支出法GDP和收入法GDP;根据潜在GDP与实际GDP的关系分析宏观经济“过冷”和“过热”的原因;根据核算的全面性和国民福利角度分析以GDP为核心的国民收入核算的缺陷。

    4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与国民收入的决定

    ⑴根据总需求与总产出的关系分析均衡产出及存货变动机制;根据消费函数分析收入与消费的关系,根据边际消费倾向分析收入变动对消费的影响;根据储蓄函数分析收入与储蓄的关系;根据政府部门在国民收入决定中的作用分析政府采取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根据边际消费倾向分析投资乘数和政府购买乘数;运用乘数原理分析政府赤字预算对于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

    ⑵根据货币需求的种类分析总体货币需求;根据货币需求函数分析利率和收入对货币需求的决定作用,根据货币需求分析流动性陷阱的形成及其危害;根据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分析货币供给,根据货币乘数分析存款准备金率对货币供应的影响。

    ⑶运用投资函数分析利率与投资的关系;根据利率变动与国民收入变动的关系分析利率作为经济杠杆的重要作用;根据产品市场均衡和货币市场均衡分析均衡利率的形成。

    5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⑴根据四大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内涵分析宏观经济政策的互补关系和替代的关系,特别是经济增长与充分失业之间的互补关系以及短期内充分就业与稳定价格之间的替代关系;通过这些关系分析经济政策目标选择的依据。

    ⑵根据财政政策的主要工具和类型分析紧缩性和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作用及其适用条件。

    ⑶根据货币政策的工具和类型分析不同类型的货币政策的作用及适用条件。

    ⑷根据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产生作用的途径分析其不同效应和两种政策组合使用的必要性,以及四种组合基本方式的适用条件。

    6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运行

    ⑴根据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平衡关系分析国际间经济交易的主要途径和对外经济关系;根据实际汇率、购买力平价和利率水平分析汇率变化的短期因素和长期因素;根据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分析汇率变化对于对国际收支平衡的影响。

    ⑵根据净出口函数分析影响进、出口贸易的因素。

    ⑶根据净资本流出函数分析利率水平与国际资本流动的关系;根据进口规模与储备资产的关系界定适度储备资产的规模。

    ⑷根据溢出效应和回振效应分析国家间经济互动。

    7通货膨胀

    ⑴根据价格水平上涨的数量界限划分不同类型通货膨胀;根据收入分配、经济效率和产出分析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各种影响;根据短期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分析短期内和长期内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关系。

    ⑵根据需求拉动、成本推动和结构性通货膨胀理论分析通货膨胀的成因。

    8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

    ⑴运用主要的经济增长模型分析各种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⑵运用经济增长理论分析中国科教兴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以及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的途径。

    ⑶运用经济周期理论分析反经济周期政策的适应条件。

    (三)会计基础知识

    1根据会计的基本职能、基本原则、核算内容、核算程序,分析判断基层单位会计核算基础及对经济统计数据质量的影响。

    2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及相关法律规定,分析判断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及对统计工作的影响。

    3、正确判断会计与统计采用的核算单位。

    4根据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以及成本费用明细核算表)编制方法和会计项目,按照统计制度要求,正确判断会计核算项目与财务统计指标、国民经济核算之间的相关关系。

    5根据会计的资产负债表、固定资产确认标准、资产和负债分类、折旧政策等,准确把握基层单位会计与宏观统计对资产负债的核算方法、价格和核算范围。

    6根据会计利润表、成本费用核算表,分析判断会计与经济统计的生产范围,掌握利润表、成本计算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核算资料在宏观统计,特别是GDP核算中的应用。

    7根据会计报表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获利能力,正确判断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效益。

    《统计工作实务》考试大纲

    考试目的

    考察统计专业技术人员运用中国现有统计调查设计与管理、统计管理体制、统计标准与分类、国民经济核算、专业统计调查制度、住户调查和统计整理与分析报告等统计实务知识进行宏观经济分析的能力;根据统计和国民核算资料解决统计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统计及相关法律法规依法统计和处理统计违法案件的能力。

    考试基本要求

    (一)统计法规

    1把握统计法律规范的基本特征、效力和基本原则。

    2把握统计行政许可项目的法律依据、认定机关及许可程序。

    3把握统计执法检查的对象、主要内容、机构和统计执法检查员的主要职责和职权以及依法查处统计违法案件。

    4根据统计行政处罚的特征、基本原则及实施机关,判断适用统计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种类,采取相应的统计行政处罚措施。

    5根据统计行政处分的适用对象、实施机关,判断适用行政处分的违法行为种类,采取相应的统计行政处分措施。

    6把握统计法关于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的有关规定。

    7把握统计行政复议机构、范围及有关复议的管辖和复议程序。

    8根据统计行政诉讼的起诉,受案范围,依法进行统计行政应诉。

    (二)统计实务

    1统计调查设计与管理

    ⑴根据中国现有统计调查设计的主要内容和方法步骤,分析判断统计调查设计在提高中国统计数据质量中的作用。

    ⑵根据中国现有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即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以经常性抽样调查为主体,综合运用全面调查、重点调查等等方法),分析判断该体系对提高中国统计数据质量的作用。

    ⑶根据中国现有统计调查的主要方法(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以及其他非全面调查),分析判断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判断在统计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范围和作用。

    ⑷根据中国现行统计数据管理与发布制度,分析判断其对提高中国统计数据生产透明度的作用。

    ⑸根据中国现有统计标准和分类,分析这些统计标准和分类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在统计和国民经济核算中正确使用。

    2国民经济核算

    ⑴根据国内生产总值三种核算方法,分析判断三种方法的基本特点及其相互关系,分析GDP在宏观经济分析和中长期规划制定中的作用。

    ⑵根据中国投入产出表的基本结构和内容,分析投入产出表的平衡关系及其与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关系,编制投入产出表,判断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⑶根据中国资金流量表的基本结构和内容,分析资金流量表的平衡关系;分析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总收入、国民可支配总收入之间的关系;分析居民总收入、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关系;应用资金流量表进行经济分析;编制资金流量表,判断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⑷根据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结构和内容,分析国际收支平衡表在计算国民总收入和国民可支配收入中的作用,分析国际收支平衡状况;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

    ⑸根据中国资产负债表的基本结构和内容,分析资产负债表的结构、主要平衡关系以及资产负债差额、国民财产的计算关系。

    3国民经济行业统计

    根据国民经济各行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内容、统计范围、调查单位和调查方法,计算主要统计指标,判断统计口径范围,分析和判断它们在国民经济核算和宏观经济分析中的影响和作用。

    4专业统计

    根据专业统计的统计范围、调查单位和调查方法,计算主要的统计指标,判断统计口径的范围,分析判断它们在国民经济核算和宏观经济分析中的影响和作用。

    5住户调查与价格统计

    根据城乡住户调查和价格统计的目的和主要内容,计算主要的统计指标,判断指标间关系,选择基础数据的调查方法,分析判断它们在国民经济核算和宏观经济分析中的影响和作用。

    高级

    《高级统计实务》考试大纲

    考试目的

    遵循突出能力考核的原则,以统计工作流程为主线,全面考察统计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经验、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重点考核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以及分析、解决统计工作实践中重大问题的能力。

    考试基本要求

    (一)统计调查设计管理

    1准确把握统计用户的需求,综合运用统计、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理论知识,规范设计符合用户要求和统计分类标准的统计指标和调查表式,准确界定统计调查单位的内涵和外延,明确划分统计调查范围。

    2深刻领会我国统计调查方法体系总体目标,熟悉各种调查方法的有效性和相对局限性以及相互联系和结合运用。

    3合理运用各种统计调查方法,尤其是抽样调查方法,能够根据调查单位的特点和调查条件,选择有效的抽样设计和现场采样方法,保证调查数据质量和调查工作效率。

    4熟悉我国的统计调查制度及其管理规定,能够有效判断新增统计调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本地区或本部门可能出现的不规范调查或重复调查提出整改意见,自觉规范统计调查行为。

    (二)统计调查制度

    1准确理解国家、部门和地方统计报表制度或统计调查方案所规定的调查范围、调查单位、调查指标、调查方法等原则要求。

    2根据统计报表制度或统计调查方案的要求,结合本地区或本部门实际,确定符合要求的调查单位,选择合适的现场调查方法,合理安排调查进度,组织指导调查人员开展工作,解决调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3至少掌握国民经济各行业(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仓储业、邮电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房地产业)统计中的一种统计报表制度或统计调查方案。

    4至少掌握专业统计(能源统计、财务统计、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对外经济贸易统计、财政金融统计、人口统计、劳动工资统计、社会统计、科技统计、自然资源与环境统计等)、住户调查统计和价格统计中的两种统计报表制度或统计调查方案。

    5熟悉各种常用统计报表制度或统计调查方案,解释其主要指标,能够运用调查数据分析社会经济问题。

    (三)数据汇总与整理

    1总体把握数据汇总与整理工作的全过程,根据统计用户和统计调查制度的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数据汇总、整理方案。

    2组织指导本地区或本部门实施数据汇总与整理工作。

    3根据统计分析的需要对调查获取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正确评估数据质量并校正有缺陷的数据。

    4至少掌握一种统计分析软件,如EXCEL、SPSS、SAS或STATA等。

    (四)国民经济核算

    1全面掌握国民经济核算的功能与国民经济核算的框架及其各环节的关系。

    2准确理解国民经济核算各主要指标、资料来源及与行业(专业)统计指标的联系与区别。

    3有效利用各行业统计、专业统计和部门统计资料,计算国民经济核算各主要指标,编制国民经济核算账户和核算表。

    4正确解读国民经济核算账户及基本核算表的平衡关系,综合运用统计、核算和经济理论方法,分析宏观经济运行情况,解释经济变化的原因,模拟政策变化,分析政策影响。

    5组织指导本地区或本部门开展国民经济核算相关工作。

    (五)统计分析

    1具备扎实的统计、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2熟练运用各种统计、经济分析方法,针对世界、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特定阶段、领域和问题,基于统计数据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研究,解释调查结果、分析社会经济现象,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并提出对策。

    3能够撰写具有较高水平和实用价值的统计分析报告或论文。

    (六)统计法规和体制管理

    1全面、系统熟悉和了解《统计法》及各种相关统计法规,具备较高的统计法律素质。

    2自觉遵守统计法的有关规定,依法开展统计工作,依法独立行使统计调查、统计报告和统计监督的职权,自觉拒绝和抵制各种统计违法行为。

    3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依法保障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在统计活动中的合法权益,切实维护调查对象的合法权益。

    4依法检查和识别各种统计违法行为,依法对各种统计违法行为进行处理。

    《高级统计实务与案例分析》考试大纲

    考试目的

    遵循突出能力考核的原则,以统计工作流程为主线,全面考察统计专业技术人员运用数据信息,分析、判断、处理统计业务和解决统计工作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考试基本要求

    (一)统计调查设计

    1准确把握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等统计用户需求,熟悉国家统计指标体系和分类标准,围绕特定统计调查目的,规范设计统计指标和调查表式或问卷,准确界定统计调查单位的内涵和外延,明确划分统计调查范围。

    2熟悉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和利用行政记录等数据收集方法的利弊及相互联系,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符合要求的调查单位,选择有效的统计调查方法和数据采集方法。

    3掌握各种抽样技术,能够根据特定的调查总体、调查目的和调查条件,拟定抽样方案,确定具体精度要求和样本量,选择合适的抽样方式和现场采样方法。

    4熟悉统计调查项目的管理规定,对统计调查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合理化建议,针对具体统计调查方案的效率、成本和可行性进行恰当的评估。

    (二)统计调查的组织实施

    1了解国家普查和常规统计调查制度的基本内容。至少掌握一种国民经济行业统计调查制度,如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仓储业、邮电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房地产业等。至少掌握一种专业统计调查制度,如能源统计、财务统计、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对外经济贸易统计、财政金融统计、人口统计、劳动工资统计、社会统计、科技统计、自然资源与环境统计、住户调查统计和价格统计等。

    2根据国家统计调查制度规定的调查范围、调查单位、调查指标和调查方法等原则要求,结合实际拟定贯彻落实国家统计调查制度的工作方案。

    3熟悉本专业的统计调查工作,能够组织实施较大规模的统计调查项目。能够解决本专业领域重要技术问题,或者独立解决本专业领域复杂疑难问题。

    4、能够综合运用统计数据质量控制方法,对采集、整理、汇总过程中的数据进行质量评估和校验。

    (三)数据汇总与整理

    1能够总体把握数据汇总与整理工作的全过程,根据统计用户和统计调查制度的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数据汇总与整理方案。

    2熟悉逻辑审核、相关分析等主要数据质量审核评估方法,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基础数据存在的问题。

    3掌握一种常用统计数据处理软件,如EXCEL、SPSS、SAS、STATA和R等,根据统计分析的需要对调查数据进行加工处理。

    4能够组织编辑统计资料或数据报告。

    (四)统计分析

    1熟知常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功能及适用条件,能够针对普通数据、纵向数据和面板数据,选择恰当的分析方法,如时间序列分析、多元统计分析等。

    2基于统计数据,能够熟练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建立统计模型,进行定量分析。

    3能够运用经济学、社会学等相关理论,正确运用统计指标,分析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其变化,评估政策效果。

    4能够撰写具有较高水平和实用价值的统计分析报告或论文。

    (五)国民经济核算

    1掌握国民经济核算的功能,熟悉国民经济核算的主要原则。

    2掌握国内生产总值表、资产负债表、资金流量表、国际收支表、投入产出表等基本核算表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3理解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等国民经济核算主要指标的涵义、计算方法及其相互关系。

    (六)统计法规

    1全面掌握《统计法》及相关统计法规的主要内容,熟知统计部门统计调查、统计报告和统计监督的职权。

    2清楚了解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在统计活动中的合法权益。

    3能够识别统计调查工作中出现的各种违法行为,依法选择对应处理措施。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生活拾趣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统计师考试证书】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统计师考试证书 小编为您整理统计师考试证书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生活服务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