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人物明星榜 > 正文

返回顶部

程思远

时间:2024/9/16 1:31:47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程思远(1908年—2005年),广西宾阳人,政治活动家。罗马大学研究生毕业,政治学博士。青年时代投笔从戎。逐步成为桂系的核心人物。后任中华老人文化交流促进会名誉会长,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总顾问,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第七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 中文名: 程思远
  • 出生日期: 1908年08月
  • 性别:
  • 国籍: 中国
  • 出生地: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宾阳县
  • 毕业院校: 罗马大学
  • 去世日期: 2005年07月28日
  • 职业职位: 社会活动家,政治活动家
  • 代表作品: 《蒋李关系与中国》,《李宗仁先生晚年》
  • 主要成就: 逼蒋扶李
详细介绍

主要经历

早年生涯

程思远,1908年8月出生在广西宾阳大桥镇的大程村。原来是宾阳农家子弟,上中学时候,听说北伐军李宗仁部招考文书,便背着一袋米赶去应考,结果以文笔优美考取第一名,在没有任何背景情况下被录取,从此投笔从戎,追随李宗仁鞍前马后,亲历许多大事件。1930年至1934年程思远任中国国民党第四集团军总司令李宗仁的秘书,由此和新桂系结下了不解之缘。1934年至1937年在罗马大学攻读研究生。1937年获得罗马大学政治学博士并回国投入抗日战争,亲历了著名的台儿庄战役。

1938年至1942年程思远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参谋总长白崇禧秘书,作为桂系的智囊人物,1931年和1948年程思远在“桂系”集团两次逼迫蒋介石“下野”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后来,现实使程思远认识到新桂系并不能实现他的救国梦,1949年程思远辞去中国国民党要职而赴香港,担任《正午报》的专栏作家,过上了稳定的生活。

转变看法

1956年,程思远到大陆东北等地参观,当看到当年的理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时,他认识到中国的前途需要中国共产党,于是转变以前的看法,坚决支持共产党。

此后程思远接受周恩来总理的重托,多次到北京、两赴欧洲,历尽惊险,终于于1965年7月陪同李宗仁夫妇一起回到了祖国,并随李宗仁到北京定居。据介绍,毛泽东见到程思远的第一句话是:“久闻大名,如雷贯耳。”并问他:“你为什么叫程思远呢?”程则幽默地回答:“因为我想得远,看到了未来,才回到了社会主义祖国。”毛遂为程起了别号“近之”,意思是“靠近中国共产党”。

定居北京

1965年7月,程思远随李宗仁回到北京定居。此后,程思远以无党派身份,活跃在中国政坛,成为繁忙的社会活动家和国务活动家。

后任中华老人文化交流促进会名誉会长,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总顾问,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第七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1990年,任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

1991年,当选为中国避暑山庄外八庙保护协会名誉会长。

1992年6月,当选为中华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会理事长。

1993年3月,当选为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5月当选为第二届中国之友研究基金会名誉主席,9月被推选为中国国际徐福文化交流协会名誉会长兼任北京黄埔大学董事会名誉董事长,11月起任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12月任中国辛亥革命研究会名誉理事长。

1994年起,任中国黄河文化经济发展研究会名誉会长。

1995年10月起,任中国国际科学和平促进会会长,11月任中国乡土艺术协会名誉会长、杭州大学名誉董事长和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会长。

1996年2月起,任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名誉会长。

1996年3月起,任首届中国田汉基金会名誉副理事长。1997年5月当选为中华海外联谊会第一届理事会名誉会长。

1998年3月,任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1998年6月,当选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第二届理事会会长。

1998年9月,当选为台湾研究会第四届理事会会长。

1999年7月,当选为第六届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

是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七届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主任、祖国统一联谊委员会副主任,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外事委员会副主任。

1999年3月,获美国“肯塔基克罗最高荣誉奖”。

2000年7月程思远先生欣然应邀担任广州私立华联大学名誉校长。

2005年7月2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7岁。

主要作品

著有《蒋李关系与中国》、《李宗仁先生晚年》、《政坛回忆》、《政海秘辛》、《白崇禧传》、《我的回忆》。

人物评价

“他是一个很怕麻烦别人的人。”—程思远幺女程华谈起程思远的为人,程华说:“他是一个很怕麻烦别人的人。”谦虚温和、平易近人,是所有接触过程思远的人对他一致的评价。

程治平说,程思远早就有资格配秘书、*卫,但他一再拒绝接受。他这样做有两个原因,一是想为国家节省经费;二是他自立惯了,凡事喜欢亲力亲为。在老伴去世后,由于子女都在境外,程思远一个人生活。家里人担心他的安全,一度安排*卫员晚上在他的居室里陪护。但程思远担心自己影响*卫睡眠,一再坚持之下最后还是由他自己料理生活,直到2002年生病住院。

对于爱国华侨、台商在大陆投资遇到困难,程思远非常关心,多方反映、协调关系。但身居高位的程思远从未因为子女的事,向有关部门领导打招呼、写条子。程思远晚年最大一笔积蓄就是稿费30万元人民币,捐给了广西老家建设一所小学。

李宗仁回国轰动一时,但随后不久,定居北京的程思远就处于赋闲状态。程思远的幺女程华说:“爸爸那时候没有工作,他就自己去运动、游泳,毫无怨言,默默等待。”20世纪70年代,程思远逐渐“复出”。参加政协学习组,是他闲居多年后首次“从政”。次女程珊娜说:“爸爸对这样的机会很珍惜。”当时“文革”歪风横行,但程思远坚持真理,刚正不阿。“文革”结束后,程思远以无党派代表人士的身份积极参政议政,先后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为繁忙的社会活动家和国务活动家。无论是参加国务活动,还是到基层考察,他都极为勤勉。

民国时期,程思远是“新桂系”要角,曾任国民党中常委等职,与各方人物多有交往。“文革”结束不久,程思远尽管还没有担任领导职务,但他想方设法和台湾各界好友恢复联系,自费接待台湾来客。这在当时是有政治风险的,有人劝程思远要小心从事,但程思远心情很紧迫,觉得已经耽误了十几年的时光。20世纪80年代以来,程思远热情接待、广泛接触了台湾各个阶层的诸多来客,倾听他们的意见,与他们推心置腹地交换对祖国统一的看法。尽管和岛内一些老朋友及其子女政见不同,但程思远仍耐心地做他们的工作,常常伏案疾书,在信中晓以大义,希望他们参与到祖国和平统一的伟业中来。多年来,程思远通过深入调研、周详考虑,就对台工作提出了许多很有见地的建议,受到中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肯定。程思远把祖国统一视为一生最重要的事业。即使在病榻上,都特别关心报上有关台湾局势的报道。

宾阳当地官员说,程思远一直关注家乡建设,多次为家乡发展献言并捐出自己全部稿费,为家乡建设了“思远育才学校”。程思远之子程治平说,父亲认为,每个人尽力把自己的家乡建设好了,中国就真正能实现富强。

程治平说,程思远一生最大的特点就是一直求真和坚持不懈学习。他说,程思远2005年临终前在病榻上仍旧让子女给他读《资治通鉴》和《参考消息》,前者是他一生读过几十遍的历史书,后者是他获知世界局势和海峡两岸信息的重要来源,他最后最关心的是国家的统一。

在“文革”中,他依然坚持真理、坚持原则。他曾明确地反对“反击右倾翻案风”,坚决支持邓小平。20世纪九十年代末期,他以李宗仁归国的事例,向海峡对岸喊话,表明共产党人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的宽广胸怀,希望两岸能和平统一。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巧笑倩兮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程思远】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程思远 小编为您整理程思远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人物明星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