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经历
1940年1月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县农村。自幼受民间音乐的熏陶而热爱音乐。
1952年9月—1955年7月在浙江余姚中学接受了张斌老师的启蒙音乐教育,学习二胡与作曲,并开始在音乐刊物上发表歌曲作品。1955年9月—1956年7月在余姚任小学音乐教师。
主要作品
1956年9月—1964年8月在上海音乐学院附中与本科先后随陆钦信、沙汉昆、陈铭志、王云阶、黎英海等教授学习作曲。
1964年9月转至中国音乐学院学习,并于次年毕业。之后,一直在中国音乐学院与中央音乐学院任教。
1983年—1996年,先后任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副所长、教务处处长、副院长、院长等职。
1996年之后专任《中国音乐》主编。
1998年—1999年曾兼任作曲系主任。现为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研究部研究员、研究生导师、《中国音乐》主编、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会长、中国传统音乐学会副会长、北京市音乐家协会理事及《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中国民间器乐曲集成》、《中国曲艺音乐集成》等书目的全国特约编审。
1956年以来,在音乐教育、音乐创作与音乐研究等各个领域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教学方面,主要教授和声学、作曲及民间多声部音乐等课程。
创作方面,迄今为止,已发表包括声乐、器乐、影视音乐等不同体裁的音乐作品200余部。主要作品有:童声合唱《喂得猪儿肥油油》、《校园里的小白杨》;艺术歌曲《大庆啊,我愿把火红的青春献给你》、《醉吟商小品》(古曲改编)、《牧野的早晨》;二胡与扬琴《火红的山村》;圆号与钢琴《草原音诗》;儿童钢琴曲集《中国各民族民歌56首》(人民音乐出版社)、《小花鼓——中国民歌小曲61首》(上海世界图书出版社);影视音乐《南京长江大桥》、《战乌江》、《中国花鸟画》、《泥人常》等。
研究方面,已发表了包括作曲技术理论、民间多声部音乐、音乐教育等方面的论文及音乐评论90余篇:《广西民间合唱研究(一、二、三)》、《多声部民歌的产生、发展与消亡》、《中国民间多声与西方近现代和声》、《〈十番锣鼓〉中的节奏、音色序列与当代音乐创作》、《五声性调式的远关系转调及其和声处理》、《论马思聪〈中国民歌新唱〉中的和声技法》、《论“变唱”——中国多声部民歌的创作手法研究(一、二)》、《多声部民歌研究四十年》、《中华文化母语与专业音乐教育》、《传统音乐与学校音乐教育》、《面向21世纪的中国音乐教育改革》、《刀郎木卡姆多声形态研究》、《中国民间多声部音乐的和声特点》、《中国和声学研究四十年》、《阿美与布农的多声部民歌之比较研究》等。出版了《儿童歌曲写作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中国多声部民歌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和声写作教程》(人民大学出版社)等三部著作。2002年初,完成了全国艺术科学“九五”规划国家课题《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研究》。
获奖记录
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中国多声部民歌概论》获文化部优秀教材二等奖。1999年获文化部“区永熙优秀音乐教育奖”。
1983年以来,曾应邀访问前苏联、日本、韩国进行学术交流。还多次赴香港、台湾等地的大学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进行讲学。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岁月静好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樊祖荫】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