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李固(94年-147年),字子坚。汉中城固(今属陕西) 人。东汉中期名臣,司徒李郃之子。年轻时便博览古今、学识渊博,屡次不受辟命。后被大将军梁冀任命为从事中郎,后任荆州刺史、太山太守,成功平息两地的叛乱,之后对朝廷屡有谏言。历任将作大匠、大司农、太尉,顺帝驾崩后为梁皇后所倚重,但受到梁冀的忌恨。质帝驾崩后,与梁冀争辩,不肯立刘志(即汉桓帝)为帝,最后遭梁冀诬告杀害。
主要经历
博览古今
李固是司徒李郃的儿子,他的相貌奇特,头骨突出像鼎足,向上入发际隐起,脚板上有龟文。李固年少时好学,常改变姓名,不远千里步行寻师。他学《五经》共十多年。博览古今书籍,通晓于风角、星算、《河图》、谶纬之术。每次到太学,偷偷到公府看望父母,不想让一同学习的诸生知道自己是李郃的儿子。四方有志之士大多都羡慕他的风采而来向他学习,京师人都赞叹说:“这又是第二个李公了。”司隶校尉、益州刺史都命令汉中太守推举李固为孝廉,司空也征辟他为掾属,都不去就职。
阳嘉二年(133年)六月初八,京师雒阳宣德亭发生地裂,长八十五丈。顺帝于是召集三公九卿荐举的淳真朴实之士(李固受卫尉贾建举荐),让他们对策,并特别向他们询问当代的弊病和应该如何为政。李固在对答中弹劾受宠的乳母以及宦官,顺帝看了众人的对策,以李固为第一名,并立即命乳母宋娥搬出皇宫,回到她自己的私舍。各位中常侍都向皇帝叩头,请求恕罪,朝廷一片肃然,于是任命李固为议郎。然而,乳母宋娥和宦官都非常痛恨李固,于是伪造匿名黑信,罗织罪状诬谄李固。顺帝下令查办李固,诏书没有经过尚书台而直接下达。大司农黄尚等请求执金吾梁商营救,尚书仆射黄琼也进行挽救,重新辩明事实真相。过了很久,李固才被释放,调离朝廷担任广汉郡雒县令。李固到了白水关,解下印绶,回到家乡汉中,关起门来不与人交往。
得入幕府
阳嘉四年(135年)四月十九日,梁商被任命为大将军。梁商就任后,便延聘李固为自己的从事中郎。
梁商以皇后父亲的身份辅政,但为人柔弱温和,仅能自守,但不能整饬法纪。李固想让他先整治风化,退辞高满之位,于是向梁商上书说:“数年以来,灾变怪异不断出现。孔子说:‘聪明的人见到灾变,考虑它形成的原因;愚蠢的人见到怪异,却假装没有看见。’天道不论亲疏,所以可敬可畏。如果能够整顿朝廷纲纪,推行正道,选立忠良,则您就能继伯成之后,建立崇高的功业,成全不朽的荣誉,那些沉湎于荣华富贵,追求高位的一般外戚,怎能与你同日而语?”梁商没有听从。
永和元年(136年),太尉王龚痛恨宦官专权,上书极力陈述他们的罪状。黄门常侍们指使门客,向朝廷诬告王龚有罪,顺帝命王龚及早亲自讲明真实情况。李固向梁商上书请求他出面营救,梁商便立即向顺帝进言,事情才告平息。
永和三年(138年),侍御史贾昌和州郡官府合力讨伐叛乱的象林郡蛮族首领区怜,但没有取胜,反而受到区怜的围攻,过了一年多,援兵和粮草都无法接济。顺帝召集朝廷百官以及四府(大将军、太尉、司徒、司空)的掾属询问对策。众人都主张派遣大将,征发荆、扬、兖、豫等四州的四万军队前往交趾增援。
李固先举七点理由反驳:
如果荆州和扬州太平无事,便可以征发二州的士兵。而今,二州的盗贼,犹如磐石一样结合在一起,不肯离散;武陵郡和南郡的蛮族反叛,还没有安定。而长沙郡和桂阳郡的士兵,已被征发多次,如果再次征发,骚扰百姓,必然发生新的变乱。
再者,兖州和豫州的人民,突然被征入伍,远征万里之外,没有归期,而诏书逼迫和催促急如星火,必然导致叛乱和逃亡。
南方州郡,水土潮湿,气候炎热,再加上瘴气,以致死亡的人必占十分之四五。
长途跋涉,行军万里,士卒疲劳不堪,等军队到达岭南,士卒已经没有战斗能力。
按照规定的正常速度,每天行军三十里,而离日南郡有九千余里,需要行军三百天才可到达,按每人每天口粮五升计算,需要用米六十万斛,还不包括将领、军吏的口粮和驴、马的饲料,仅士兵自己携带,费用就如此巨大。
军队战斗的地方,死亡的人一定很多,即然抵御不了敌人的进攻,就将再次征调援兵,这就犹如挖割心腹去补四肢。
九真和日南,两郡相隔仅一千里,征发当地的吏民,尚且不堪忍受,更何况征发四州的士兵,让他们忍受万里远征的痛苦?
之后李固又以从前讨伐益州叛羌的中郎将尹就和益州刺史张乔(一个失败被召还,一个一月之内就平息叛乱)对比,认为由朝廷派遣大将没有益处,州郡地方官吏足以胜任。他建议应重新选派即勇而有谋、仁惠之余又胜任将帅的人任州刺史和郡太守,驻守在交趾郡。并暂时放弃难守的日南郡,把官民迁徙到交趾郡,等平乱之后,再命返回。同时可以招募和收买蛮夷,让他们互相攻杀,如果有能够离间敌人内部、斩杀蛮夷首领的,朝廷许以封侯,赐以食邑。最后推荐祝良和张乔前往平乱。四府完全同意李固的意见,顺帝就地任命祝良为九真太守、张乔为交趾刺史。二人果然平定了平乱,五岭以外地区恢复和平。
平息叛乱
永和(136年-141年)年间,荆州盗贼兴起,长年不得平定,朝廷便于永和六年(141年)任命李固为荆州刺史。李固到职后,派官吏慰劳访问境内,赦免寇盗以前的罪恶,与他们从头开始。收编了叛贼头目夏密的党徒六百多人,让他们回去自相招集,开示威法。半年时间,所有盗贼全部投降,州内从此太平无事。
李固又上奏南阳太守高赐等人贪赃的秽行。高赐等怕受处分,于是共同用重金贿赂当时的大将军梁冀,梁冀替他们千里移送檄文,可是李固抓得更紧。梁冀便令调李固任太山太守,这时太山盗贼屯聚多年,郡兵常有千人,追讨不能制伏。李固到职后,全部将郡兵罢遣回去种田,只挑选留任有战斗力的一百多人,用恩信招诱盗贼投降。不到一年,贼人都逃散了。杜乔等八使案察天下,杜乔到兖州后,表奏李固政绩为天下第一,李固得以升任将作大匠,先上疏推荐黄琼、周举等人,又推荐臣留人杨伦、河南人尹存、东平人王恽、陈国人何临、清河人房植等。顺帝下诏召用杨伦、杨厚等,又调升黄琼、周举,任命李固为大司农。
之前,周举等八使案察天下,劾奏许多不法官吏,其中多半是宦官宾客亲属,宦官常替他们求情,朝廷便叫他们不必追究。而旧时三府选令史,光禄署试尚书郎,到这时都靠关系特派,不再选试。李固便与廷尉吴雄上疏,认为八使所检举的人,应该赶快诛罚,选举署置,可以让有关部门去办。顺帝被他们的话感动,于是罢免八使所检举的刺史、二千石,又从此减少特派,并责成三公、明加考察,朝廷都大加称赞。李固又与光禄勋刘宣上言道:“近来选举牧守,多数不称职,甚至横行无道,侵害百姓的权益。而陛下应该停止享乐游玩,专心庶政。”顺帝采纳他们的意见,于是下诏各州劾奏太守、县令以下的官吏,为政有乖错不正、对百姓无益的,都免去官职;那些有奸秽重罪的人,一律收付诏狱。
梁后所倚
建康元年(144年)八月庚午,顺帝驾崩,由太子刘炳即位(即汉冲帝),由太后梁妠临朝听政。同月丁丑,任命李固为太尉,与太傅赵峻、大将军梁冀参录尚书事。
顺帝驾崩后,梁妠认为扬州、徐州盗贼盛强,害怕消息传出会造成大乱,让中常侍诏李固等商议,想等到所召的诸王侯到齐再发丧。李固答道:“皇帝虽然年少,还是天下之父。今日崩亡,人神感动,岂有臣子反共掩匿么?古时秦始皇死在沙丘,胡亥、赵高隐瞒而不发丧,最后害死扶苏,以至亡国。近来北乡侯(刘懿)薨逝,阎皇后兄弟和江京等人也一起掩秘,便有孙程杀人之事。这是天下之大忌,一定不可以做的。”梁妠听从,当天晚上就发丧。
李固认为清河王刘蒜年长有德,想立他为帝,对梁冀说:“今当立帝,应选择年高而有德的,任亲政事的人,希望大将军审详大计,学习周勃立文帝、霍光立宣帝,而不能像邓太后、阎太后利用君主幼弱的做法。”梁冀不听,于是立了乐安王之子、八岁的刘缵(即汉质帝)。朝廷准备为冲帝选择墓地,修建陵园,李固说:“现在处处都是盗贼,军事费用浩大。如果要重新修建一个象宪陵那么大的陵园,征收赋税和调发徭役,不是一个小的数目。而且,年龄幼小,可以在顺帝宪陵之内修建一个陵园安葬,依照殇帝康陵的制度。”梁妠听从。
这时梁妠因为连遭不幸之事,将朝廷大权交给三公等辅佐大臣,李固所提出的建议,梁妠大都予以采纳。凡是作恶的宦官,一律被排斥和遣退。天下人都期望政治清平,然而梁冀却对此深恶痛绝。
顺帝时所任命的官吏,多数不按常规次序。等到李固当政时,奏准免职的有一百余人。这批被免职的官吏,既对李固怨恨,又迎合梁冀的意旨,于是共同写匿名信诬告李固。奏章呈上后,梁冀面见梁妠,请求将奏章下交有关官吏查办,梁妠没有听从。
质帝年幼,但聪明智慧,曾在一次早朝时,眨眼看着梁冀,说:“这是跋扈将军!”梁冀听到以后,对质帝深恶痛绝。让质帝身边的侍从把毒药放在汤饼里,给质帝呈上。药性发作,质帝非常难受,派人急速传召李固。李固进宫,走到质帝榻前,询问质帝得病的来由。质帝还能讲话,说:“朕吃过汤饼,现在觉得腹中堵闷,给朕水喝,朕还能活。”梁冀这时也站在旁边,阻止说:“恐怕呕吐,不能喝水。”话还没有说完,质帝已经驾崩。李固伏到质帝的尸体上号哭并弹劾侍候质帝的御医。梁冀担心会泄露下毒的真相,对李固非常痛恨。
抗衡梁冀
在商议确定继承帝位的人选之前,李固和司徒胡广、司空赵戒,先给梁冀写信。梁冀看到信后,召集三公、二千石官员和列侯,共同讨论继承帝位的人选。李固、胡广、赵戒及大鸿胪杜乔都建议立清河王刘蒜。但梁冀想立蠡吾侯刘志为帝,众人不同意,梁冀愤愤不乐,可又没有别的理由可以改变众人的主意。中常侍曹腾因为之前拜访刘蒜时,刘蒜没有向他施礼而憎恨他,听说此事后,便在夜里到梁冀那里,使他坚定立刘志为帝。第二天再次召集公卿,梁冀意气汹汹,而言辞激动。自胡广、赵戒以下的官吏,没有不害怕的。都说:“只有大将军发令就是。”可是李固与杜乔仍坚持原来的意见。梁冀大声宣布“罢会”。可是,李固仍认为刘蒜是众望所归,有被立的可能,于是再次写信劝说梁冀,梁冀更加愤怒。便劝说梁妠,先将李固免职。最后立刘志为帝(即汉桓帝)。宦官唐衡、左悺一道向桓帝诬陷杜乔说:“陛下先前将即位时,杜乔和李固反对,认为您不能胜任侍奉汉朝宗庙的祭祀。”因此桓帝对杜乔和李固心生怨恨。
身死狱中
建和元年(147年)十一月,甘陵人刘文、魏郡人刘鲔各打算立刘蒜做天子,梁冀因此诬蔑李固与刘文、刘鲔等散布妖言,将他们关进牢狱。李固的门生勃海王调贯械上书,证明李固的冤枉。河内赵承等数十人也要鈇锧到朝廷通诉,梁妠明了他们的意思,于是下诏释放李固。等到李固出狱之时,雒阳的大街小巷都齐呼万岁。梁冀听到消息后,大为惊骇,害怕李固的声名和品德终将伤害自己,于是重向新朝廷弹劾李固和刘文、刘鲔相勾结的旧案,李固最终还是死在狱中,时年五十四岁。临终时命子孙以三寸素棺、帛巾束首,入殓葬于汉中的瘠薄之地,不许葬在父亲墓地周围。
临死前,李固给胡广、赵戒写信道:“我受了国家大恩,因此竭尽股肱之力,不顾个人死亡,志在扶持王室,达到文帝、宣帝那样。哪想到一朝梁氏迷谬,你们曲从,把好事变为坏事,成功变为失败呢?汉朝衰亡,从此开始了。你们受了主上的厚禄,颠覆而不扶持,倾覆国家大事,后代的良史,难道会容你们的私心?我的身体完了,在义方面还是有所得,还有什么可说呢!”胡广、赵戒得信后感到悲痛惭愧,都长叹流涕。
州郡官吏将李固的两个儿子李基、李兹从郾中逮捕,都死在狱中。小儿子李燮逃出了性命。梁冀把李固和被害的杜乔的尸首放在雒阳城北十字路口示众,下令说:“有敢来哭泣吊丧的,予以惩治。”李固的学生汝南人郭亮,还不到二十岁,左手拿着奏章和斧子,右手抱着铁砧,到宫门上书,乞求为李固收尸,没有得到答复。郭亮又和南阳人董班一同去吊丧哭泣,守着尸体不走。夏门亭长喝斥说:“你们是何等迂腐的书生!公然冒犯圣旨,想试试官府的厉害吗!”郭亮回答说:“我们为他们的大义所感动,岂知顾及自己的性命?为什么要用死来威胁呢?”梁妠听到后,将二人全都赦免,于是让董班用布包尸归葬。两人从此出了名,三公都征召他。董班便隐居不出,不知到哪里去了。杜乔的属吏杨匡向朝廷请求使李固和杜乔的尸体得以归葬家乡,梁妠同意。
据《集圣贤群辅录》记载,魏文帝曹丕还是丞相、魏王时,将李固等二十四人旌表为二十四贤。
主要作品
李固所著的章、表、奏、议、教令、对策、记、铭共十一篇。弟子赵承等悲叹不止,于是共同记录李固的言论事迹,写成《德行》一篇。《全后汉文》收录有《举敦朴士对策》、《对策后复对》、《发丧对》、《上疏陈事》、《与吴雄上疏》、《理种暠应承疏》、《与刘宣上言》、《荐杨淮》、《驳发荆杨兖豫卒赴日南议》、《冲帝山陵议》、《临荆州辟文学教》、《助展允婚教》、《奏记梁商》、《奏记梁商理王龚》、《议立嗣先与梁冀书》、《遗黄琼书》、《与宾卿书》、《临终与胡广赵戒书》、《临终敕子孙》。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我心明亮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李固】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