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人物明星榜 > 正文

返回顶部

周建庭

时间:2024/11/24 8:28:28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周建庭,男,汉族,现年34岁,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重庆交通大学科技处副处长。2001年以来,他研发了8项实用桥梁安全评价与加固技术成果;成功主持加固了西部地区55座桥梁,为西部地区尤其是三峡库区地方政府节约资金4000万元;攻克了一大批桥梁工程技术中的重大科研难题,为地方交通建设节约资金数亿元。先后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等。

  • 中文名: 周建庭
  • 出生日期: 1972年09月08日
  • 性别:
  • 国籍: 中国
  • 民族: 汉族
  • 出生地: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 星座: 处女座
  • 生肖:
  • 毕业院校: 重庆交通大学
  • 职业职位: 教师
  • 代表作品: 《实时监测桥梁寿命预测理论及应用》等
  • 主要成就: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详细介绍

人物简介

作为重庆交通大学年轻的科研骨干和学科带头人之一,周建庭带领他所在的桥梁安全评价与病害治理科研团队,自2001年以来,研发出8项实用桥梁安全评价与加固技术成果,丰富和充实了国内桥梁安全评价与加固技术理论基础;客观、科学评价桥梁承载力48座;成功主持加固了西部地区55座桥梁,为西部地区尤其是三峡库区地方政府节约资金4000万元;攻克了一大批桥梁工程技术中的重大科研难题,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他的敬业精神、创新能力也得到了我国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充分肯定。

取得了13项创新科研成果,发表学术论文138篇(三大检索32篇),著作2部,获省部级科技奖7项(其中主持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申请专利25项(已获授权9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其余申请的16项发明专利均已公布)。在结构加固研究领域,在丰富和完善加固机理和理论的基础上,先后研发了基于遗传算法的斜拉桥更换拉索技术、基于位移影响线的体外预应力加固连续刚构桥技术、多点支承体系加固拱桥技术、截面转换加固T型(π型)梁桥技术、钢筋砼套箍封闭主拱圈加固拱桥等10余种旧桥加固创新技术并均在实践中得到了成功应用。

主要作品

近五年来,在四川、西藏、山东、贵州、河南、云南等10余省市成功主持加固了160多座桥梁,取得了11亿多元的直接经济效益和巨大的社会效益。其中,重庆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成果“大、中型桥梁加固、修复、处治系列新技术开发与工程示范(CSTC2005AA6010)”获重庆市2008年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一)。在结构安全监测和评价研究领域,国内外首次提出了基于可靠性理论的桥梁远程监测安全评价体系(发明专利公开号:CN1740444),成功地解决了桥梁安全监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国内第一个已建大型桥梁的集群监测系统。近5年,科学评定桥梁承载力82座,为保证这些桥梁的安全并为桥梁管理者的科学决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由此,带来了3亿多元的直接经济效益和巨大的社会效益。

科学研究骨干——桥梁安全评价的专家

1993年刚从重庆交通大学(原重庆交通学院)路桥专业毕业的周建庭,就开始与公路、桥梁打起了交道。这时,一则消息:“在我国众多的桥梁中,至少三分之一以上存在结构性缺陷或不同程度的功能失效隐患,需要进行定期人工检测。每座桥梁的检测需耗资数万元乃至数百万元”让周建庭走上了探索“桥梁安全评价”之路。

由于桥梁安全评价技术在国内刚起步,所以去图书馆查阅资料和到工地测试数据成了周建庭生活的全部。1996年,年仅24岁的他在国内首次提出并完成“递推迭代实测桥梁影响线评定桥梁承载力技术”研究。从此,周建庭教授走上了一条艰苦而又卓有成效的科学研究道路。

他在研究中发现,“桥都”重庆的桥梁由于长期处于“酸雨”环境之下,特别是三峡成库过程中水位变化对库岸乃至桥梁基础的侵蚀,使重庆的桥梁安全问题增加了许多不确定因素。为此,2000年,他在国内首次完成了三峡库区变动水位区部分淹没桥梁的主拱圈块石水蚀试验和桥基水蚀试验,用以指导三峡库区县乡公路数千座桥梁的安全性评价工作。这项成果为确保库区桥梁的安全奠定了重要基础。

2001年,周建庭首次提出了“基于可靠性理论的桥梁监测系统的安全评价技术”,将静态、离线的工程结构的可靠性设计方法,移植于动态、在线的基于远程监测的桥梁结构可靠性评价,即通过动态、实时、连续的海量监测数据来实时评价桥梁的安全性,摒弃了传统桥梁安全监测技术缺乏可靠的评价指标、损伤识别有限等缺陷,成功地解决了桥梁安全监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2002年,周建庭负责了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大型桥梁安全远程实时监测成套技术开发研究”的安全评价核心研究工作,他将“基于可靠性理论的桥梁监测系统的安全评价技术”成功地运用于“桥梁安全远程智能集群监测系统”,建立了国内首个桥梁远程集群监测评价系统,实现了地域分散且桥型不同的三座大型桥梁的集群安全监测与评价。2005年经专家组鉴定,该成果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为我国桥梁健康监测的智能化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专业技术能手——旧危桥整治加固的行家

除了桥梁安全评价技术,周建庭还致力于桥梁加固技术的研究,同样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在国内首次提出并构建了“基于可靠性理论的桥梁远程监测评价体系”,研发了桥梁“截面转换加固T型梁桥技术”、“体外预应力(纵向)加固空心板实用技术”、“递推迭代实测桥梁影响线评定桥梁承载力技术”、“非高速公路国省道桥梁防护系统的加强改造成套技术”等系列重大实用新型技术,完成了变动水位区部分淹没桥梁的主拱圈块石水蚀试验和桥基水蚀试验等多项涉及三峡库区桥梁安全评价、检测及加固的重大试验研究。这一系列成果,使我国的旧危桥加固技术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成功应用于西部地区特别是重庆数十座桥梁,为国家节约资金2亿余元。

近5年,周建庭教授完成了30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重大课题,发表学术论著62篇(部),取得了5项发明专利和3项实用新型专利。主持完成的技术项目多次荣获国家及市级科技进步奖和技术发明奖。

中共中央、国务院10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周建庭教授主持完成的“公路桥梁检测新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完成人:张劲泉,杜博文,张洪,廖棱,马虎,傅宇方,张奔牛,周海俊,王福敏)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获奖记录

获奖情况

获奖项目

获奖人员

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公路桥梁检测新技术研发与应用

张劲泉,杜博文,张洪,廖棱,马虎,傅宇方,张奔牛,周海俊,王福敏

2018年度重庆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装配式简支—连续梁桥性能提升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周建庭、徐略勤、李国明、姚勇、王占鲁、郑丹、尹忠文、谭华、张洪、杨俊、辛景舟、陈梅生

科技扶贫先锋——支援老少边穷地区交通建设的实干家

周建庭教授的足迹遍布巴山蜀水、雪域高原。

在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这个著名的革命老区,有一座主跨70米的悬链线空腹式石拱桥秧田沟大桥。由于各种原因,该桥主拱轴线严重变形,变形量之大属全国之最。国内某知名大学桥梁检测机构鉴定“……建议拆除重建。”平昌县政府考虑到如果重建,不仅影响整个公路工程的改建进度,而且会造成400万元的经济损失。周建庭教授知悉后主动请缨,带领重庆交通大学课题组承担了该桥的整治工程。周建庭和他的同事经过精密分析和反复论证,提出了“基于拱上恒载调整的钢筋混凝土套箍加固技术”等5项综合加固整治技术予以加固整治。经过半年艰苦的加固实施工作,秧田沟大桥于2006年4月竣工通车。经桥梁检测机构检测,加固后的秧田沟大桥完全能满足荷载营运要求,且许多承载力指标优于新建桥梁。此外,周建庭还为平昌县成功加固了5座危桥,为老区节约资金上千万元。作为一个年财政收入仅4000万元的革命老区,对周建庭利用科技支援老区建设的行动,原平昌县县长深情地称赞说:“周博士为我们平昌这样一个地处革命老区的国家级贫困县加固的6座桥梁,无异于6座‘丰碑’!”平昌县县委县府专程赶到学校为周建庭教授送来锦旗:“科技攻关服务革命老区,交通建设造福巴山蜀水”。

位于三峡库区的丰都县,有一座潘家沟大桥,这座投资120万元仅使用4年就“筋骨”开裂134处的大桥,最后只能靠134枚抓钉勉强支撑。为了挽救这座桥,周建庭教授对该桥实施了紧急“包扎”手术,整修后的大桥投入使用三四十年没有任何问题。仅这一方案就为丰都县政府节约资金上百万元。在此之后,周建庭又先后为丰都县加固了4座桥梁,为当地的交通安全和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2020年11月21日,荣获首届“重庆市杰出英才奖”。

2021年4月23日,入选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

2021年10月,被表彰为“第六届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岁月静好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周建庭】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周建庭 小编为您整理周建庭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人物明星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