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美食特产榜 > 正文

返回顶部

临海蟠毫茶

时间:2024/11/19 17:16:23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临海蟠毫茶产于浙江省临海市灵江南岸的云峰山,属绿茶类。1979年开始试制,经过不断改进提高,于1982年定型。因其外形蟠曲显毫而得名。临海市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据《临海县志稿》记载,早在汉代,就有“盖竹山有仙翁茶园,旧传葛元植茗于此。”至明朝,茶叶广为栽种,品质提高。云峰山的西北面有主峰海拔1382米的括苍山脉自东北向西南延伸,濒临东海,自成天然屏障,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终年云雾缭绕。

  • 分类: 茶叶
  • 产地: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
№目 录
    详细介绍

    临海蟠毫茶产于浙江省临海市灵江南岸的云峰山,属绿茶类。1979年开始试制,经过不断改进提高,于1982年定型。因其外形蟠曲显毫而得名。

    临海市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据《临海县志稿》记载,早在汉代,就有“盖竹山有仙翁茶园,旧传葛元植茗于此。”至明朝,茶叶广为栽种,品质提高。云峰山的西北面有主峰海拔1382米的括苍山脉自东北向西南延伸,濒临东海,自成天然屏障,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终年云雾缭绕。

    种类

    临海蟠毫品类繁多。按采制季节迟早可分为“雷鸣”、“明前”、“清明”、“谷雨”等茶,按形状分为“雀舌”、“凤眉”(或凤眼)、“珍眉”、“秀眉”、“蛾眉”等,按标号分为“天上丁”、“一生春”、“七杯茶”(或碗茶)等。

    其中,“雷鸣”、“雀舌”、“珍眉”等最为名贵。如“雷鸣”茶是用早春响雷时节采的芽茶制成,冲泡后芽尖向上,竖直悬浮于杯中,犹如破土春笋,景趣可人。“雀舌”则一枪一旗形似鸟雀之舌。近年来,蕉城区研制开发的临海蟠毫有扁、针、螺、条形状各异的系列产品,有临海毛尖、四季春、清水绿、迎春绿、白玉螺、毫芽、翠芽、银针、银芽、松针、雀舌、螺茗、松子茶、龙珠、绣球等20个产品,畅销京、津、沪、浙、皖等地,以“临海蟠毫”为原料研制的“临海银毫”等特种茉莉花茶,亦畅销国内外,深受消费者喜爱。

    品质特点

    临海蟠毫具有“三绿”特色,即色泽翠绿,汤色碧绿,叶底嫩绿,且外形条索嫩匀、锋苗挺秀、茸毫显露,香似珠兰花香,芬芳鲜爽,滋味浓厚回甘,犹如新鲜橄榄,汤色清澈明亮,经泡耐饮,冲泡3~4次,茶味犹存。

    产地环境

    临海位于东海之滨,山势雄伟,临海主峰——屏南天湖山,屹立在浙江省屏南、宁德、古田三县交界的屏南黛溪乡。除天湖山外,还有天峰山、仙峰山、大坪山等山脉,是临海蟠毫的原产地。这里山峰险峻,海拔1300米左右,林木参天,云海翻滚,气候温和,年均气温15℃左右,年降雨量1900毫米左右,土壤肥沃湿润,树壮芽肥,主峰宝顶海拔1143米,坡谷延绵,双溪萦回,宛如玉带,河岸多危崖陡壁。茶园多辟于岩上、溪边或山坡谷地。土壤以砂质壤土为主,腐殖物较多,有利于茶树生长。是适制临海蟠毫的理想原料。无怪乎诗人要称这里是“深山奇石嵯峨立,峡谷悬岩茶味香”了。

    采摘

    临海蟠毫采用的原料因花色品种不同而异。如雀舌和凤眉等传统珍品,选用叶质肥厚、持嫩性强的临海菜茶品种的芽叶为原料。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初展。制500克干茶约需3万个左右芽叶。新创制的名茶如清水绿等,则选取大、中叶种的芽叶为原料,采摘标准以一芽二叶初展为主,制500克干茶需7000个左右芽叶。

    制作

    千年茶史的制作功夫,形成了临海蟠毫繁多的花色品类。按采制季节迟早可分为“雷鸣”、“明前”、“清明”、“谷雨”等茶,按形状分为“雀舌”、“凤眉”(或凤眼)、“珍眉”、“秀眉”、“蛾眉”等,按标号分为“天上丁”、“一生春”、“七杯茶”(或碗茶)等。其中,“雷鸣”、“雀舌”、“珍眉”等最为名贵。如“雷鸣”茶是用早春响雷时节采的芽茶制成,冲泡后芽尖向上,竖直悬浮于杯中,犹如破土春笋,景趣可人。“雀舌”则一枪一旗形似鸟雀之舌。近年来,蕉城区研制开发的临海蟠毫有扁、针、螺、条形状各异的系列产品,有临海毛尖、四季春、清水绿、迎春绿、白玉螺、毫芽、翠芽、银针、银芽、松针、雀舌、螺茗、松子茶、龙珠、绣球等20个产品,畅销京、津、沪、浙、皖等地,以“临海蟠毫”为原料研制的“临海银毫”等特种茉莉花茶,亦享誉中华,行销国内外,深受消费者青睐。

    临海蟠毫采用的原料因花色品种不同而异。如雀舌和凤眉等传统珍品,选用叶质肥厚、持嫩性强的临海菜茶品种的芽叶为原料。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初展。制500克干茶约需3万个左右芽叶。新创制的名茶如清水绿等,则选取大、中叶种的芽叶为原料,采摘标准以一芽二叶初展为主,制500克干茶需7000个左右芽叶。

    临海蟠毫实现了机械化生产。主要设备有连续滚筒电热恒温杀青机,40型或45型揉捻机,自动百叶烘干机等。

    加工工艺有凉青、杀青、揉捻、烘干(毛火和足火)四道工序。杀青掌握“高温、控热、少量、短时”的方法。筒温240~260℃,电热控制,前高后低。起锅摊凉散热后再行揉捻。揉捻时采用“小机、适量、轻压、短揉”的技术措施,达到条索紧结、色泽翠绿、香味清鲜的目的。40型揉捻机投叶量7.5~10公斤,45型揉捻机投叶量10~12.5公斤。转速55转C分。烘干毛火掌握“薄摊、高温、快烘”的原则。足火掌握低温慢烘,达到干度内外均匀一致,香高而鲜爽的目的。毛火烘温115℃左右,含水量15~20%。足火烘湿90~95℃,含水量6%左右。

    历史渊源

    临海产茶,地理优越,历史悠久。 《唐书·地理》称:公元940-945年,现宁德市蕉城区已是“蜡面”贡茶的产地。据南宋嘉泰(公元1201至1204年)名士张按记载,“于今西乡(即临海),其地山坡泊附近居民旷地遍植茶树,高冈之上多培修竹,计茶所收有夏春二季,年获息不让桑麻。”可见,800多年前,茶叶就成为临海百姓的一种主要经济作物。那时临海产团茶、饼茶,还制乳茶、龙团茶。元明生产的茶叶,供作礼品和祭祀品。清后期由于三都海上交通发达,临海茶区采制的大量绿茶和以临海蟠毫为原料窨制的茉莉花茶输出国内外,供不应求。从此“临海蟠毫”蜚声海内外。临海蟠毫为福建烘青绿茶中的极品名茶,原产于西乡临海冈下章后的中临海、铁坪坑和际头的梨坪村。主产地是从无坪山的“中心葫”延伸,东接章后,西连际头,南达留田,北至芹屿,分布在里、中、外临海,方圆约10千米,近百个村落。

    据载,远在唐代,中临海一带已有栽茶。所产茶叶的品种、花色,几经变革,遂形成现今的“临海蟠毫”。1781年前后,临海“芽茶”曾被列为贡品。历史上临海蟠毫的花色品名繁多。按采制季节分为雷鸣、明前、清明、谷雨等;按形状分为雀舌、凤眉、凤眼、珍眉、秀目、蛾眉等;按标号分为岩茶、天上丁、一生春、七杯茶、七碗茶等。其中以雷鸣、雀舌、珍眉、岩茶最为名贵。

    保健作用

    临海蟠毫在所有茶类中居首位,这是国内及国际医学专家研究的一致结果。茶的神奇妙用来自其所含的茶多酚。茶多酚具有抗氧化作用,能抑制促癌物质,杀伤癌细胞和抑制癌细胞生长。

    在国际市场上,一克茶多酚的价值相当于一克黄金,而在各种茶类中,绿茶的茶多酚含量为最高。除茶多酚之外,茶叶中还有较多的维生素C、维生素E、微量元素等,而这些元素是人体最不可缺少的。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城市琴淑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临海蟠毫茶】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临海蟠毫茶 小编为您整理临海蟠毫茶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美食特产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