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经历
唯一的探花
出生
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二月二十八日卯时,张岳崧出生在琼州府定安县居腰图高林村一个庠生的家里。据家谱记载:先世在福建莆田,宋嘉定年间,始祖到琼州府当琼山县知县,因此落籍琼山。曾祖张宏范(庠生)由琼山迁来定安,父亲张基伟(庠生),敕赠文林郎,母周氏,继母梁氏。张岳崧兄弟二人,他排行第二,娶琼山县甲子乡绿塘村梁氏为妻,生二子一女;梁氏病逝后,续娶浙江常氏为妻,又生四男一女。
读书
岳崧7岁(1782)能认字,平常喜读书,与其他儿童牧牛、钓鱼、游戏时,常带着书本,有空就读。10岁负笈到琼山县拜蔡南昭先生为师,年纪虽然是学生中最幼者,功课却特好,蔡先生常给予夸奖,总觉得岳崧跟乏童不同,日后必有大成。11岁回家在村里的私塾读书,开始习写文章,行文论事与众不同,文路开阔,文理通顺。12岁到县城应童子试,其父认为年纪太小,应认真读书而不要急着应试,因此各科目尚未考完,便令其回家。
成就
自小聪明好学,酷爱习武炼锻身体,15岁应考县试时,所作的文章深为当时的杨知县所赞赏,还召岳崧来面试,一连变换数个题目,都挥笔即成,杨知县深为叹绝,称其为“廊庙器也”。16岁进县学读书,其时名声已经传扬,诸生以疑问问询,总是条分缕析,解说清楚,并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诸生员很佩服。17岁那年,母亲肩臂患疾病,亲自侍候数月照顾服药,为之按摩,后终因病重而逝世。1790—1793年在家设馆授徒,远近慕名而来的学生不少。嘉庆辛酉(1801)科以品优被荐为优贡,入广州越秀书院读书,与书院主讲冯鱼山先生登广州镇海楼赋诗《登镇海楼》,深受冯鱼山先生赏识。甲子(1804)科举人,己已(1809)科殿试一甲第三名进士,成为海南在科举时代唯一的探花。
异地勤政为官
翰林院编修
岳崧高中探花的当年任翰林院编修。1813年父亲病逝后,回家守孝。1815年守孝期满,赴京任国史馆协修。1817任会试同考官。1818年任文颖馆纂修,因编纂《明鉴》按语不合朝廷意旨,被革职南归广州,受两广总督阮元邀请主讲于越秀书院。
文颖馆纂修
道光元年(1821)复任文颖馆纂修。1822年任武英殿纂修、教习庶吉士、四川乡试正考官。1823年任陕甘学政,开始对各种陋规进行改革:减小随从车马的供给,严厉禁绝浮滥浪费,裁革不合理的考棚经费和岁贡的各种规定,节约6000多两银子。此外,还带头捐出自己的养廉银,用以修复和扩充汉中之涅巾、巩昌之南安、绥德之雕山等书院,以及做为乡试基金。1825年回京任文渊阁校理,衙门文件多出其手。1827年任御史官。1828年升任翰林院侍讲,充任日讲起居注官。
常镇通海兵备道
1831年任江苏常镇通海兵备道,被道光皇帝召见,夸奖道:“学问人品,朕所深知”。是年,江淮发生水灾,江河水涨,岳崧到任第二天便乘小船冒雨渡杨子江,亲自督率民工治水护提。以护堤有功,蒙恩议叙加一级。又奉旨协同林则徐总司江北赈抚之事,冒风雪,除险阻,独自考察水乡10余县,稽查户口,监放救灾米粮。在救灾中捐出自己薪俸,制做棉衣数千领,救济灾民。还著《下河水利论》三篇作为治淮之良策。岳崧出时还兼辖杨州关务及里河清港口,任上认真整除积弊,处分近百名狼狈为奸、贪赃枉法的胥吏徒役。
两浙盐运使
1832年农历四月任两浙盐运使,任上励精图治,裁供给,革奢习,讲缉私,使货畅其流。农历八月任浙江按察使,严吏治,平冤狱。离任时百姓遮逆焚香跪送。1833年农历五月升任大理寺少卿,首次经运河北上,撰《运河北行记》一卷,到京后,再次受到道光皇帝召见重询,并勉励虚心审狱。农历九月升任詹事府詹事(四品),几天后,第三次受道光皇帝召见,面谕湖北水灾事,并蒙训诲,升任湖北布政使(从二品)。是年,在家设高林学馆(私塾)栽培子弟。1834年初,江汉频涨,堤防溃浸,部分地区受灾严重。农历三月岳崧任湖北护理巡抚后,为防灾民流离失所,拟议留养灾民章程,规定灾民过境一律安抚资送,不使远涉邻省。农历五月,在当地发生旱灾和蝗灾时,奏请朝廷停铸宝武局钱以抑钱银比价,控制通货膨胀,稳定物价,致力救灾。农历九月,拟堤塍防险章程,按行各地检查督促堤防工程。1837年农历二月,第四次受到皇帝召见,垂询地方情形和政务。陛辞后出都城,由水道查勘钟祥、京山等县堤防工程。归武昌后,建议重修武昌郡城和增设贡院号舍,并捐廉俸为资金。
禁烟
1838年农历六月初六日上《议查禁鸦片章程》奏摺,主张严禁鸦片。九月,在交卸护理巡抚职后,岳崧途经广州,会见禁烟特使、两广总督林则徐,受林则徐委托,协理雷州和琼州禁烟事宜,在城设局,收缴烟土烟具。
1842年正月十八日未时病逝,逝后入祀郡邑乡贤,墓葬于今海口市琼山区甲子镇毛头岭村附近。其一生异地为官,主要贡献是:励精吏治,善于管理,革除各种陋规,节约开支;仗义疏财,热心教育和公益事业,捐出自己的养廉银和薪俸建书院、郡城等,资助贫寒士子赴乡、会试,救济灾民;督促江汉一带维修好堤防工程;倡导并协助林则徐严禁鸦片。
人物评价
张岳崧与丘浚、海瑞、王桐乡并誉为海南四大才子,是海南四绝中的“书绝”(丘浚为“著绝”、海瑞为“忠绝”、王桐乡为“诗绝”)。
一生著有《筠心常文集》10卷、《筠心堂诗集》4卷、《运河北行记》1卷、《训士录》1卷、《公牍偶存》1卷。特别是1838年他辞官回归故里后,主持编纂具有44卷的《琼州府志》。这些著作今均保存在广东中山图书馆。
此外,张岳崧还特别擅长书画,是清代知名的书画家,清人编的《国朝画征略》将他列为广东4大书法家之一。今定安县博物馆尚保存张岳崧的书法作品多幅,广东省档案馆仅保存其山水画作品一幅。
为了使自己的学识得到传播,激励有志之士,张岳崧曾在海南的琼台书院、雁峰书院,广州的越秀书院,肇庆的端溪书院讲学。
其他信息
张岳崧中“探花”
张岳崧中举后,因家庭穷困,没办法筹集资金上京城应殿试。当时广东主考官陈嵩庆先生,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便以他本人关系介绍张岳崧到北京城聂府当家庭教师。聂府是书香门第之家,家里藏书很多。张岳崧边教边读,读尽了聂府的藏书,学识大进,称得上五车八斗。
其时,嘉庆皇帝斩了先父乾隆皇帝宠臣、大贪官和王申,清除了和王申 余党,确立新的朝政。一次,他扮青身,约成亲王出宫私访。路过聂府豪门,看到聂府的新春对联,写得生龙活虎,便停步欣赏:“莫怨陋府单孤苦,欲振家声在读书。”嘉庆皇帝让成亲王叩门,查问何家先生手笔。管家应声开了门,说:“两位客官叩门有何贵干?”成亲王问:“你家春联是哪位先生手笔?”管家说:“是我家聂府先生手笔。”又问:“你家先生何方人氏?”管家说:“是琼州举子张岳崧。此公要参加朝廷大考,时间未到,我家老爷便请他当家庭教师。”成亲王说:“我们路过此地,看见书联秀丽,随便问问。”嘉庆皇帝接着赞叹道:“好手笔,好手笔!”
嘉庆皇帝青身私访数月后回朝,正逢自己50大寿之日,文武百官上朝齐奏皇上:“为了大清江山永固,匡正朝纲,求皇上开恩,加设科考,为国招贤,辅助君皇。朝廷被先帝奸臣和王申 一伙乱了朝政,惩办了一批贪官,国家正缺栋梁之才。”嘉庆皇帝准奏,命总管成亲王筹备增设已巳年恩科。恩科评卷,张岳崧考分列居头名,洪莹考分紧随其后。这可急坏了朝廷和王申余党。他们认为,张岳崧要是被皇上点为状元,封了巡按官职,我们个个会被审查,下场是不堪设想的。明代琼州出了铁面无私的海瑞,清代要是出状元大青天,他们这些当官的怎么活下去。于是,他们合计共谋,建议皇上招驸马。因为张岳崧相貌不如洪莹秀丽,脸上又长青春痘,皇姑母后见后,必定以貌改点洪莹为状元。嘉庆皇帝不知是计,听从了他们,殿试时,母后皇姑和文武百官列在皇帝身边,母后皇姑眼看洪莹,暗示皇上点洪莹为状元。嘉庆皇帝为了兄妹之情,改点张岳崧为一甲第三名进士,即探花(第二名榜眼满人才中),和王申 余党才放下一颗心。但嘉庆皇帝仍为琼州海隅之地竟有人考中这样高名次感到很高兴,胪唱时,有“何地无才”之谕。成亲王看见嘉庆皇帝改点状元,心中不平,但碍皇侄之面,且帝命已出,已难更改,就跪奏皇上,朝政空虚、官员腐败、野有怨声。张岳崧才华盖世,应封大理寺卿官职,清查朝中大案要案。这一提议急了和珅余党。这群猪朋狗党,又私议对策,齐奏皇上说,琼州乃蛮荒之地,远离京都,教化不良。张岳崧是否书香名人之后,或是不入流之辈,请皇上派员到琼州调查,看村庄佳地是否符合风水地理学。如果不符合,必是野合之嗣,盲目封官晋爵辱大清。皇上准奏,立即派明师官员下琼州,与定安知县一同到高林村察看。高林村确实山清水秀,地灵人杰。登上高林村后面的黑岭向四周一看,琼、文、定三县境地俱揽眼前,高林村居高临下,鹤立群鸡。南方 起雄伟壮观的乌盖岭(又叫后盖岭),传说是状元宝地。岭上有双小山,活像女人双乳。后盖岭生势像美女睡姿,双乳朝天,常年“乳泉”涌出不断,流水潺潺,流向高林,荫泽全村。后盖岭向文昌蓬莱三胎岭延伸,三胎岭再向琼山县甲子延伸,有个中举岭天太岭。古明师曾在岭顶石上题“地天太”三个大字。天太岭延伸入定安县境,名叫伏龙岭。伏龙岭向南延伸,活像龙头,高林村就建造在龙头上。坐北向南,俗称高林村“坐身看祖地”,也称高林村“青龙降世地”,传说坐身看祖地荫出的子孙很忠顺朝廷。且村后有大黑岭,活象太师椅背。村前左右有一对狮子岭,狮子头前有一对小山丘,活象小球。明师称为双狮戏球。村前卧眉案(又叫娥眉案),案上有笔架,架下坡舌尖如玉笔,案上有池塘,人称砚塘,案上坡地奇妙至极,左边黑如墨,中间白如纸,右边大红如玉印,如龙殿公桌案一样。村西边有龟山蛇山镇水口。再往村庄南面看,从后盖岭流来的溪水转九曲,鸣如钟声,又像仙人弹琴。 瞰高林,真乃龙蟠狮踞,人杰地灵。
朝廷派来官员和明师观看了高林村,无不拍手叫好,赞声不绝。他们辞别琼州回朝奏明嘉庆皇帝,张探花故里确实符合风水理学,真是天生地造,琼州第一风水宝地阳居村庄。嘉庆皇帝暗叹,我为了皇兄妹之情,冤屈了国家栋梁之才,但金口己开,张岳崧状元名份,已无挽回。
张岳崧趣闻五则
写对祝寿
清嘉庆皇帝50大寿时,在酒席上命文武百官吟诗作对,行文助兴。张岳崧兴趣勃勃,才思敏捷,巧妙地把清代皇帝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和嘉庆顺序上下排列,对仗工整,既祝贺嘉庆皇帝,又歌颂历代皇帝,一语双关。只见他深思了片刻,举怀喝了酒,便挥毫写了这样的一副寿联;顺天康民雍然乾道嘉千古,治世熙朝正是隆恩庆万年。
教太子
传说,张岳崧给清嘉庆皇帝4个儿子当教师,经过他的苦心教诲,几位公子学业大有长进。
父王为了选择一个聪明的儿子做太子,继承他的皇位,便以《舜之视天下》命了题,并限60字之内,要求几位公子做文考试,择优选位。公子道光写了这样的文章:“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圣人之视天下,不以一己之天下视天下,而以天下之人视天下,是使天下能长治久安,皆归功于天下之人视之。”这短短的56字,言简意赅,发人深思,博得父王的赏识。就这样,道光当了太子。
为商人题诗
张岳崧在龙三塘读书时,由于诗书超群,名声远扬。有一个做生意的商人,文化水平低,平时买卖不公平,弄虚作假,很不老实,却很想请张岳崧为他题诗,显耀自己。张岳崧巧妙地为他题诗一首:
前世恩功好,
代代子孙高。
轿马齐齐进,
夫妻永偕老。
商人看后很高兴。因为他没有看出其中的奥妙:横读是一首赞美诗,而竖读则是“前代轿夫,世代马妻”,含蓄地刻画了他的丑恶面目。
代对对子
清代诗人许小韫与张岳崧之孙张熊光喜结良缘,有一段十分有趣的故事。
在新婚之夜,新娘许小韫出了一对联:“尹公他拖孟姜女之女入张子房之房非奸则盗”。她要求新官对出下联,才准进洞房。张熊光左思右想,总对不上来,便在宅外步来踱去。正巧,这时张岳崧来了,看见张熊光愁眉苦脸的样子,问道:“夜已深,为何徘徊不入寝!”“难呀!新娘出对,对不上非进洞房也”。张熊光把对联内容告诉张岳崧,张岳崧嘀咕自语“不难!不难!”便小声地向张熊光说了下联:“闵子骞牵冉伯牛之牛耕郑子产之产为富不仁。”张熊光听后高兴极了,便大声朗读了下联。许小韫听了也格外高兴,开门迎新郎官进了洞房。
这段轶事只是戏说而已。许小韫与张熊光成亲时,张岳崧早已去世。
坐轿镇贼
有一次,张岳崧和他的朋友坐轿一同去应试。他的朋友随身携带了许多钱,藏在轿的座垫里。
他们各乘一台轿,匆匆上路了。
张岳崧乘坐第一台轿子,抬轿的人跑得飞快,转眼间就把他的朋友远远甩在后面。张岳崧是个十分机敏的人,他发现了可疑痕迹,预感到可能要发生什么事情,很注意后面的动静。最后,他的朋友乘坐的那台轿子连影子都不见,张岳崧感到事情有些严重了,连忙叫轿夫停下来,等他的朋友赶上来再一起走。没想到,两个轿夫假装听不见,吱呀吱呀把轿子抬得越来越快。张岳崧想:莫非他们是强盗?自己从小就在家乡用练武石习武,要好好教训一下这家伙,只见他猛地运气发功,一下子就把那两个轿夫压倒在地,爬不起来,连忙求饶。
原来,他们就是强盗,看见张岳崧的朋友有钱,便伪装轿夫准备伺机抢劫。
“打轿回去!”张岳崧心急火燎,命令道。二贼乖乖地抬着张岳崧往回赶。再说,他的朋友已被抬进大山,正准备抢劫时,张岳崧及时赶到,治服了强盗,救了朋友。
山清水秀的故里
高林村位于定安县龙湖镇东北部。清乾隆年间,张氏先祖由琼山县坡上(椒)村(今老铁桥附近)迁来此地居住,清嘉庆年间发达。村子依建在伏龙山上,全村房屋大都坐北朝南,村后有黑岭依托,东南西边,丘陵、池塘、田土甬环抱,山水秀美。张岳崧总是被自己故里的锦秀山水所陶醉,他把高林村的东面、南面到西面的山水逐一命名为圆势岭、挂榜山、香炉墩、大鼓坡、狮子山、琴岭等,并赋诗咏赞。村里人向来重视知识,多擅书法,常常比试。2006年夏,全村48户190多人,外出的公职人员和农民工有160多人。解放以来共有40多人考入大专院校深造。
张岳崧的故居位于今定安县龙湖镇高林村的西北边和西南边,坐北向南,总面积2700多平方米。故居有两处,一处为出生之祖居(俗称上署),位于高林村西北边,占地1500多平方米。原建有坐北向南的1厅2房正屋7幢、横房6幢、八角亭1座、庭院10个、拱门1个。房屋大柱多用菠萝蜜树加工而成,中间纵卧一条南北走向的路巷,四周有围墙,由张岳崧两兄弟和几个儿孙共同修建。今仅存有正屋1幢(1厅2房),屋宇陈旧破败。拱门内外庭院里有张岳崧亲手栽植的百合花、含笑花各1株,颇茂盛。拱门内庭屋前的百合花清香洁白,象征主人崇尚廉洁,正直不阿,清白做人的气节。拱门外庭的含笑花象征主人乐观豁达、家庭和睦。另一处位于出生地西南面5米多处,坐北向南,占地1200多平方米(俗称下署)。四合院式构筑,是张岳崧居官时所建,并得到其孙媳许小韫娘家人的大力支持。原建有1厅4房的正屋2幢,均为20支菠萝蜜木柱与桁桷砖瓦建成,屋较为宽敞;1厅2房的大屋1幢,都是用10支菠萝蜜木柱与石砖瓦构建;还有横房7幢、庭院5个、花园2个,朝南开一个山门,四周有围墙。张岳崧之孙媳、才女许小韫的柏香山馆也设在此。著名的高林学馆就设在西北面的1幢大屋里。下署共有36个门,今院墙、院门均已损坏,仅存正屋1幢,后屋1幢,两侧横房2幢。以上两处故居的主要建筑物在1953年遭强台风刮倒。故居1986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高林村张氏宗祠
位于高林村西边,坐北向南。距张岳崧故居约20米,为张岳崧晚年(1839—1840)亲自主持建成。原建有山门、前殿、正殿、后殿、东西廊庑和围墙,殿中的大柱大多是菠萝蜜木料,檩子大多用海梅(又称青梅)木料。前殿与正殿通道的东西两侧各建有一座禁书亭,每座亭宽约1米,高约2米,专用于焚烧劣质图书。宗祠占地1500多平方米。抗战时期定安中学设分校于此,解放后曾在此办县热作学校、高林小学。1953年强台风将面宽5间进深3间的前殿,以及山门、东廊庑等刮倒。今尚存正殿、后殿和西庑。正后殿均为悬山式顶,有防火山墙。正殿的前后廊和后殿的前廊为圆石檐柱,柱顶均有驼峰木雕,前廊宽1.1米,后廊宽约1米。正殿前门楣上高挂着一块道光乙巳年(1845)由多名主考官题赠给张岳崧次子张钟彦的“进士”木匾,殿里正堂上端高挂着一块高林村张泰觉于20世纪80年代手书并仿制张岳崧立的一块“探花及第”木匾,殿里还存放张岳崧墓碑一块(已裂开4块)。后殿宽3间,进深2间,正堂里高挂着张岳崧画像一幅。祠里尚存张岳崧手书之棕榈阴刻盈联3副及匾额2块。著名的两副对联为:一、念我祖辟草披荆阅百年庭庑堂宇始具规模庶卜先灵妥侑;愿后人绳武继序思廿代食德脉畴永遵彝训毋忘创业艰难。二、自闽而琼而定二十传诗书门第敢云阀阅启高林;由宋而元而明七百载孝友家风尚冀炽昌光盛世。1986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岁月静好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张岳崧】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