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旅游地理榜 > 正文

返回顶部

珠江

时间:2024/11/22 9:07:49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珠江,又名粤江,是中国第二大河流,境内第三长河流,全长2320千米,流域面积453690平方公里。珠江原指广州到入海口96公里长的一段水道,因为它流经著名的海珠岛(石)而得名,后来逐渐成为西江、东江、北江以及珠江三角洲上各条河流的总称。珠江发源于云贵高原乌蒙山系马雄山,流经中国中西部六省区及越南北部,在下游从八个入海口注入南海。珠江流域旅游资源丰富,著名的黄果树瀑布、桂林山水都在珠江流域。

  • 所在地/隶属: 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马雄山
详细介绍

干流概况

珠江,又名粤江,是中国第二大河流,境内第三长河流。珠江原指广州到入海口96公里长的一段水道,因为它流经著名的海珠岛(石)而得名,后来逐渐成为西江、东江、北江以及珠江三角洲上各条河流的总称。珠江发源于云贵高原乌蒙山系马雄山,流经中国中西部六省区及越南北部,在下游从八个入海口注入南海。

2012年,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科研人员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珠江的长度和流域面积进行了量测,并得到了准确数据,确定珠江为我国第二大河流。珠江年径流量3300多亿立方米,居全国江河水系的第2位,仅次于长江,是黄河年径流量的7倍,淮河的10倍。全长2320千米,流域面积453690平方公里(其中442100平方公里在中国境内,11590平方公里在越南境内。),是中国南方最大河系,是中国境内第三长河流。

珠江水系共有大小河流774条,总长36000多公里,丰盈的河水与众多的支流,给珠江的航运事业带来了优越条件,航运价值仅次于长江,居全国第二位。珠江水系水能资源蕴藏丰富,著名的天生桥、大藤峡、鲁布革、新丰江等水电枢纽都属于珠江水系。珠江流域面积广阔,多为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94.5%,平原面积小而分散,仅占55%,比较大的是珠江三角洲平原。珠江流域旅游资源丰富,著名的黄果树瀑布、桂林山水都在珠江流域。

水文特征

水位

广东珠江流域各河道水位与降雨相应,一般以4—9月为高水位,6—7月为最高水位。东、北江最高水位多出现在6月,西江干流和广州水道以6、7月出现最多,8月次之。

西江下游干流以高要站为代表,多年(1931—1988年)平均水位2.456米(珠江基面,下同),历年实测最高水位12.916米(1949年7月5日),历年最低水位-0.304米(1955年2月20日)。历年实测最高、最低水位变幅为13.220米。

北江以石角站为代表,多年(1924—1988年)平均水位为6.198米,历年实测最高水位13.958米(1982年5月13日),历年最低水位3.588米(1960年3月14日),历年最高、最低水位变幅为10.370米。

东江以博罗站为代表,多年(1953—1988年)平均水位为6.49米,历年实测最高水位15.64米(1959年6月16日),历年最低水位4.40米(1984年12月31日),历年最高、最低水位变幅为11.24米。

径流

广东珠江流域的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144亿立方米。其中:东江为251亿立方米,北江为457亿立方米,西江下游干流为123亿立方米,珠江三角洲为313亿立方米。平均年径流深为1020.6毫米,各地年平均径流深在800—1800毫米,平均径流系数为0.58,各地平均径流系数在0.5—0.7;径流模数为32.36升/秒·平方公里,各地径流模数在25.9—35.4升/秒·平方公里;年径流变差系数在0.3—0.4之间;年径流绝对比率,东江(博罗站)为6.78,北江(石角站)为4.34,西江(高要站)为2.9。

径流年内分配在汛期(4—9月)的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80%左右,枯水期(10—3月)占年径流量的20%左右。

珠江每年入海水量为3260亿立方米。

泥沙

珠江多年平均含沙量0.11—0.64公斤/立方米。含沙量最小的河流是潭江(潢步头站),为每立方米0.11公斤;最大的是北江上游浈江,为每立方米0.32公斤,以及西江支流罗定江(官良站),每立方米0.64公斤。

各江多年平均含沙量,东江从下游的0.13公斤/立方米增加到上游的0.27公斤/立方米;北江从下游的0.13公斤/立方米增加到上游的0.32公斤/立方米;西江下游干流为0.32公斤/立方米。

各江含沙量的年际变化,西江下游干流变化不大;北江60年代较50年代略增(0.02公斤/立方米),60、70年代不变;东江含沙量逐渐减少,这与5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分别建新丰江和枫树坝水库有关,80年代各江都增加。

珠江含沙量的季节变化是枯水期小,洪水期较大;最大月平均悬移质含沙量出现在4—6月,多数在5月。

珠江多年平均输沙量8579万吨,珠江输沙量中,西江控制站高要的输沙量占总输沙量的82.8%。

珠江输沙量的年际变化,西江高要站输沙量70年代较50、60年代大;北江石角站年输沙量逐年增加;东江博罗站年输沙量逐渐减少,至80年代,各江年输沙量基本上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珠江多年平均输沙模数最大为罗定江(官良站),为516吨/平方公里;最小为东江(博罗站),117吨/平方公里;其他在140—202吨/平方公里之间。80年代输沙模数都普遍较多年平均值增大,特别是东江和北江,都增大80%以上。

流域概况

区域范围

珠江流域位于北纬21°31′—26°49′、东径102°14′—115°53′之间。流域北起南岭,南至云雾、云开、六万大山、十万大山等山脉;东起莲花山,西至乌蒙山山脉。地处滇、黔、桂、粤、湘、赣等6个省区,其二级支流左江的上游在越南境内。流域面积453690平方公里,其中在国内部分为44.21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4.6%。年径流量仅次于长江,长度和流域面积均居全国第四位。

气候条件

珠江流域为亚热带气候,多年平均气温在14~22℃之间。年际变化不大,但地区差异大。最高气温42℃,最低-9.8℃。多年相对湿度在7l%~82%之间。年平均风速0.7~2.7m/s,最大风速30m/s。多年平均日照时1282~2243h,其中南盘江陆良为2243h,红水河的天峨为1282h。年内日照分配最多的是7、8月份,每月180h左右;最少为2、3月,每月l00h左右。流域内雨量丰沛,多年平均年降水量1470mm。降水量由东向西递减,一般山地降水多,平原河谷降水少。流域内增江上游龙川县上坪站降水量最大,平均年降水量2574mm;滇东南的蒙自县雨过铺站年平均降水量最小,为720mm。

珠江片位于北回归线南北两侧,又临近南海,季风影响强烈,气候冬暖夏长、冬干夏湿。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多雨,多年平均温度在1422oC之间,年际变化不大。降雨量充沛,多年平均年降雨量1525.1毫米。降雨量由东向西递减。降水的时间分配不平衡,雨季(4—9月)降水量可占全年80%以上。灾害性气候危害严重,湿季降水过于集中,降水强度大,局部地区1次连续降雨量可达400毫米以上,以至河谷、平原易造成洪涝灾害,山地易形成水土流失;干季降水明显偏少,春旱突出,影响较大。东南沿海地区是热带气旋通过的高频区,平均每年受影响69次,7—9月为热带气旋侵袭的高频季节。

地貌特征

珠江流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流域分水岭最高点为乌蒙山,海拔2853米;山地丘陵占总面积94.4%。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

珠江流域内多为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94.5%,平原面积小而分散,仅占55%。总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部为平均海拔1000~2000米的云贵高原,在高原上分布有盆地和湖泊群。高原边缘地区急流瀑布很多,其中以北盘江打帮河上源白水河上的黄果树瀑布最为著名。在云贵高原以东,是一片海拔在500米左右的低山丘陵,称两广丘陵。在低山丘陵之间也有不少海拔达到或超过千米的山岭,同时分布有许多盆地和谷地。在广西以及云贵高原东部广泛分布着石灰岩,到处可以看到奇异的石林、深邃的洞穴和地下暗河,以云南的石林和桂林的山水最为典型。珠江下游的冲积平原是著名的珠江三角洲,河海交汇,河网交错,平畴绿野,美丽富饶,具有南国水乡的独特风貌。

两广沿海地区大部分为丘陵地,地势北高南低,沿海有一系列中、低山地分布,成为沿海诸河与珠江水系的分水界。沿海诸河河口处分布有大小不一的冲积平原或三角洲,其中以韩江三角洲面积较大。沿海台地主要分布在雷州半岛以及粤东的海陆丰、惠来西部一带。海南岛是中国第二大岛,面积3.39万平方公里,与雷州半岛相望,地势中央高四周低,台地、平原占总面积的65%,山地、丘陵占35%,北部玄武岩分布广泛,并保留有完整的火山口。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斌斌有礼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珠江】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珠江 小编为您整理珠江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旅游地理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