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文体娱乐榜 > 正文

返回顶部

《了凡四训》

时间:2024/9/16 7:04:42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了凡四训》这部书,是明朝袁了凡先生以自己亲身经历和毕生的学问与修养,为教育子孙而作的四篇家训,融会儒释道三家思想,义理精微周到。数百年来,流传于全国各地,为书香门第奉为“传家之宝”,清末中兴名臣曾国藩先生列此书为教育子弟必读第一书。千千万万的人因读过此书,认识到命运的真相,勇敢的面对人生,积极的创造自己吉祥、幸福的未来。
  • 中文名: 了凡四训
  • 类型: 教育
  • 作者: 袁了凡
  • 创作时间: 2007年
详细介绍

基本介绍

《了凡四训》为明代袁了凡所著训子善书,阐明“命自我立,福自己求”的思想,指出一切祸福休咎皆自当人掌握,行善则积福,作恶则招祸;并现身说法,结合儒释道三家思想以自身经历体会阐明此理,鼓励向善立身,慎独立品,自求多福,远避祸殃。该书自明末以来流行甚广,影响较大,此白话绘图本的出版当有助于阅读了解,于个人品德修养与世道人心改善或许不无小补。

背景介绍

《了凡四训》又名《命自我立》,是中国明朝袁了凡先生,结合了自己亲身的经历和毕生学问与修养,为了教育自己的子孙而作的家训。他在早期验证了命数的准确性,后来进一步通晓了命数的由来,知道人们可以掌握自己的未来,改造自己的命运。就在他的下半生中,又验证了人们完全可以自我“立命”,自求多福的准确性。不过,光是知命安命是消极的无益的;而自强不息改造命运的“立命之学”则是积极的和有益的。了凡先生以自己改造命运的经验来“现身说法”。

该书是一本种德立命、修身治世类教育书籍。是书成于公元1602年,全文分四个部分。作者为明代袁黄,字坤仪,后改名了凡。其以亲身经历,讲述了改变命运的过程。原本为教训自己的儿子,故取名《训子文》;其后为启迪世人,遂改今名。

作者介绍

袁黄是明朝重要的思想家,他在禅学、民生、农业、教育、军事、历法、养生等方面都有深入研究。

作为“平民思想家”,袁黄在当时家喻户晓,名噪一时。

袁了凡先生,本名袁黄,字坤仪,浙江嘉善人。他生于公元1533年,在乡里中了举人;明神宗万历十四年(公元1586年)考上进士,奉命到河北省宝坻县做县长。过了七年升拔为兵部“职方司”的主管人,任中碰到日寇侵犯朝鲜,朝鲜向中国求救兵。当时的“经略”(驻朝鲜军事长官)宋应昌奏准请了凡为“军前赞画”(参谋长)的职务,并兼督导支援朝鲜的军队。提督李如松掌握兵权,假装赐给高官俸禄与日寇谈和,日寇信以为真,没有设防;李如松发动突击,攻破形势险要的平壤,因而打败了日寇。

了凡先生因为这件事当面指责李如松,不应用诡诈的手段对付日寇,这样有损大明朝的国威;而且李如松手下的士兵随便杀害百姓,并以头来记功。了凡向李如松据理力争,李如松发怒;不但不接受劝诫,反而独自带着军队东走,使得了凡所率领的军队孤立无援。日寇因而乘机攻击了凡的军队,幸赖了凡机智应对,将日寇击退。后因朝廷内部斗争,了凡被迫停职返乡。在家里,了凡非常恳切,认真地行善直到去世,享年公元1606年,时年七十四岁。

明熹宗天启年间,了凡的冤案终于真相大白,朝廷追叙了凡征讨日寇的功绩,赠封他为“尚宝司少卿”的官衔。

了凡先生从当学生时,就非常喜欢研究学问,书不论古今,事不分轻重,他都认真研究,并且非常通达。例如:星象,法律,水利,理数,兵备,政治,堪舆等。

了凡先生在宝坻县当县长时,非常注重人民的福利,常常想做些有利地方的事情;宝坻县当时常有水灾泛滥,了凡先生于是积极兴办水利,将三汊河疏通,筑堤防以抵挡水患侵袭;并且教导百姓沿着海岸种植柳树,每当海水泛滥,挟带沙土冲上岸时,遇到柳树就积挡下来,久而久之变成一道堤防。于是了凡先生又督导百姓在堤防上建造沟渠,并鼓励百姓耕种;因此,荒废的土地渐渐地开垦,了凡先生又免除百姓种种杂役以便民,使得百姓安居乐业。

了凡先生家里并不富有,可是却非常喜欢布施,家居生活俭朴,每天诵经持咒,参禅打坐,修习止观。不管公私事务再忙,早晚定课从不间断。在这当中,了凡先生写下四篇短文,当时命名为“戒子文”,用来训诫他儿子,就是后来广行于世的“了凡四训”这本书。

了凡先生的夫人非常贤慧,经常帮助他行善布施,并且依照功过格记下所做的功德,因为她没有读过书,不会写字;因此用鹅毛管沾红墨水,每天在历书上做记号。有时了凡先生较忙,当天所做功德较少,她就皱眉头,希望先生能多做些善事。有一次,她为儿子裁制冬天的大袍子,想买棉絮做内里。

了凡先生问:“家里有丝绵又轻又暖和,为什么还买棉絮呢?”

了凡夫人答:“丝绵较贵,棉絮便宜,我想将家里的丝绵拿去换棉絮,这样可以多裁几件棉袄,赠送给贫寒的人家过冬!”

了凡先生听了非常高兴说:“你如此贤德,能这样虔诚的布施,不怕我们子孙没有福报了!”

他们的儿子袁俨,后来中了进士,最后以广东省高要县的县长退休。

鉴赏评价

在《了凡四训》里,袁了凡以其毕生的学问与修养,融通儒道佛三家思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结合大量真实生动的事例,告诫世人不要被“命”字束缚手脚,要自强不息,改造命运。

香港中华道德学会

香港中华道德学会赞美袁了凡以“改造命运的精神,创造自己的幸福,以及社会、国家,乃至全人类的光明前途”,称此书是创造幸福的宝典。曾国藩对《了凡四训》最为推崇,读后改号涤生,“涤者,取涤其旧染之污也;生者,取明袁了凡之言:‘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也。’”将其列为子侄必读的第一本人生智慧之书。胡适先生则认为,《了凡四训》是研究中国中古思想史的一部重要代表作。

李金旺解

为什么要讲呢?可能有的人知道这本书,有的人没看过,不过不要紧。我用一句话把它说明白:《了凡四训》就是一个叫袁了凡的人给自己的儿子写的告诫书,因为有四个章节,于是就叫《了凡四训》,跟我们现代讲的家书,是一个概念,只是没经过邮政局而已。既然就是一个小小的告诫书,为什么要讲它呢?说实话,我跟各位网友聊聊这本书,还真不是因为多少学者重视这本书,也不是因为这本书多有名气,要说学者重视,名气度高,那古代典籍没有哪一本能够跟得上《论语》。既然要开讲了凡四训,原因是这本书里面包含了最伟大的儒、释、道家三家学说,这在古代典籍中是极为少见的,如果是用采用活生生的个人经历来说明这三家学说,那就只有《了凡四训》一本。在这本书中,袁了凡将自己一生的经历完完整整的写了出来,谆谆告诫儿子,我就是这样把命运给改了的,你按照我说的去做,你的命也就改了。这太震撼了!说的很简单,但是仔细一想,把“命”改了,这不是开玩笑吗?中国人的骨子里,始终存在一个观点: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语解精编

“了凡四训”,世人几乎都晓得是改造命运的宝典。有福份的人,大都能于获得此书之后,细心阅读,进而立定志向,力行实践,以化疾病于无形,扫除穷困的危胁,消除生活的烦恼,达到化凡入圣的境界。

“了凡四训”,作为修身之铭言,人人可以成圣成贤;用为处世之准则,举世得以消除灾难与业障,确实是自救救人的最佳途径。

了凡四训语解精编,内容通俗明朗,又不失原著“了凡四训”的主旨。读者诸君或者会因程度不一,观念不同,而有见仁见智的观点,然其含有“修身律己,安身立命”之道,以及“化凡入圣,超生了死”之理,是明明可鉴的。

其他信息

明朝袁了凡进士原著,民初黄智海先生演述,了凡弘法学会整理。

了凡四训这本书,并且以他自己改造命运的经验来“现身说法”。

但是了凡四训的原著,是用文言文写的;对现代人而言,阅读起来比较吃力,而且不太容易懂,民国初年的黄智海先生,为了使这本书能让大家受益,所以用白话文不厌其烦详尽的注解,可以说是用心良苦,功德无量;黄先生的白话注解在民间流传很广,它的优点是内容丰富详尽,缺点则或许是过于繁琐些;而现代人比较缺乏耐心,可能会因此而影响读这本书的兴趣,以致在有形无形中,使这本好书的影响力减弱,实在很可惜!

根据所整理的《了凡四训白话解释精简本》,录制成《了凡四训有声书》。

虽然文章篇幅短小,但是寓理内涵深刻,兼融儒释道三家思想,尽现真善美中华文化。所以数百年来历久不衰,为各界人士欣然传诵。时至今日,仍然是脍炙人口、滋育身心的杰作。

这本书虽然不是佛经,但是要把它当作佛经一样尊重。民国初年,净宗印光大师,一生中对这本书极力提倡。他的弘化社,印送这本书约在百万册以上。由此可知,印祖对这部书的重视。不仅如此,而且还不断提倡,教我们研究、实行、讲说。

净空法师电视弘法《了凡四训讲记》中如是说:“《了凡四训》这本书是我在二十六岁,刚刚接触佛法,第一本念的书;它对我的影响非常之大,可以说影响了我一生。这部书,我对它非常爱好,也常常读诵,也讲过不少遍。希望大家都能够重视起来,认真修习。”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岁月静好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了凡四训》】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了凡四训》 小编为您整理《了凡四训》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文体娱乐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