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市文化馆成立于1955年,系全额拨款的副县级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现馆建成于1971年,位于花山区解放路6号,馆舍建筑面积5600平方米,广场使用面积3500平方米,历经40多年风雨和文化积淀的市文化馆大楼(原马鞍山展览馆大楼)已成为马鞍山市为数不多的地标性建筑,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
马鞍山市文化馆先后经历马鞍山矿区文化馆——马鞍山市文化馆——马鞍山市群众艺术馆——马鞍山市文化馆4个发展阶段。1955年8月至1956年9月,为马鞍山矿区文化馆发展阶段。馆址位于金字塘畔,有7间平房,面积90平方米,工作人员7名。1956年10月到1984年3月,为马鞍山市文化馆发展阶段,馆址迁于幸福路100号。1956年10月,马鞍山矿区文化馆更名为马鞍山市文化馆,由省、市投资3万元建造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房一座,面积360平方米,设有图书室、报刊阅览室、活动室,1958年建成使用。1984年4月以后,市文化馆改称马鞍山市群众艺术馆,馆址迁至花山区解放路6号、建成于1971年的原展览馆旧址。1993年10月,马鞍山市机构编制委员会以马机编字(93)064号文件批复“同意市群众艺术馆升格为副县级事业单位”。2007年6月,马鞍山市机构编制委员会以马机编字(2007)20号文件批复同意“市群众艺术馆更名为市文化馆,其他维持不变”。
马鞍山市文化馆内设文艺部、美术摄影部、培训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部、信息技术部、办公室、社会工作部和市文化志愿者协会秘书处等机构。马鞍山市文化馆业务人员专业对口、配备到位,设备齐全,档案管理规范。
马鞍山市文化馆的主要职能是:组织、指导、开展全市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研究群众文化艺术,培训业余文艺骨干,实施免费开放,推进群众文化数字化信息化建设,组织文化志愿者开展文化惠民服务,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多年来,马鞍山市文化馆以全市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中心、培训中心、创作编导中心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为自己的发展目标,组织策划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群众文化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先后荣获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公共文化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热爱儿童工作先进单位、省文化工作先进集体、市文明单位、市先进党支部、市十佳诚信集体、省市群众文化信息工作先进单位、市文明窗口、市先进集体、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2008年、2011年、2016年,市文化馆三次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一级文化馆”。开展的“数字文化馆”建设,被文化部列为全国首批十个试点单位之一,成为全国文化馆行业数字化建设的标杆。
马鞍山市文化馆于1986年创建并连续每年举办、精心培育的“江南之花”大型群众文化活动“一年一个主题,一年一种形式”,被文化部授予全国社会文化艺术政府奖--“群星(服务)奖”和2017年全国文化馆(站)“优秀群众文化品牌”。2010年以来,市文化馆策划举办的每年一届的百姓“周末大舞台”综艺大赛,规模空前,反响强烈,广大城乡居民激情满怀地参与其中,融入其中,乐在其中。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城市琴淑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安徽省马鞍山市文化馆】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