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人物明星榜 > 正文

返回顶部

李唯建

时间:2024/11/22 6:33:22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李唯建(1907~1981),男,四川成都人,原名惟健,笔名四郎,诗人,翻译家。1928 年3 月与五四时期著名女作家庐隐相识,1930年结为伉俪。曾任四川省文史馆研究员、四川省政协委员、成都杜甫研究会会员。代表作品有诗集《生命之复活》、《云鸥情书集》、《影》、《祈祷》等。
  • 中文名: 李唯建
  • 别号名称: 李惟健,四郎
  • 出生日期: 1907年
  • 性别:
  • 国籍: 中国
  • 民族: 汉族
  • 出生地: 四川成都
  • 生肖:
  • 毕业院校: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上地学校
  • 去世日期: 1981年11月12日
  • 职业职位: 诗人,翻译家
  • 代表作品: 生命之复活,云鸥情书集,影,祈祷
  • 主要成就: 创办《大华报》
详细介绍

人物简介

李唯建(1907~1981),男,四川成都人,原名惟健,笔名四郎,诗人,翻译家。1928年3月与五四时期著名女作家庐隐相识,1930年结为伉俪。曾任四川省文史馆研究员、四川省政协委员、成都杜甫研究会会员。

主要经历

1921年1月4日,在北京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来今雨轩,倡导“为人生的艺术”的文学研究会在这里举行成立大会,参加者有郑振锋等21人,其中女性只有一个,那就是“五四”时期以写“问题小说”与冰心齐名的庐隐。

庐隐原名黄英,福建闽侯南屿乡人,1899年5月4日生于福建。在“五四”运动中,庐隐非常活跃。上学期间,她发现同她订过婚的表亲林鸿俊思想平庸落后,与她志趣不同,就断然提出解除婚约,表现了新女性追求幸福婚姻的无畏和勇敢。并且,庐隐还写了控诉包办婚姻为题材的处女作《一个著作家》,经郑振锋推荐1921年在茅盾主编的《小说月报》上发表了。接着,她连续发表了《一封信》《余泪》《或人的悲哀》等短篇小说。

1922年,庐隐由北京女高师毕业,先后在安徽宣城某中学和北京师大附中任教。第二年夏她与北大哲学系高才生郭梦良认识。郭倾向国家主义,办有《奋斗》杂志,并极力宣传自己的主张。庐隐也深受他的思想影响,倾慕他的才华,两人恋爱了好几年。婚爱自由是女性解放的基点,深受五四精神浸染的庐隐抱着“只要我们有爱情,你有妻子也不要紧”的信念,1923年她准备与“有妇之夫”郭梦良结婚,遭到了家族的反对。但庐隐不顾一切地坚持她的爱,最终与郭梦良在上海结为夫妇。

婚后的生活并不如她想象的那样甜美。世俗的嘲讽、婆母的歧视、处境的尴尬,都使她感到精神上的不快。而最不幸的是结婚刚两年,郭梦良就患肺病弃她而去,留下一个女儿,郭薇萱。在福州滞留期间,她写下了《寄天涯一孤鸿》《秋风秋雨》和《灵海潮汐》等短篇和散文,诉说自己心头的郁闷和孤苦。

1926年夏,庐隐离开郭家去了上海,在大夏大学附中任女生指导员。翌年春,又回到北京,先后担任平民教育促进会的编辑和一所女子中学的校长。她还和几个朋友创办了《华严月刊》,并自费筹办华严书店。这段时间,她出版了散文、小说集《曼丽》,写了日记体中篇小说《归雁》。

正当庐隐仍然沉浸在丧夫之痛,无法解脱时,一个年轻的诗人走进了她的生活,他就是李唯建。李唯建四川成都人,生于1907年。1925年,考入北平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在校期间,他酷爱拜伦、雪莱以及布莱克和泰戈尔的诗,并和泰戈尔通过信。1926年开始,他用英文写了95首散文诗,以表达内心的痛苦和解除痛苦的喜悦之情,后集编为《生命之复活》,一直到1934年,才在中华书局出版。

1928年3月8日,一次偶然的机会,经北大教授林宰平介绍,在瞿世英家里,他第一次见到庐隐。庐隐问起他的文学爱好及写作情况,留给他一个地址,这样两人就有了交往。

开始他们只是读文学,谈人生,还是纯粹的友谊,小她九岁的李唯建称庐隐为“姐姐”、“心灵的姐”。后来,李唯建竟然爱上了她,并一再向她表白自己的爱情。庐隐在经历了订婚、解约、恋爱、结婚、丧夫等一系列挫折后,在感情方面比较慎重了,考虑到两人年龄的悬殊和可能引起的外界非议,起初拒绝了他。但李唯建决不放弃,一再劝说她:“我以为你太注意世人的批评。世人的议论只是一种偏见……我们又何必看重他们的浅见呢?”

庐隐在经过反复的思想斗争后,不得不承认:“我从来没有遇到过对我人格的尊重和清楚更甚于你的人,换一句话说,我自入世以来只有你是唯一认识我而且同情我的人;因此我愿为你受尽一切的苦恼。”她最后下定决心:“让我们是风和云的结合吧。我们永远互相感应、互相融洽,那么,就让世人把我们摒弃,我们也绝对的充实,绝对的无憾。”

1930年8月,庐隐毅然决然地辞去北京师大附中的教职,带着她的小情人李唯建东渡扶桑,在东京筑起了爱巢。在东京,庐隐写了一些反映日本习俗和社会的散文。这年年底,因经济不支,他俩不得不回到中国,又在西子湖边住了半年。在杭州期间,庐隐写了一些中短篇小说,后来集编为《玫瑰的刺》(1933年,中华书局)。其中的《玫瑰的刺》是他们夫妇俩在西子湖畔的生活实录,从中可以看出他俩那时过得多么幸福愉快。另外,庐隐还写了一篇哀怨的长篇爱情小说《象牙戒指》,是为纪念她的好友石评梅写的,书中的女主人公张沁珠就是石评梅的化身。小说刊于《小说日报》22卷8-9号及11、12号合刊,其余部分可惜焚于“一.二八”日寇侵华的战火。

一年后,庐隐夫妇由杭州到了上海,庐隐由陈鹤琴介绍到工部局女中(现上海市第一中学)教书,李唯建则由刘大杰介绍到中华书局任编辑。同时,他俩的书信集《云鸥情书集》由神州国光社出版。“冷鸥”是庐隐,“异云”是李唯建。作家王礼锡在“序”中指出:“这一束情书,就是在挣扎中的创伤的光荣的血染成的,它代表了这一个时代的青年男女们的情感,同时充分暴露了这新时代的矛盾。”1932年,“一·二八”凇沪战争爆发,庐隐创作了以这场战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火焰》。这是她文学创作的重大突破,一个惯写恋爱和知识分子题材的女作家,开始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用她的笔来表现为国家存亡而斗争的人和事。

在上海的那几年,李唯建与徐志摩,沈从文,邵洵美等人过从甚密。在《新月》月刊、《诗刊》《人间世》等刊物上发表新诗、译诗和译文,出版了长诗《影》(1933年,新时代书局)和《祈祷》(1933年,新月书店),并翻译了传记小说《爱俪儿》(1931年,中华书局)和《英国近代诗歌选译》(1934年,中华书局)。

庐隐在三十三四岁时,已是当时文坛上名气很大的女作家。但出人意料的是,她却在风华正茂的中年,因为临盆难产,在上海大华医院抢救无效,逝于1934年5月13日,走向了永久沉默的深渊。当年上海第一出版社出版了《庐隐自传》,1936年北新出版社出版了《东京小品》(散文、小说集)、《火焰》(长篇小说),中央书店出版了《庐隐选集》《庐隐创作选》,1947年上海新象书店出版了《庐隐佳作选》。在庐隐去世一周年之际,李唯建写了一篇字字血泪、句句深情的《悼庐隐》,刊登在傅东华主编的《文学月刊》上。

后来,李唯建回到四川,创办了《大华报》,出版了小品文集《唯建的漫读》和《相思草》。解放后,李唯建出任四川省文史馆研究员、省政协委员,翻译出版了美国柯柏的《四川军阀》,还用英语体选译了带注释的《杜甫诗歌四十首》。

1977年,李唯建写了一首抒发生平感怀的自传体长诗《吟怀篇》,诗中忆及与庐隐相识、恋爱、结婚、死别的一段生活,他哀叹:

“海滨灵海无潮汐,故人一去绝音息。

冷鸥空留逐波影,异云徒伤变幻性。”

1981年11月12日,李唯建也离开了这个世界。

主要作品

云鸥情书集

作者名称 李唯建

《云鸥情书集》是1992年海天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庐隐、李唯建。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精灵世界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李唯建】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李唯建 小编为您整理李唯建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人物明星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