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旅游地理榜 > 正文

返回顶部

佛山祖庙戏台

时间:2024/11/23 17:19:21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佛山祖庙戏台即佛山祖庙内的万福台,位于佛山祖庙内,是祖庙内的戏台。建于清顺治十五年(1658)是专供演戏用的戏台。初名华丰台,光绪年间(1875-1908)那拉寿辰,改名万福台。佛山祖庙戏台为木构建筑,形制精巧,华丽壮观。面宽12米,深11米,近于正方形;总高度20米。在戏台中间处,以整片镂花贴金木雕屏分隔成前台和后台。台3面围以砖墙。前台台前4根立柱,柱顶均饰镂空木花芽子,中间两柱间距很大,适宜演出。佛山是粤剧的发祥地,万福台对粤剧的发展起过重要的推动和引领的作用。

  • 所在地址: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祖庙路21号
详细介绍

基本介绍

即佛山祖庙内的万福台,位于佛山祖庙内,是祖庙内的戏台。建于清顺治十五年(1658)是专供演戏用的戏台。初名华丰台,光绪年间(1875-1908)那拉寿辰,改名万福台。该台建筑在一个高2.07米的高台上,为歇山式卷棚顶,不用斗拱。面宽三间,共12.73米,进深11.78米,台面至檐前高度为6.25米,因为是戏台,故用一装饰大量贴金木雕的隔板分为前台和后台,隔板左右开门,“出相入将”,供演员等出入,前台三面敞开,明间演戏,次间为乐池。粤剧被誉为南国红豆,他不但流行于广东、广西、港澳台地区并随着粤籍侨民散居各地,把粤剧传播到了东南亚、美洲、大洋洲、欧洲并通过创世界记录的逾千部戏曲和近万种唱片风靡全球。佛山是粤剧的发祥地,万福台对粤剧的发展起过重要的推动和引领的作用。如今世界各地粤剧团体都将万福台视为粤剧之源。万福台作为佛山文化的一个品牌和对外交流的平台,将佛山的粤剧文化带出国门,走向世界。

自古,祖庙在佛山、甚至在周边地区就有着极高的地位,被称为“诸庙之首”。明清时候,民间信仰相当发达,尤其是在商品经济发展迅速的佛山,佛山镇里庙宇特别多,高峰在清代时曾经有几百间庙宇。祖庙之所以“脱颖而出”,有三方面的原因:首先,明朝的太祖和成祖认为他们能够得天下是因为北帝的庇护,把北帝祭祀列为国家大典,玄武信仰也因此进一步遍及全国。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民间信仰的诸神中,北帝的地位尤为隆重,不仅供奉北帝的祠庙遍及各乡,而且村民的家中也普遍供奉着北帝的神位。祖庙里供奉的北帝铜像是明朝时候铸造的,还曾受到过皇帝的嘉奖,加上地方士绅对于北帝的推崇,让祖庙在佛山镇,甚至周边地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力。其次,明清时候佛山镇里并没有完善的政府机构,镇内日常事务的处理,全由士绅在祖庙旁组织起议事会,久而久之,无论大小事务,“有事到祖庙去解决”成了佛山镇人的传统,也使祖庙成为佛山实质上的政治中心。此外,每年三月三的北帝诞是佛山镇一年当中重要的节日,北帝诞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抬着小北帝巡游佛山镇,当时佛山镇有“二十七铺”,分布着不同的手工业和商业,小北帝的巡游线路与“铺”的重要程度相关,总是先从兴旺发达重要的铺开始,这也让手工业者和商人格外重视北帝的朝奉,以祈求生意兴隆畅顺。

关于祖庙的历史地位,佛山史研究专家罗一星曾在《清明佛山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一书进行高度评价,他写道,在佛山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祖庙曾起到组织者、领导者、社会治安者的作用与责任。作为一个传统文化的基地,祖庙的价值超越了宗教价值,超越了古建筑价值,超越了民间信仰价值,它是中华文明体系的一个重要内涵。

活动及其他

万福台

祖庙里的万福台,是目前发现的较早的一座粤剧戏台,建于清顺治十五年,原叫华封台,19世纪末为了庆贺慈禧60寿诞,才改名为“万福”。万福台最初是用来表演酬神的地方戏台,明清时候佛山庙会活动十分频繁,北帝诞、天后诞、龙母诞等等,酬神戏是庙会上的普遍节目,因此戏台与大殿建在同一中轴线上,戏台近于四方形,在戏台中间用木雕屏隔出前后台,后台三面围以砖墙,台前四根柱,中间两立柱形成表演空间,台下为存放衣箱的地方。戏台整体比较高,因为是表演给神——北帝看的,戏台的两侧还有长廊,长廊上设包房,过去有钱的人家在里面看戏,而没钱的平民百姓就在台下的广场上看。自祖庙建成固定戏台后,佛山甚至珠三角各地的庙宇、会馆也纷纷建立固定戏台,据说当时仅佛山镇就有34座戏台。

《华封台会碑》里有记载,每年七八月份,活动在珠三角一带的佛山本地班,就集中在琼花会馆重新组班,组班后第一台戏一定要在万福台首演,先给北帝看过,才能得到北帝的庇佑演出顺利成功,然后才能坐船下乡表演。正是因为酬神戏的普遍存在和发展,为粤剧在佛山的诞生提供了契机。粤剧创立于清代雍正年间,北京名伶张五因为躲避官府的追捕,南逃到佛山,用京戏昆曲来改造本地戏剧,最终形成现在的粤剧。粤剧诞生后,万福台首演的惯例也被继承了下来,几百年来没人敢违背,因此万福台也成了粤剧发展的较好见证。

万福台虽然古老,但依旧鲜活,一直是佛山重要的粤剧演出舞台,每年都有几十场大戏上演,不少佛山人若是知道万福台有演出,是一定要准时来看大老倌唱大戏的,很多港台甚至海外的粤剧艺人也“寻根”到万福台,以能在万福台上唱一出戏为荣,平时还有不少私伙局的演出,晚上去祖庙听戏是部分佛山人,尤其是老年人的生活习惯。

祖庙

佛山的很多民俗都与祖庙有关。较典型的就是三月三北帝诞,一直到解放前,每到三月三北帝诞,都有祭拜北帝的仪式,万福台都会唱大戏、小北帝巡游、秋色表演,热闹的景象前后大约要持续一周时间,整个节日会在抢花炮的活动中达到高潮。旧时的文献记载,“北帝巡游,万人空巷”。

虽然解放后很长一段时间,三月三北帝诞的活动停止了,但祖庙并没有就此淡出佛山人的生活。在以前的佛山镇区域,即现在的禅城,一代代传下来的原居民,对于祖庙的感情尤其明显,受到父辈的影响,在他们心目中祖庙的地位依旧重要。近年,外来的新居民以及大佛山地区的人,也逐渐认同祖庙的北帝。祖庙已经融入佛山人的生活,三月三要去祖庙拜北帝,小孩入学在祖庙开笔,结婚花车要从祖庙兜一圈,逢年过节去祖庙拜拜,老人家更是把祖庙当作“根据地”,清早锻炼,晚上听戏,祖庙成为佛山人生活的重要部分。

但祖庙较旺的时候还是每年的春节。朱培建回忆自己在祖庙工作的时候,春季几乎是没闲过的,都要加班,尤其是年三十晚上十点开始到年初七,那是一年之中参观人数较多的时段。高峰出现在年三十晚上十一点半到初一的凌晨一点,人们都希望能够抢在十二点钟声敲响时,第一个去拜北帝,以得到较大的新年祝福,其中有不少人还是从外地赶过来的,佛山镇的人们会先逛完花市,一路走来拜过北帝,才算是完成了过年的仪式,那个时间祖庙里人头攒动,正应了那个成语“摩肩接踵”。年初一多数是佛山镇人来祭拜,从年初二开始,四乡的农民逐渐多起来,传统上年初二才算开年,才能到处走动,他们也首先到祖庙来。

进入21世纪,在佛山民俗工作者的努力下,开始恢复一年一度的祖庙三月三北帝诞庙会,民俗专家们寻访旧时庙会的亲历者,考证细节,详细到祭拜北帝时供品的摆放、烧猪摆放的方向都有讲究,尽力还原纯正的北帝诞庙会。除了传统的放生乌龟、麻雀之外,还有朝拜北帝的仪式,北帝巡游也重新办起来,巡游队伍除传统的众仙贺诞、粤剧、武术、秋色、八音锣鼓柜、鸡公榄外,还增加了不少佛山民俗的内容,成为民俗大巡游,如今已成为佛山的文化品牌之一,2006年5月,“北帝诞庙会”入选首批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2月,“佛山祖庙庙会”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说到祖庙,就不能不提东华里,同样位于佛山老城区心脏地带东华里,和祖庙一起,是构成佛山镇作为历史上“四大名镇”的重要风情,它们和其间的当铺、药铺、茶楼、万福台、手工作坊,以及穿行其间贩卖各种零食的小贩,共同构成一幅佛山的“清明上河图”画卷。

佛山的手工业、铸造业、冶铁业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多集中在如今祖庙-东华里一带,而且各行业越发展,分工越细致,日渐成行成街成区,“同行一条街”比比皆是,蓑衣街、线香街、木屐街、席街、箩巷、风箱街、刀巷、绒线街、打锡街、晒茛地、牛肉巷、花衫街,等等,既有利于形成行业规模,同行之间良性竞争,也便于顾客购买货比三家,更加带动了街市的兴旺。

工商经济的繁荣和商品交易的活跃,带动了墟集的增加,人群聚集,商品集中,从而带来祖庙庙会的兴盛,成为集宗教信仰、娱乐和经济的民间大集会。庙会聚集的大量人流,也提供了更多的商品交流和贸易的机会,而且庙会交易的日常生活用品、吃穿用度,以及庙会消耗的祭祀用品,都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工商业者能够从庙会中获得财富,也使得他们热衷于组织庙会,平民能够从庙会中寻到谋生的机会,也乐于参与庙会,使得祖庙成为佛山镇的经济文化中心地带。

在这幅画卷中,祖庙和东华里展现的是当时佛山社会的两大族群,平民与望族的两种不同的生活景象。祖庙一带多是普通民居,活动着“飞发佬”、卖蔗佬等各种小商贩,以及烧香拜佛的人,一些佛山镇的老人还记得当年祖庙的民俗风情,流传的故事中还有谐趣的“祖庙八景”,露宿乞丐的“负琴访友”、补鞋师傅的“乌鸦掠翼”、“飞发佬”的“削发为僧”、吃油炸粽和猪仔角的“五龙绕柱”、善信求签的“偷令出关”、吃甘蔗的“舞龙入庙”、吃汤圆的“饿龙吐珠”、背小孩的“十八奶娘”,讲述祖庙周边人们的市井生活百态。

东华里

东华里是佛山现在保存完好的清代街道,历史上,这里一直是佛山“商贾云集”、名门望族集中居住的地方。街道两旁整整齐齐都是连绵不断的镬耳房,山墙上、屋脊上、屋檐下的精致花纹都显示了房子原来的主人非富则贵,据说镬耳有多高就代表住的人家有多富贵。花岗石条铺砌的路面,家家都在高达4米的石门框装置了屏门、木栅门和厚重的大门等三重门,分别具有遮阳、通风和防盗三种功能,室内都铺砌防潮的大方砖,内墙还用木板装修……随处可见的精致装饰物,砖雕、石雕,乃至门边一串不经意的木刻和窗上泛黄精致的钩花,无不令人联想起东华里昔日的奢华与高雅。

东华里住过不少名人贵胄,清代嘉、道年间的四川总督骆秉章,清末华侨富商招雨田家族,光绪年间军机大臣戴鸿慈的家人,岭南画派代表人物黄少强,达官、富商、名人聚居一堂。除了东华里,附近的街巷当时也已聚集了不少富商,居仁里富商区氏的家族庄园建筑群,福贤路蕺园叶氏的庭院,臣总里烟草大王简照南的西洋别墅,也承载了佛山的文化印记,文会里有专事操办喜事的嫁娶屋,长生树一带发源了八音锣鼓柜,朝市街沈园里诞生过龙塘诗社。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直到现在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住在这些街巷的都是平民百姓,但不少佛山本地人以及到佛山的游客,都热衷于在其间穿街过巷,听着谁家窗户里飘出的粤曲小调,寻访着最本真的老佛山民间生态,时间在那里仿佛凝结。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城市琴淑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佛山祖庙戏台】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佛山祖庙戏台 小编为您整理佛山祖庙戏台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旅游地理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