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简介
在担负培养湟源县初等教育师资力量的同时,于1980年9月建立了初中部,1983年增设高中,改名为”湟源县第二中学”。湟源二中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城郊乡尕庄村,交通便利,环境优雅。湟源二中占地6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
全校绿化面积1.08万平方米,校内绿化率达43%,是一所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县级文明单位和花园式学校。
有砖混结构教学楼三幢,学生公寓一幢,综合实验楼一幢,由于施工问题,这座实验楼已成为危房,正在拆除中,其中的图书室、实验室无法使用。
2006年时,校方有藏书两万余册,由于没有图书室,已经全部封存。由教师少量借出,图书也比较旧,很多书籍为文革时期的。
教学建设
2006年时,全校有教职工141名,其中高级教师24名,一级教师86名。共有40个教学班,2051名学生,其中高中学生1259名,住校生近600名。是湟源县占地面积较大、高中学生较多、住校学生较多的一所完全中学。学校先后于一九九六年至二OO二年被评为省级“精神文明单位”,海东地区“学校管理先进单位”和县级“精神文明单位”,“花园式单位”等。
该校设有多媒体教室,有电脑209台。电脑课安排为:初中一周2节,高中一周1节。主要原因是该校电脑教材老化,内容涉及编程等,不适合高中孩子学习,所以高中学生一周只有一次的电脑课,而且没有其它机会上机训练,导致学生的电脑水平较低。
由于条件限制,湟源二中的校本课程只开设了:太极拳、健美操等,基本为体育课的补充。
学校发展
湟源二中曾经历过两次重大变革。第一次变革是由湟源师范学校到完全中学的转型。第二次变革是在2002年9月,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县委、县政府决定将湟源一中办成高中,湟源二中的一部分优秀高中教师充实到高中,大部分高分数初中毕业生也被高中录取。高中生源质量差,高中教师匮乏,再次影响了湟源二中的发展。但是,由史泰兴同志为校长的新一届领导班子和全体教师并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更没有因这些困难出现而气馁。学校领导和广大教师面对这种形势,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对自身的发展进行了定位。达成了“要顾全全县教育发展大局,尽自己的全部力量,办好普通高中”的共识。
湟源二中便走上了一条大刀阔斧的改革创新之路。首先,加强学校内部管理,制定各项规章制度,调整领导班子,实行教师聘用制度,发扬民主作风,集思广益,共商学校发展大计。其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致力于一支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建设,鼓励教师发扬主人翁精神,树立“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观念,激发大家的工作热情和创造热情。再次,制定学校的三年发展规划,确定“一年一小步,三年一大步”的发展目标。坚持“五育并举,德育为首”的原则,加强学生政治思想教育,让“爱的教育,是成功的教育”成为学校的办学宗旨。改善办学条件,增加现代教育技术的投入,更好的为教育教学服务。
不倦的追求和辛勤的耕耘,终于换来了累累硕果。目前,湟源二中学校管理日趋科学、规范,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先后多次评为县、市、省先进单位。2003年11月,学校被评为“绿色学校”,2004年11月成为西宁市“标准化学校”,2005年达到省级“标准化学校”,2006年被评为省级“标准化学校”,西宁市“文明校园”,西宁市“卫生先进单位”。从2003年开始,连续三年获得全县教育目标考核第一名。
2004年至2006年高考中,湟源二中高考成绩稳中有升,2004年和2005年全县高考文科状元都出自该校,2006年全面完成了教育局下达的高考指标。
办学成果
湟源二中在寻求自身发展之路,在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更注重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配备微机教室3个,电子备课室一个,电子阅览室两个,接通了校园网,打破了传统的备课,教学模式,逐步实现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共享。
在湟源二中的教师中间,利用微机手段进行电子备课、查阅资料、开展教学教研活动已蔚然成风。许多教师在省、市、县举办的多媒体课件展示中取得了好的成绩。同时,校园建设有总体规划,四年中累计投资80万元,进行了校园地面硬化、绿化教学楼维修、办公室建设等,使校园布局更趋合理。另外,一座近2400平方米的综合教学楼正拔地而起,为今后的高中扩招奠定了基础。
湟源二中终于走出了发展的低谷,朝着健康稳步的道路前进。学校坚信湟源二中在县委、县政府等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领导下,最终会成为一所设施完备,环境幽雅,教育成果丰硕的完全中学,一定会形成“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良好局面。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精灵世界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湟源县第二中学】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