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郑虔(691年-759年),字趋庭,又作若齐、弱齐、若斋,郑州荥泽县人,唐代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郑虔出生于一个门第不低的家庭,约在景云元年(710年)进士及第,入仕即补率更寺主簿之缺,后历任左监门录事参军、尚乘直长、太常寺协律郎、左青道率府长史、广文馆博士、著作郎等。在安史之乱中,郑虔先后被叛军任为兵部郎中和国子司业。在安史之乱被平定后,郑虔因陷伪而获贬台州。至德二年(757年)寒冬腊月,郑虔达到台州,以台州文教为己任,大力发展台州文教。乾元二年(759年),郑虔病逝于台州官舍,享年六十九岁。
学术思想上,郑虔政治敏锐,卓识不凡,在军事、医学和博物等方面都有开拓,且素养卓然,诗、书、画被唐玄宗称为“郑虔三绝”,著有兵书《天宝军防录》、医书《胡本草》、杂录《会粹》等。
主要经历
登第而仕
天授二年(691年),郑虔出生在一个门第不低的家庭中。
大约景云元年(710年),弱冠之年的郑虔进士及第,其才华获得了主考官和文苑的肯定。之后,大约在开元四年(716年),郑虔入仕即补率更寺主簿之缺。
开元八年(720年)之后,郑虔转任左监门录事参军。
开元十五年(727年)之后,郑虔被改任为尚乘直长。任上,郑虔似曾在长安邀“陈博士”(可能是镌工陈须达)东行,并与其相约同舟往东南镌刻《大唐故代国长公主碑》。
开元二十三年(735年),郑虔与彪乡道人智觉同登华山,之后,大约在二人回到华岳庙祷神时郑虔创作了《祷华岳文》。
三绝名世
大约开元二十五年(737年),郑虔任协律郎。在协律郎任上,郑虔集选当时的事例,写了八十多篇文章。有个人偷看了他写成的文稿,向朝廷写告密信,说郑虔私撰国史,郑虔听说后大概因为不小心叙及某些事实而仓惶焚烧书稿以自解。大约此前,郑虔因罪获贬,但并不严重,仅是降官阶而已。(《新唐书》误记为“坐谪十年”。)之后,郑虔任左青道率府长史。
天宝九载(750年),唐玄宗李隆基很欣赏郑虔的才能,想把郑虔安排在自己身边,不管任何具体事务,于是设置了广文馆,任郑虔为广文馆博土。郑虔得到任命,不知道广文馆这个机构在哪里,便去找宰相询问,宰相说:“皇帝陛下下令扩充国立大学,增设广文馆,来安排有贤德的人,让后代人说起广文博士是从你开始的,这不是很好吗?”这样郑虔才走马上任。其时,杜甫与郑虔交好,有赠郑虔的诗句:“才名四十年,坐客寒无毡。惟有苏司业,时时与酒钱。”郑虔任广文馆博土之后许久,大雨毁坏了广文馆的房屋,有关部门也不加修复,郑虔便借住在国子馆内,从此广文馆被废弃。大约此前,郑虔曾经书写自己的诗作和绘画献给唐玄宗,唐玄宗在他的书画上用大字题写“郑虔三绝”四字。
作画获宥
天宝十三载(754年)八月或稍早,郑虔升任著作郎。
天宝十五载(756年),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派张通儒劫持百官往东都洛阳,郑虔先被叛军任为兵部郎中,后又被任为国子司业。
安史之乱被平定以后,郑虔和张通、王维一起被囚禁在宣阳里。这三个人,都长于绘画,中书令崔圆便让他们在自家墙壁作画,郑虔等人为免被处死而极力请求崔圆解救,终于免去死罪,郑虔被贬降为台州司户参军,王维只是降级处分。
终于台州
至德二年(757年)寒冬腊月,郑虔以老弱残身,长途跋涉来到台州。当时“台州地阔海冥冥”,地处荒僻,文风未开,郑虔衣冠言动,不同时俗,台州人与郑虔相互认为对方怪异,有“一州人怪郑若齐,郑若齐怪一州人”的说法;郑虔曾自叹“著作无功千里窜,形骸违俗一州嫌”,继而又自勉,以教化台州百姓为己任,于是郑虔以地方官员身份首办官学,选择民间优秀子弟来教导,大到冠、婚、丧、祭之类的礼仪,小到升、降、揖、逊之类的礼节,没有不以身作则的,使得从此以后,台州的民俗也日趋淳朴,士风逐渐奋起。
乾元二年(759年),郑虔于台州官舍病逝,享年六十九岁。
主要作品
《郑虔墓志》称郑虔“又工于草隶,善于丹青,明于阴阳,邃于算术,百家诸子,如指掌焉。家国以为一宝,朝野谓之三绝”,基本属实。对于郑虔阴阳、算术方面的成就,没有留下具体的记录。其书,当时评价甚高,传本尚少。传为其书的《大人赋》草书,也难以证实。同时,临海地方各支郑氏宗谱中不同程度地记录了一些郑虔的事迹和作品,但核以史实,大多不可信,就郑虔研究而言,实际意义大概很有限。
贡献影响
由于郑虔的著作、诗文、书画等传世作品甚少,对郑虔生平的记载也不多,学界难以对郑虔各个方面的成就作出具体分析,只能根据史料记载对其成就作出大致描述。简要而言,就《新唐书》等的记载来看,郑虔学识渊博,是当时很有影响、很有见识、很有作为的学术大家。
具体而言,学术思想上,郑虔政治敏锐,卓识不凡,或多或少地意识到了开元盛世的背后潜藏着深刻的政治危机,既不肯与统治者同流合污,又能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从国家和人民命运的角度考虑人生和认识世事。对国家大事,郑虔和杜甫一样持“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节操。在流放台州之后,郑虔因为经历了开元、天宝年间的历史剧变而对仕途绝望,于是开始自觉地走向社会底层,“毅然以兴文教、易风俗为己任”,把自己的学识、才华直接贡献给台州人民。其时,台州交通闭塞,文化落后,但郑虔既未流露出对现实的灰心丧气,亦未因自己的不幸而消极出世,而是振作精神,为开拓台州文化献出人生中最后的岁月,有力地提高了台州的文化教育水平,使台州文化教育振兴,文人学士、名贤官宦基本上“代不乏人”。浙江省台州学院教授叶哲明大概即因此而认为郑虔写了不少政治社会性的学术论文,且其诗文、著述、书画充满了“民本”思想。
同时,郑虔还在军事、医学和博物上都有开拓,且素养卓然。军事方面,郑虔著有兵书《天宝军防录》;医学方面,郑虔著有《胡本草》;博物方面,郑虔著有记载各类珍稀动植物或社会异闻以及自然界奇异怪物的杂录怪书《会粹》。这三种著述所记录的历史地理、珍惜动物、异闻杂录、名人轶事等涉及中亚细亚、印度、南亚半岛各国,所以,这三种著述既是研究中唐时期中外邦交和中西文化交流情况的宝贵资料,也是研究中唐时期维吾尔、南诏、吐蕃、河西和川滇黔一带某些特有产品、品种的宝贵资料。
此外,从唐玄宗称郑虔“诗书画三绝”这一点来看,郑虔在诗文和书画方面应该有所建树,但因其文章、书画大多散佚,对其建树无法作出系统分析,只能根据历代著述中为数不多的记载略作勾勒。诗文方面,唐代有李商隐、杜牧、杜甫等对郑虔有赞誉论评;书画方面,郑虔书画堪称声名一代,其书法出自魏晋而又自具风格,风韵洒脱,神彩飘逸,《墨薮》和《新唐书》等中的评价基本不低,《唐宋艺画撮录》、《唐宋元集绘》、《宣和画谱》、《历代名画记》和《唐朝名画录》等则对其画有极高的评价,《宣和画谱·卷五·人物叙论》称“自吴、晋以来,号为名手者,才得三十三人”,郑虔便名列其中。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我心明亮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郑虔】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