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李硕勋,中国四川庆符县(今属高县)人,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李硕勋早年参加学生运动,先后在叙府联合中学、四川省立一中、北京弘达学院和上海大学就读,1924年由团员转为党员。他是上海1925年五卅运动领导人之一,是第七届全国学生代表大会委员长,上海反帝大同盟主席,全国学联总会党团书记,第八届全国学生代表大会书记。1926年底调中国共青团中央工作,旋即派到北伐军第四军第25师担任政治部主任,成为中共早期参与领导军事斗争的先驱之一。 1931年6月,任中共广东省军委书记,受党的委派,前来海南指导武装斗争。抵达海口后,因叛徒出卖而不幸被捕,1931年9月5日在海口市东校场英勇就义。解放后,朱德曾为李硕勋烈士题跋写道:“硕勋同志临危不屈,从容就义,是人民的坚强战士,党的优秀党员。
主要经历
青年时期
李硕勋,男,汉族,1903年2月23日出生,四川高县人。1918年15岁考入县立中学,后插班到成都省立第一中学,并成为四川社会主义青年团创始人之一。在宜宾、成都读书时参加学生运动,结识了吴玉章等人,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从事革命活动。由于积极组织学生运动,被军阀通缉,转道重庆等地,于1922年底到北京读书,1923年进入国民党和共产党合办的上海大学学习。在这里,他先后听过瞿秋白、蔡和森、恽代英、张太雷等著名共产党人的课,系统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1924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投身革命
1925年五卅运动期间,开始参与上海街头的反帝爱国斗争,被选为上海学生联合会代表和全国学生联合会会长。1925年至1926年,先后主持召开了第七、八届全国学生代表大会。他还被选为上海反帝大同盟主席。
1926年冬受党派遣来到武汉,担任过中共武昌地委组织部长、共青团湖北省委书记。不久又被派到国民革命军第4军第25师任政治部主任。
1927年春率师主力之一部继续北伐,在河南上蔡战役击败败奉军,后又回师武汉,参与平定夏斗寅叛乱。7月参加东下讨蒋。8月1日参加南昌起义,被任命为第11军第25师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后随起义部队南下广东,途中曾参与指挥会昌战役并取得胜利。同年10月受朱德委派,赴上海向党中央请示工作,后被党中央留在上海从事党的白区工作。1928年4月被党中央派到武汉工作,因被敌人注意旋返上海,改任中共江苏省委秘书长。同年夏秋又到杭州,任中共浙江省委常委、省军委书记,后又任省委代理书记。
1929年春再回上海,任中共沪西区区委书记。同年秋改任中共江苏省军委书记,和省委书记李维汉一起领导江苏的武装斗争,发动和领导了苏北的农民起义。
1930年任中共江南省委(江苏、安徽、浙江和上海市)军委书记。1931年春党组织决定调他去中央革命根据地任红7军政委。
被捕就义
8月,李硕勋抵达海口,住进得胜沙路中民族店。正当他与当地党组织接通联系并准备召集军事会议时,由于叛徒出卖,1931年8月13日,他在旅店被国民党密探逮捕。
1931年9月16日,李硕勋被敌人用竹筐抬到海口市东校场,英勇就义,牺牲时年仅28岁。
贡献影响
1925年五卅运动期间,开始参与上海街头的反帝爱国斗争,被选为上海学生联合会代表和全国学生联合会会长。
1925年至1926年,先后主持召开了第七、八届全国学生代表大会。李硕勋被选为上海反帝大同盟主席。
1929年春再回上海,任中共沪西区区委书记。同年秋改任中共江苏省军委书记,和省委书记李维汉一起领导江苏的武装斗争,发动和领导了苏北的农民起义。
获奖记录
2009年9月10日,在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的评选活动中,李硕勋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人物评价
解放后朱德曾评价道:“硕勋同志临危不屈,从容就义,是人民的坚强战士,党的优秀党员。”
1999年李硕勋的俄语老师银俊民在接受朋友的一次拜访时,说:“李硕勋人品很好,是一个只想别人对很多事都不计较的人,一个敢于为正义事业抛弃自我的人。”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巧笑倩兮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李硕勋】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