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城市人文榜 > 正文

返回顶部

映汶高速公路

时间:2024/11/24 7:23:04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映汶高速公路,全长48.27公里,四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标志性工程,映秀至汶川高速公路被称作“震中第二生命线”。2009年5月10日正式开工建设,2012年11月29日,映汶高速将建成通车,这标志着都汶高速全线贯通,从成都到汶川可全部走高速,全程耗时约90分钟,将比以往节约半小时。
    详细介绍

    映汶高速公路,全长48.27公里,四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标志性工程,映秀至汶川高速公路被称作“震中第二生命线”。2009年5月10日正式开工建设,2012年11月29日,映汶高速将建成通车,这标志着都汶高速全线贯通,从成都到汶川可全部走高速,全程耗时约90分钟,将比以往节约半小时。

    建设标准

    全长48.27公里

    采用山岭重丘高速公路设计标准,为双向全立交全封闭四车道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

    设计时速80km/h,路基宽24.5m

    建成意义

    四川省高速公路网成都放射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川省西北向出川(至甘肃、青海、西藏)的高速大通道

    其他

    简介

    映汶高速公路作为四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标志性工程,映秀至汶川高速公路2009年5月10日正式开工建设。映秀至汶川高速公路起于都江堰至映秀高速公路。线路全长约52公里,采用双向四车道技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2012年11月29日,被喻为“震中第二生命线”的映汶高速通车,将成都到汶川的行车时间从过去的3小时缩短到1.5小时。映秀至汶川高速公路2009年5月正式开工建设,线路全长48.27公里,桥隧占路线总里程的76.3%。

    映汶高速通车后,将提高国道213线都江堰至汶川段“生命线”的抗灾能力,承担起“震中第二生命线”的职能,促进沿线地震灾区发展振兴和民族地区社会稳定与民族团结。

    目前连接成都与地震中心区汶川的交通“生命线”——都汶公路,是地震后抢通的国道213线都江堰经映秀至汶川县城段,全长90余公里。此前,从都江堰进入汶川县只能走都汶公路。建成通车的映汶高速公路是成都与映秀之间的第二条通道。

    特点

    最高限速120

    左侧小客车车道限速100~120公里/小时;客货车道限速60~100公里/小时;隧道限速80公里/小时。

    桥隧比例超过雅西

    40多公里的映汶高速有9个隧道,超过5公里的有3个。桥隧比达76.3%,为全省之最。

    全程可节约半小时

    目前,从成都到汶川可走成灌高速、都映高速,到映秀后转上国道213线,全程差不多要2个小时左右。成都到汶川全程高速,理论上只需要90分钟,全程可节约半小时,方便成都市民周末到汶川游玩。

    将接汶九高速成都有望5小时到九寨

    映汶高速公路是国家规划的西部大通道甘肃兰州至云南磨憨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成都连接阿坝州州府和川藏、川青高速公路的重要路段。几年后,随着汶九高速、汶马高速的通车,成都前往九寨沟也将更为方便。汶九高速公路已于去年年底开工控制性工程,汶九高速公路建成后,成都市民可经成灌高速、都汶高速、汶九高速,5小时左右就能直达九寨沟。

    隧道内LED灯亮如白昼

    隧道入口处颇具匠心,其中,桃关1号隧道入口,是五颜六色的U形防护栏,主要防止山上碎石掉落到高速上。防护栏像一座彩虹门,极具民族特色。隧道内则采用左右双洞分离,来回的车辆各行其洞。洞顶两排白色LED照明灯,尤为明亮。

    腊肉、野菜、绵虒豆腐等你品尝

    映汶高速通车,周围的居民有了新的愿望和规划,“大家都在筹划开农家乐呢!”63岁的董德富,脸上的笑纹像盛开的花朵,“交通方便了嘛。”这里腊肉肥而不腻,食后口齿留香;野菜香脆可口且绿色生态,远近闻名。附近绵虒,取当地山中的石膏,用传统方法制作的豆腐,以其嫩、滑、细的口感更是名声在外,尽管以前交通并不便,每年夏天仍有近千人慕名前来避暑和品尝美食。

    附近的邻居亲朋估算,农家乐一旦做起来,至少可以容纳3000人来此游玩度假。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精灵世界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映汶高速公路】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映汶高速公路 小编为您整理映汶高速公路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城市人文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