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第一中学的前身是建于1945年的“邯郸中学”。抗日战争胜利邯郸解放后,冀南区党委决定建立中学,定名为邯郸市市立中学,校址选在邯郸市火磨街,是日军伤兵员医院旧址。张泊生为一任校长兼党总支书记。
建校初期,仅有干部和教职工7人。接收旧师范学校学生12人,第二怀幼学校中学班学生19人,这些学生大部分编为一班,按市委指示,边区政府和老区保送来一批学生,其中部分是革命干部子女,编为二班、三班。这时学校教职工编制22人,学生达121人。
1946年5月15日,《人民日报》创刊,人民日报社在邯郸中学礼堂举行创刊发行大会。
1946年6月,从中原军区突围出来的三十多名青年干部和部分部队上的文工团员,编为四班。学校设党总支,下设学生支部和干部支部,并建立党的外围组织民主建国会。
1946年8月,边区政府在邯郸召开教育座谈会,明确了教育方针。进一步确定邯郸中学要培养生产合作事业干部,和文化教育事业干部。平汉战役,学校备战。按上级指示,1946年10月迁校至曲周县公城堡村。根据实际,提出“做、学、教合一”的教学方针,调整了课程设置。此时期的单元教学和宣传群众为主要特点。
1947年4月,学校迁至邯郸县西大屯,部分学生参加了土改工作。此后学校又迁回邯郸市火磨街。在迁校过程中陆续招收学生编为五班。至此,在校学生达到212人,其中有党员27人。
因解放战争补充干部的需要,一批学生于1947年提前毕业,四班以上学生分配了工作,有三十多人参军。
1948年为培养师资,招收师范一班。当年开始公开向社会招收普通中学学生,编为六班、七班。提出新的教育方针:根据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政策的基本精神,广泛地吸收各个革命阶段的青年,启发其民族意识及民主思想,贯彻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思想教育,树立为人民胆务的人生观,造就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服务的人才。
1949年2月28日,邯郸中学成立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支部,有团员36人。
1949年8月,华北人民政府调整行政区划,原“市”改称“镇”,邯郸专区下辖16县和邯郸、临清两个镇。学校改名为河北省立邯郸中学。招收了师范二班、中学八班、九班,进一步完善教育教学结构,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特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邯郸中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1950年,河北省立邯郸中学的师范班与中学分设。中学的校址迁至邯郸市北门里丛台下,包括现丛台公园部分地段,时有七个初中班。改校名为河北省邯郸中学。
1953年,招收高中两个班。接收了邯郸镇师的中学班。同年,因原邯郸中学的师范班迁到邯郸市北关,成立师范学校“河北邯郸师范专科学校”,将火磨街的原校址移交邯郸中学,遂在原校址设立“河北省邯郸中学分部”。至此,成为邯郸市一所中学。
1954年,河北省邯郸中学移交给邯郸市。1955年,改名为河北邯郸市第一中学,丛台校址为本部,火磨街原校址为“河北邯郸市第一中学分部”。
1961年,邯郸市第一中学被河北省命名为装备的河北省中学。
“文化大革命”中,邯郸一中的教育教学遭到很大破坏和损失。学制曾改为二二制、三二制。自1977年,学校教育逐步复苏。
1984年,学校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在全市教育系统实行校长负责制,建立校长、党政、工会(教代会)三位一体的管理体制,明确校长的中心地位和相应的决策权、指挥权。
1986年,学校停止招收初中生,改为高级中学,并由高中六轨制改为八轨制。
2001年,学校领导班子调整。高玉峰出任校长。
2000年购买邯郸师专原校址,并于2002年办理移交手续,2003年下半年更名为邯郸市第一中学北校区。于2004年着手准备新校区异地扩建项目工程。
2005年9月1日,邯郸一中附小建成位于中华大街南头,邯郸县境内。
2011年9月,学校中华校区主体启用。
邯郸市第一中学有教学楼、文体综合楼、400米高标准田径场和有现代化设施的图书馆、科学馆、体育馆、实验楼、综合楼、学生食堂、宿舍楼、微机管理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校园网、网校,并为每个教室配备了多媒体。
学校办学机制以高中教育为主,并建有初高中“五年一贯制”、“国际部”实验班英才教育培养机制。
2011年9月,邯郸市第一中学在校生6000余人,两个校区,包含高一、高二、高三班级,主教学区是中华校区(即新校区);南校区为本部。学校总占地面积651.5亩。中华校区(即新校区)于2007年开工建设。位于市区南郊中华大街南延路东,占地500余亩。丛台校区在邯郸市丛台路丛台公园西侧,总占地面积151.5亩。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巧笑倩兮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邯郸市第一中学】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