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简介
杨盐(1523~1601),字尔贡,号炼庵。是杨良臣第三子。嘉靖二年(1523年)出生于其父任职的山西黎城县。性情至孝,自幼聪慧,四岁时杨良臣用对对子的方式考他,杨盐应声立就,甚受父亲钟爱。六岁时,父亲病逝,他哀伤如成人。 ?
嘉靖四十年(1561年)考中辛酉科举人,然而后来屡试不第。万历庚辰(1580年),被选拔为山西吉州学正。吉州地处僻壤,比较闭塞,人文不兴。杨盐锐意改进,鼓励当地读书人立志进取。对勤奋优良者给予奖励,对懒惰落后者进行鞭策,对贫穷不给者给予资助。一时间,吉州士风大变,“诗书道义以比于邹鲁焉”,与沿海文化昌盛之地不相上下。当时正遇到吉州连年灾荒,杨盐目睹逃荒饥民饿死于荒郊之惨状,作《流离叹》奏请朝廷予以赈济,文字感人,朝廷允予为之发粮赈灾,从而使吉州百姓得以活命。
万历癸未(1583年),杨盐考选南直隶沛县县令。离开吉州赴任时,吉州百姓“攀辕号泣,车不能行”。任沛县令期间,他关爱优待老年人,矫正社会上的陈规陋习、歪风邪气,罢黜不作为、不称职的官吏,张榜公示被法办的案犯,沛县因而大治。
治漕时,一次,他听到一艘船上有人号哭甚惨,打探得知是一位应戍者因为生计所迫,不得已卖掉自己的四个孩子,因而悲泣。杨盐立即倾囊相助,为之赎回孩子。曾有诗赞杨盐此举曰:“小窗闲与儿曹话,要种心田学好人。”杨盐清廉耿直,不媚上官,清廉为江北第一。一次,巡仓御史杨鸣凤至沛县,向杨盐索取银两,被杨盐拒绝,因而怀恨在心,便捏造罪名,对其参奏,杨盐遭此陷害而拂衣归里。沛县百姓前后数千人赴京为杨盐申冤,杨盐亦上疏朝廷,申明原因,得以昭雪。
杨盐归故里后,常与故交挚友蓝田、黄作孚等人在“味道楼”赋诗谈经,琴书自娱,著有《味道楼集》。在“承桂堂”里,教导晚生不忘先尊,勤习功课,成就学业。很多学子前去问奇质疑,杨盐都耐心解答,从不厌烦。乡里人都非常珍视他的指点,从而感到非常荣幸。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杨盐病逝于即墨故里,吉州以名宦祀之,载郡县人物志。
出土墓志
在山东省即墨市环秀街道孙家官庄出土。正面高75厘米,宽78厘米,共计刻字46行,上下共两阙。由胡来贡撰文,胶州匡铎书上阕,黄嘉善篆书下阕。墓志记载杨盐生于嘉靖二年(1523年)六月初三日,卒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五月廿九日,享寿七十有九。尽管与县志等其他史料之记载有出入,然一定是准确无误的。墓志中记述的儿女嫁娶、姻亲关系,为了解杨盐生平提供了翔实史料。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巧笑倩兮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杨盐】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