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美食特产榜 > 正文

返回顶部

峨眉糕

时间:2024/9/18 16:31:50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峨眉糕,又名白糖糕,是四川地区糕类美食,其外形整齐,呈条方形,色泽洁白、酥松绵软、粉质细腻、滋润细软,入口即化,清香蜜甜,是四川省峨眉山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峨眉糕”之所以成为久负盛名的地方特产,是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发展历史,最早起源于隋朝初期,最初峨眉糕以红糖、糯米为原料,名曰黄糖糕,至明代工艺配料有重大改进,采用60%的糯米、40%的黄豆磨成粉,加红糖制成,改名黄豆糕,成为峨眉名产。

  • 分类: 糕点点心
  • 产地: 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市

一、峨眉糕

  • 峨眉糕又名白糖糕,是四川地区传统糕类美食,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 糯米又叫江米,是家常经常食用的粮食之一。
  • 因其香糯粘滑,常被用以制成风味小吃,深受大家喜爱。
  • 逢年过节很多地方都有吃年糕的习俗。
  • 正月十五的元宵也是由糯米粉制成的。
  • 峨眉糕”之所以成为久负盛名的地方特产,是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发展历史。
  • 隋朝开皇年间,峨眉初建,城里手峨眉糕工作坊开始生产各种糖果、糕点,为了满足一年年多起来的上山烧香拜佛的居士们的需求,便把糯米炒熟磨成粉,加上红糖,做成条糕,取名“黄糖糕”。
№目 录
    详细介绍

    峨眉糕又名白糖糕, 是四川地区传统糕类美食,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最初以红糖、糯米为原料,名曰黄糖糕。至明代工艺配料有重大改进,采用60%的糯米、40%的黄豆磨成粉,加红糖制成,改名黄豆糕,成为峨眉名产。解放后白糖产量增加,改用白糖打糕,改名为白糖糕。1959年注册商标时又改为峨眉糕。

    制作工艺

    工艺流程:选米→淘米→炒米→磨粉→提糖→打糕→成型→成品

    1、选米、淘米、炒米:将大糯米过筛,选用颗粒饱满,大小均匀的糯米,用温水淘洗干净,除去浑水和杂质,放在70~80℃的热水中浸泡至透心。捞出滤干后,将糯米拌砂用旺火炒制,炒成虾子背形和微黄色即可。

    2、磨粉:用磨子把炒米磨成细粉,一次磨成。再将粉子摊在晒席上露48小时,每天翻两次,使粉子吸潮回润。然后又把露过的米粉用微火炒制,排去水分即可使用。

    3、提糖:用川白糖加4%的蜂糖、20%的水,熬至115℃左右起锅倒入搅拌机,加入少量化猪油搅拌,搅至糖料翻砂,呈稠糊状时,置于板上。冷却回性后即可使用。

    4、打糕:粉子、提糖各一半,混合擦绒,过筛,放入糕盆,用刮子刮平,“铜镜”走光。再撒上粉铺,按规格成型后,放在晾板上静置12~24小时(也称下绵),便可包装为成品。

    历史发展

    “峨眉糕”之所以成为久负盛名的地方特产,是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发展历史。隋朝开皇年间,峨眉初建,城里手峨眉糕工作坊开始生产各种糖果、糕点,为了满足一年年多起来的上山烧香拜佛的居士们的需求,便把糯米炒熟磨成粉,加上红糖,做成条糕,取名“黄糖糕”(四川人习惯把红糖叫黄糖)。带上这种糕上山,既可供佛,又可充饥。到了明朝时候,帝王们崇信佛教,峨眉山的佛事更加兴盛,朝山拜佛的人长年不断,糕点铺为了把黄糖糕做得更好吃,便在糯米粉里加上炒黄豆粉做成了细腻香甜的“黄豆糕”。

    到了清末,制糖技术有了改进,生产出了白糖,于是便用白糖取代红糖,做出了雪白香甜的“白糖糕”。后来,又在白糖糕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制作技术,并对做糕所需糯米进行严格的选米、炒米、磨粉、露粉等工序,于是做出了白甜细软的“峨眉糕”、“峨秀糕”。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一笑易欢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峨眉糕】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峨眉糕 小编为您整理峨眉糕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美食特产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