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旅游地理榜 > 正文

返回顶部

韶关市仁化县石塘古村景区

时间:2024/11/19 9:11:13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石塘古村是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历史悠久、古建筑规模庞大而且保存最为完好的古村落之一。从明朝洪武年间李可求从福建移居石塘古村到现在,石塘建村已有640多年历史。2010年12月13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公布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名单,共有99个镇、村入选。仁化县石塘古村名列其中,成为韶关市唯一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将有力推动仁化县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工作,增强该县的历史文化积淀,提升该县在全国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为发展该县特色文化旅游,推进宜居城乡建设提供崭新的平台和契机。

  • 别名: 石塘古村景区
  • 门票参考: 100元
  • 开放时间: 全天
  • 建议游玩时间: 2天
  • 旅游景区级别: 2015年(3A)
  • 所在地/隶属: 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石塘镇
№目 录
    详细介绍

    石塘古村是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历史悠久、古建筑规模庞大而且保存最为完好的古村落之一。从明朝洪武年间李可求从福建移居石塘古村到现在,石塘建村已有640多年历史。2010年12月13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公布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名单,共有99个镇、村入选,广东省仅有4个,仁化县石塘古村名列其中,成为韶关市唯一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石塘古村村总面积15公倾,现有人口3400多人,遗存古宗祠八座、古民居79座,古村的双峰寨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国家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村中心三角街,古时最繁华的商贸一条街,至今还保留着较为完整的店铺门面和布架。在清朝,石塘古村达到繁荣的顶峰。石塘古村古建筑大多是明清建筑遗存。建筑风格集客家风情、徽派特色,又受江西古建筑风格的影响,形成石塘古村古建筑的独特风格。

    石塘古村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将有力推动仁化县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工作,增强该县的历史文化积淀,提升该县在全国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为发展该县特色文化旅游,推进宜居城乡建设提供崭新的平台和契机。

    从明洪武年间李可求从福建移居此地、开荒建房算起,石塘古村已经走过了640年的风雨,是石塘镇历史最悠久、古建筑保存最完好的一个村落。石塘古村总占地面积15公顷,现有人口3400多人,拥有古建筑133座,保存完好的有106座,是仁化县乃至韶关市范围内历史较悠久、古建筑群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个古村落。

    石塘是革命老区,大革命时期被中共广东省委誉为“继海陆丰农民运动”后农民暴动中最伟大的战斗——双峰寨保卫战就发生在这里,双峰寨保卫战役曾在莫斯科召开的党的第六次代表大会上作为经验向共产国际介绍。英雄堡垒双峰寨已经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市、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地理位置

    石塘古村位于石塘镇政府旁,石塘镇位于仁化县西南部,距仁化县城19公里,距世界自然遗产丹霞山约21公里,南接韶关浈江区,西连乐昌市。石塘镇辖6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1.3万人,面积为8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万多亩,山地面积9万余亩,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铅、锌、铁等。交通便利,省道345线由东至西贯穿全镇,县至镇、镇至村委会全部实现水泥道路硬底化。

    千家村

    在仁化县城西南方19公里的一个小盆地之中,周围山清水秀,有一个有着悠久和光荣历史的古村落。石塘古

    村从明朝洪武年间始祖李可求由福建移居此地、开荒建房算起,已经走过了640个春秋。并逐步形成塘下、楼下、竹园背、蔡屋、火冲、礼园、梨树下、高门槛、大园、早禾田、门前巷、三角街等12个阁。到清代咸丰年间已发展为千家村,成为仁化县最大的自然村。

    石塘古村原有众多的祠堂、庙宇,但文革期间大多已被破坏,现仅存下7座祠堂和一座龙母宫,不过所幸依然保存完好。如果不是跟随熟悉石塘古村的人走访,村内街巷众多,与周边山水、农田相融合,且纵横交错,街巷闸门又错综复杂,一般的陌生人进入村中,很难走得出来。

    在石塘古村,你可以发现那些遗留下来的老建筑连成一片,时时展现出浓郁的客家风情与深刻的徽派印记。石塘古村现存的建筑大多建于明清时期,与闽西、粤东的客家土楼建筑不同,石塘古村院落属于徽派建筑,由青砖青瓦砌成,高墙飞檐,堂皇美观。落到具体每一户,却又展现独特的魅力,正房、厢房错落有致,院落里面的每一个房间、厅堂、天井,都与走廊、巷道、楼梯相通。

    古屋的青砖多是经过磨制,属砖木结构,房顶有鰲头,两边马头墙,椽牙翘角,高出瓦面,徽派色彩与窄窄的小巷相对,既美观,又能防火。不少古屋大厅的屏风柱上还刻有楹联,只是年代久远,遗留不多,但是依稀能见。古村都是因人而活,这片走过了640多年的古村落,但见古老的理发店还在营业,70多岁的高龄理发师,每天都在演奏着生活之歌,安静祥和。

    双峰寨

    来到石塘古村,映入眼帘的第一印象,必定是矗立在村口中央的双峰寨。这座外形略呈长方型,用石灰石以及青砖再用糯米、黄糖、石灰浆砌成建筑,像一个巨型勇士一样,世世代代守护者石塘古村民。双峰寨有一个主楼和四个炮楼,东西两面城墙中间各有个嘹望台,其间用围墙相连,四个炮楼均为四层,主楼(也称中楼)五层,围墙四面有走马廊,而围墙边连通五个炮楼走廊每隔3.9米有一小炮眼,居高临下,是个可守之地。最值得一提的是,寨内共有3口水井,保存完好,寨外周围有护城河,与外围相隔。 这么一片宁静祥和的小村庄,怎么会有一座与战争有关的堡垒?这里,不得不提起一段血泪史。清代咸丰九年(1860年)太平天国因天京变乱以后,翼王石达开负气出走,他离开天王洪秀全后,率大军到湖南、桂阳、宜章等地。是年农历五月二十九日,太平军进入仁化石塘。石塘是个千家村,物阜人丰,听说太平军已到曲江,实际上早就作了防备,在石塘古村北面约二公里处的鹏风寨(现名大寨顶)屯积了粮草和大量的石头,组织青壮年上寨御敌,有不少是全家上山驻守。太平军到后,双方即展开了激战,石塘古村乡勇依靠有利的地形,英勇奋战。太平军正面攻不下鹏风寨,后来他们便集中兵力,切断了石塘古村与鹏风寨的通道,形成了四面围困之势,迫使鹏风寨孤立无援,时间一长,寨顶缺水,群众干渴,无法应战,最终被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惨不忍睹。1860年农历六月,鹏风寨之战,石塘古村被烧毁房屋几百间,人口死亡1/3。石塘古村民为抗击付出了惨重代价,经过这一沉重教训之后,便滋生兴建双峰寨的计划。 花了16年建成的双峰寨,在大革命时期,立下了赫赫战功,其革命战斗史,被当时广东省委誉为“农民暴动中最伟大的战斗之一”。1928年农历二月初八,国民党反动派第七军的二十一师一个团,在师长吕焕然的带领下,纠集了当地地主武装,又一次包围了双峰寨,企图一举扑灭石塘的革命烈火。寨内七百多军民在营长李载基的领导和指挥下,与敌人开展了震撼粤北的双峰寨保卫战。由于革命军民士气旺盛,一次又一次地粉碎了敌人所施展的诱降、火功、炮功、“铁乌龟”偷袭、偷放护城河水等阴谋伎俩。由于敌人长期围困,寨内生活物资和弹药越来越少,特别是后期由于缺水,疟疾流行,伤亡甚大。历时九个多月的双峰保卫战,毙敌110多人,数十人突围。

    古井

    石塘古村除了双峰寨以外,以古井为一大特色,村内古井星罗棋布、井型丰富多样。据统计,现有古井40多个,分室外井和室内井。村中最具代表性的古井是三多堂前高门槛左侧的井,名叫高门槛井,也称祖井。据史料记载,高门槛井建于明朝洪武年间的1382年,距今已有611年。井深约三丈,井口直径1.1米,地面有石砌围栏,井底是石灰石,圆型井壁四面设有小方孔,供人下井底清洗和拾捡杂物。此井水清凉甘甜,不盈不枯。

    除了古井,随处可见的水渠更是这条千家村的独特之处。石塘古村的水渠有三条主沟:两条挟山溪水自北而南,曲折逶迤,绕村过巷,到村中汇集到主沟,南下田垅灌溉,再流入石塘河。众多的支沟、排水沟纵横穿插,长年流水不断,对村容村貌、生活环境、排水卫生都是独具匠心的创造性设计,充分显示了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生存环境。

    实际上,之所以出现那么多古井与门前屋后环绕而过的水渠,与石塘古村所处盆地中心密不可分。这里地下水位高、石板底层无渗漏,水质又好。这些水井的型制、大小、方圆、特色各有千秋,分布之密集合理、取用之方便程度、泉井即水缸的特殊功能,唯石塘古村所独有。傍晚时分,常常可见妇人取井之水,洗菜煮饭。

    石塘米酒

    水好之处,往往能闻到酒香。在石塘古村,独特优秀的地下水源、自制酒饼及传统的酿制工艺,使之有300余年的酿酒习惯。石塘米酒以其清正醇香、口感宜人而远近闻名。光绪年间石塘古村有酒庄80多间,仅三角街就有30多间酒肆,粤北韶州各县都来石塘赶墟兑购米酒。解放前石塘制酒更远销广州及东南亚等地。

    月姐歌

    除了建筑,除了战争,石塘古村的文化精髓,深深烙印着独特的文化标签———月姐歌,这是一项独特的民间传统艺术,已被列入韶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相传唐代一个叫“月姐”的宫女流落民间,在韶关市仁化石塘双峰村定居。月姐把宫里的一些小曲调传授给当地妇女,每年的中秋期间,妇女们自发组合在一起边赏月边演唱向宫女学来的小曲调,自此成习,一直承传下来。

    唱“月姐歌”从每年农历八月初一“开坛”至八月十五“收坛”,期间每天晚上妇女们就聚集在“月姐歌堂”里彼此唱和。细听发现,“月姐歌”里包含了叙事歌、农事季节歌、情歌等,其内容涵盖时令节气、耕耘织造、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柴米油盐、人生百态等各方面,歌词或借古喻今,或托物寓情,或直抒心怀,或暗吐心声,其内容极其丰富。

    据传在明朝时期,石塘人唱“月姐歌”进入鼎盛时期。全村设有“月姐歌”坛十一个,每个坛的主要成员有三十多人。“月姐歌”坛设在宗祠或大户人家宽敞的厅堂里,每年从农历七月初一唱到八月十五,共持续一个半月。清朝时期,“月姐歌”活动有所减少,时间也恢复到原来的农历八月初一至八月十五。然而在文革时期的“大破四旧”中,“月姐歌”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封资修毒素”,被打入扫除之列,几近失传。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学哥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韶关市仁化县石塘古村景区】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韶关市仁化县石塘古村景区 小编为您整理韶关市仁化县石塘古村景区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旅游地理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