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人物明星榜 > 正文

返回顶部

潘师正

时间:2024/11/24 6:57:56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潘师正,生卒:584年-682年6月16日。生于官宦世家,隋朝大业间师事王远知,尽受道门隐诀及符箓。随之至茅山,居嵩阳双泉岭逍遥谷修道二十余年。上元三年(676年),高宗召见潘师正,极为赏识;后于调露元年(679年),高宗与其会晤,此后便一直给予优待。潘师正毕生最大的成就,便是在北方大力发展了道教茅山宗,开拓了茅山宗阵地,对后世影响颇深。
  • 中文名: 潘师正
  • 出生日期: 586年
  • 性别:
  • 国籍: 中国
  • 民族: 汉族
  • 出生地: 贝州宗城(今河北邢台市广宗县)
  • 生肖:
  • 去世日期: 684年
  • 主要成就: 发展道教
详细介绍

人物简介

潘师正 (586—684)

唐初贝州宗城(今河北广宗县)人,字子真。出身仕宦世家。母学识广博,善言名理,尝口授《道德经》。事母以孝闻。隋大业间师事王远知,尽受道门隐诀及符箓。随之至茅山,居嵩阳双泉岭逍遥谷修道二十余年。上元三年(676)高宗幸东都,礼拜嵩山,召见先生。调露元年(679)高宗再祀嵩岳,迎师入居嵩阳观。敕于逍遥谷建崇唐观,于岭上别起精思院以居之。卒赠太中大夫,谥“体玄先生”。弟子十八人,以郭崇真、韦法昭、司马子微最著名。(《旧唐书·隐逸传》、《新唐书。隐逸传》、《茅山志》)

主要经历

隋宫玄坛

潘师正,字子真,贝州宗城(今河北广宗县)人,隋文帝开皇四年(公元584年)生于一个世代官宦之家。生后发现他脚板上有灵龟的纹路,实为神异之象,又发现他双手过膝,更是奇特。

潘师正五岁时,其父死于攻打南朝·陈的战场上,家道由此衰落,其母鲁氏带着他回归老家,母子相依为命。此后,在信仰道教的母亲的教育下,常诵《道德经》。潘师正十三岁那年,母亲去世,为母守墓,成为远近闻名的孝子。

大业年间,茅山道士刘爱道北上传道,见到了潘师正。二人见面,谈话十分投机。当面赞扬潘师正说:“三清道上奔驰的良马,除了你还有谁能够驾乘呢?”潘师正随即就要拜刘爱道为师,刘爱道没有立即荅应,停了停对潘师正说:“我不是不愿收你为徒,从内心里感到你很不错,但是,象你这样根器很厚的优秀人才,要成就大道,证得正果,非远知道长不可。”说罢,就带着潘师正起身前往洛阳。

隋焬帝杨广在隋开皇十二年(公元592年)镇扬州时,曾具礼招迎茅山道士王远知,到扬州问道,不久,又回茅山,开度后学。大业七年(公元611年),炀帝征高句丽,派人迎请王远知,后在涿郡临朔宫召见,执弟子礼,并咨询神仙事。炀帝回洛阳,在宫内置玉清玄坛,让王远知居住,一时名重朝野。刘爱道本是受命到北方传道的,一见到潘师正,感到他不是一般人,于是,特意向王远知举荐。

当刘爱道引见了风姿绰约的潘师正时,王远知顿感喜出望外,便对刘爱道说:“今日又有了潘仙子,这是我教的大圣事呵。”不久,王远知就度潘师正为道士,授他三清教法,三洞真诀,兼受正一法与灵宝道法。潘师正精进神速,尽得三洞隐诀真传。炀帝大业末年,王远知预知隋朝国运将终,请辞谢洛阳,还复茅山。朝廷批准后,王远知随同潘师正回到茅山。

潘师正在茅山修道时间不久,就又受师王远知的命令,要在北方大力发展茅山宗,开拓茅山宗阵地,坚决与佛教相抗衡。这一天,王远知把心愿告诉潘师正:“我原想把你留在身边,但中岳嵩阳观正是你施展才能、修真正道之处,你应立即前往,不容迟疑!”

就这样,潘师正受师之命便携同刘爱道一起北上洛阳,进住中岳嵩阳观。

传道嵩山

潘师正与刘爱道一起入中岳后,隐居于双泉岭嵩阳观。不久,陈州宛丘人刘道合来到嵩山,与潘师正同隐嵩阳观。潘师正为了报效师命,精研道经、佛理、儒义,尽可能的融会贯通,尤其在精修三清教法中太清之道,三中真之道,六下真之道,下了最大力气,为此,前后十年,深入嵩山逍遥谷,潜心修研。同时,还研习内外丹法,呼吸吐纳,以天地元阳精华,入炼为体内玄丹。又炼辟谷导引之法,夜卧藤床,餐松饵,与自然默契钩通,以期达到三清上境。

潘师正北瞻太室,峻极于天,西望少室,莲花覆地,日复一日,年过一年,性炼返朴,命归自然。他从不放松对知识的积累与融汇。数年间在这里,他通过广览博采,完成了自己认为的道教仙谱。他时刻牢记师命,传播茅山道法,广收弟子,宣经弘道。

唐高宗体弱多病,听说嵩山刘道合能炼九阳还丹,便下诏在嵩山建太乙观,让刘居住,后又召他进宫,以礼相见,刘道合在京期间,曾引荐潘师正,高宗得知,倾慕之情,溢于言表。上元三年(公元676年),高宗幸洛阳,召见潘师正,并请他制作佛书,潘师正以“道有所伸,贵有所屈,竟不屑命,对以无为”,却借口不解而推辞。高宗又问他在山中所需可代置于办,以表安慰,潘师正说:“茙松清泉,臣之所需,即不乏矣”。高宗深羡其志向高洁。

调露元年(公元679年),高宗驾幸嵩山,以车舆迎师正到嵩阳观相见,高宗恭礼迎见。面晤后,又亲自送潘师正回到逍遥谷,并下令在逍遥谷中建隆唐观,岭上别起“精思院”,作为他的住所。

调露二年(公元680年)二月,高宗乘坐车舆步辇,在洛阳西宫与潘师正相见。九十六岁的潘师正,鹤发童颜,神采飘逸,高宗和武后一见十分高兴,当即称他为神仙。高宗降制命,改嵩阳观为奉阳宫,并修建花园曲径直通隆唐观,还亲笔题额,逍遥谷口立门为“仙游”,隆唐观后苑立门为“寻真”,这二门的名字,都是潘师正所起的。

永隆二年(公元681年),高宗在东都金阙亭第三次会见潘师正,殷勤致礼,诚挚询问三洞、七真的奥义,潘师正一一作荅,高宗特设御宴招待。而且允准封师正为“天师”,在太子府第为师正建宏道神坛,在老君寿宫建元元观。宏道坛和元元观,由潘师正取名,高宗亲笔题额。

潘师正所传道教茅山宗,经高宗提倡,名躁天下。有托名潘师正与高宗的《道门经法相承次序》一书。

大业后传

托名潘师同高宗的谈话记录《道门经法相承次序》中,表现了他派系神学谱系和道教修炼观点:

潘师正首先回荅了高宗“三一内丹存守法”。这是意守三丹田法。他认为万千之体,存乎一心,以一念统摄心志,守护三丹田,向内用心,时间长了,可炼成内丹如意之体,得其神通却可却一切鬼魅魍魉。这就是茅山宗,传统的内丹修炼法。

潘师正其次回荅了高宗的修道证果学说。他认为人们在修道时不论顿渐,有个层次,他分为“登十转位,得五道果”。“十转位”是:无忧转、净心转、释滞转、道儒转、达觧转、善见转、权物转、了机转、无明转、具足转。“五道果”是:地仙果、飞仙果、自在果、无漏果、无为果。如果修炼十转行满,五果功成,就可证三清大道,出九清之外,恶根就永断了,从而达到得到成仙的最高境界。

潘师正回荅高宗的第三个问题是:道教茅山宗的神仙谱系。他引用《灵宝经》和《三界图录》概括了道教的三清三界之说。三清是: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三界即三境,即是说,无始天尊“不假因缘化生诸天,天明三景,”为万物始祖,称为“天根”。元始以下,各列有序,成为道教的神仙世界。

潘师正回荅高宗的第四个问题是:“天尊八身”说。他认为天尊的八身有法身、本身、道身、真身、迹身、应身、分身、化身八种,每“身”都有一个故事和一首偈诗相当生动有趣。

潘师正回荅高宗的第五个问题是:学道要修善功。他要求要积德行善。三千功满,就自然迁名仙格。这是神仙与圣人的结合,符合国家的教化政策。

潘师正以其系统的道学理论,和实践经验,展现在唐高宗面前,无怪乎高宗三次执礼面见询问道教真理奥义了。

潘师正在嵩山弘传道教五十年,使茅山宗以嵩山为中心,向中原迅速发展,根深叶茂。名师出高徒,他有两个著名的弟子,一为司马承祯,洛州温人,一为吴筠。他们都能承师之教,为一代名道。司马承祯撰写《坐忘论》,对道教从外丹转为内丹,奠定了基础,成为宋元内丹学的先躯,被尊为茅山宗第十二代宗师。吴筠从师正修正一法,撰《玄纲论》和《神仙可学论》,对后世影响很大。茅山宗在中原由于他二人的宣教,和盛唐的经济文化发达一样,把道教推向了又一个顶峰。

潘师正看到后继有人,十分欣慰,但他对弟子们说:“大丈夫一生以修道为事业,却不能真正隐身于重霄峻岭,销声匿迹,而徘徊在嵩山,并劳驾皇上再三召见,这也许是我的过错吧?因此,我就想飘舟入海,寻求三神山,隐遁而去。可是又顾念当今天皇、太后的真诚崇信我三清大道,情感受深厚,我便又迟疑不决,终究不能痛下决心,离开嵩山。”又说:“我实无用,接见帝王惊扰灵岳。你等学道,不满足深渺,那就没有牵累了。”

永淳元年(公元682年)六月十六日上午,无疾而终,终年九十八岁。

高宗及天后武则天,追思不己,遂诏赠太中大夫,谥号“体玄先生”。

其他信息

道性思想

道教有“道性说”,系根据佛性一说提出的。相近的还有气性,与才性。“道性不为恶事,故能神,无所不作,道人当法之。”(“道常无为而不为”注)“道性於俗间都无所欲,王者亦当法之。”(“无名之朴,亦将不欲”注)“不为恶事”,“与俗间都无所欲”,就是要顺其自然而然道性,“道常无欲,乐清静,故令天下常正”(“无欲以静,天地自正”注)。佛教自竺道生倡“一阐提人皆有佛性”说以来,加上《大乘涅盘经》被翻译过来,佛性说逐渐成为佛学主流思想。其谓“佛性”,乃指“真如法性”,即抽象的宇宙本体。作为一种本体论学说,它是将印度诸法实相说结合魏晋道家玄学本体论而产生的。南北朝隋唐道性论的发展过程中,有一种佛学化的趋势。

南北朝之际,佛教诸家讨论最为热烈的是所谓"佛性"问题。当时道教受佛性说的影响,以与佛教佛性说相颉颃。所谓道性,指众生禀赋于道或与道同一的不变之性,谓其为修道而得道的根本依据和可能性。托名潘师正的《道门经法相承次序》曰:“一切有形,皆含道性。他极为重视道教戒律的研究,并将道教戒目分为"有得戒"和"无得戒"两种:“所言戒者,法有二种,一者有得戒,二者无得戒。有得戒者,即《太玄真经》所谓三戒,五戒,九戒,十戒,百八十戒,三百大戒之例是也。无得戒者,即谓上机之人,灵识惠解,业行精微,离诸有心,不婴尘染,体入空界,迹蹈真源。不求常乐而众善自臻,不厌人间而诸恶自息,本自无持,今即不犯,无犯,是名无得。既其无得,亦复无失无得,故谓为真。上机之人,其戒如此。”认为一切血性之物,皆有灵性,即有道性,由于其悟性有早、迟之分,故其修道阶次亦有快、慢之别。对于聪颖信徒(上机之人)不必拘泥于文字戒条,只用点悟的办法,即可得道成真。对于一般信徒,按道门阶次,经法浅深,循序渐进地给以开导疏通,也可位登上乘。其所谓“有得戒”,即有文字可寻持的戒目;“无得戒”,即没有文字可把持,纯靠道性的悟解。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岁月静好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潘师正】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潘师正 小编为您整理潘师正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人物明星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