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棠阴古镇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位于宜黄县城东部的宜水河畔,距县城14公里,为棠阴镇人民政府所在地。全镇辖14个行政村,123个村民小组,1个居委会,1.86万人,其中镇区人口0.9万人。镇四周青山环抱,碧水环绕,林茂竹翠,莲硕荷香,镇中桥头镇尾,桥塔相映成趣,古宅鳞次栉比;镇内大街小巷,祠堂各具特色,宅院错落有致,是宜黄县境内惟一明清赣派建筑群保存完好的千年古镇。
棠阴赣派建筑群保存较完好且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有吴家大院、八府君祠、迎恩塔、承恩坊、罗家大院、日字堂、三让遗风、绣花楼等。
景点景观
棠阴镇地处武夷山脉与雩山山脉向赣抚平原过渡地带,为丘陵山区,境内群山叠嶂逶迤起伏,宜水蜿蜒穿境而过,山水相连之间,奇峰异石,秀水清泉等自然景观十分奇特。
笔架山
位于田西村东南文家山附近,有三个山峰并列,中间主峰较高,形笔架。清初,君陵黄氏文人诚初撰有《文笔下砚》一诗咏此山曰:石毫谁琢渍清泉,砚影浮空远着天。想是黄舆分壤籍,巨灵书后掷溪边。 三青山:位于杨坊村店前东北5公里,主峰海拔522.7米,其山覆盖多种杂木和茅草,因颜色各异,深浅不一,有墨绿、翠绿、淡绿,色间对比明显,故名三青山。
毛竹嵊
位于白竹村东北6公里,东西走向,山脊蜿蜒但起伏不大,犹如一直线,海拔400米,其山腰毛竹甚多。
异石
棺材石:位于敬老院以西宜河中心,河面宽阔,水面平静,深达数米,中突一长条巨石,形似棺木浮水,故名之。
灵牌石:位于棺材石下游百米许西岸边,其石耸立高约1.5米,迎河面处平整光滑立于水中,似灵牌故而得名。
交椅石:位于棠阴中洲娘娘殿河心,水深丈许,河面宽广,水流平稳,中突一巨石于水面似犬牙峰,高近1米,峰腰距水深约半米处有一石坐椅,常藏于水中不外露,下河洗澡者乘其椅上,十分自在。
钓鱼台:位于龟山脚下。原名“角弓函”(又名塔下湾)。其处崖石随山脚延伸至河心,数块平顶崖石沿河岸并列,形似高矮大小不一的台面,台石笔直立于河底,水深数米,碧绿回旋,杂鱼广聚,钓鱼者多坐于台石上垂钓,历代称其为钓鱼台。
牛足印:位于田西村以东3里许有一大山,上下杂木丛生,中有一平石岩,其上有一牛脚印,大约半米,其神话传说甚多。
秀水
仙水巷:棠阴东13公里田西村干流1里许,有一悬崖峡沟,左右崖壁高70余米,相对垂直而立,构成一条长60米,宽1米许的水巷,全石为底,水深0.4米,清澈如镜。立巷内,抬头举目,一溪清水,从天而倾,溅起水星,迷漫巷空,纷纷扬扬,降而不停,晴天如雨,炎夏如秋。绕其崖,登其顶,坐于平石溪口,杂木环抱,凉风随来,寒气袭人。
隐士筛酒(即牛仫洒尿):王家堡西南7公里芒种嵊石其上一线清泉,岭中段左侧大山,陡坡贯顶,茅草覆盖,丛中微显一悬崖,其上一线清泉,弧状而下达数10米至山腹,旱雨不易,四时不息,似隐士筛酒,亦似牛仫洒尿。众皆称奇,叹不绝口。
跳泉坑:镇之南4公里宜河西岸,崇山峻岭,杂木丛生,其间有一小溪,水源于山岑崖岭,蜿蜒流至下源山村口与下庄小溪相结合后,再沿两山间峡长山谷直下,途径10余处悬崖陡壁,溪水逐级下跳,流2里许进入一小潭,再平流10余米,汇入鸡冠堰水库。其坑两侧藤缠树合,密不见日,寒气逼人。
泉古井:位棠阴西南8公里崖岭村内,据清道光十一年(1831)井旁所立碑文载:此井于宋末元初(1246~1279)由肇其祖廖春阳所凿,始名玉芸井。后由张伯琮改名玉泉井。井底沙砾琉亮,泉清而味甘美,一人用而不外溢,众人用而不竭,饮其水而寿人。用碗盛其泉,观其水略凸其碗,与他泉比则大异。
历史沿革
棠阴古镇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位于宜黄县城东南14公里处。当年汤显祖的千秋名剧《牡丹亭》就在这里首次上演。旧时这里所产夏布质量全省居一,产品远销日本、朝鲜和东南亚各国。极盛时十里河埠商船云集,五里长街商店栉比,有“烟囱三万六、人口十万众”和“小小宜黄县,大大棠阴镇”之称誉。这里的文化底蕴十分丰富,历史上书院林立,寺庙道堂遍布,明清建筑数量多也较为独特。曾有专家赞其四大独特之处:因地就势,天人合一;和谐自然,绝无雷同;宁静典雅,古朴清幽;图案精美。走进古镇棠阴,古雅的官邸民宅,高墙幽深的窄巷,卵石铺成的踏道,条石垒砌的台阶,让观光者领略到:这里是一个集古代建筑、艺术和民俗为一体的内涵极其丰富的明清文化博物馆。
棠阴古镇始建于北宋年间,因村庄依山傍水,故原名陂坪。临川一居士吴竦,字敬文、号八府君,随父居住于临川,其家资丰厚,所拥田地连抚接宜,且喜游山川。一日游览到陂坪,见其山清水秀,风光秀丽,以为钟灵毓秀之宝地,遂于宋天圣九年(1031)携夫人邹氏来此肇基,并亲手植甘棠树于村西南通道边,祝曰:“汝茂,吾子孙亦昌茂”。数年后,吴竦所植甘棠树葱茏挺拔,茂然成荫,其子孙亦兴旺发达。至宋隆兴年间,吴竦七代孙时,吴家人丁家业更为兴旺,远近他姓,也相继迁入居住,人口与时俱增,各姓开基扩域,业盛家隆。后人不忘吴竦亲植甘棠之宏祝,取“甘棠茂荫”之意,改陂坪为棠荫,后又改称棠阴。明万历年间,因商业隆盛,为江南通商贸易中心地之一。彼时始称棠阴为“镇”。至民国28年(1940)始定为行政镇。1958年改称棠阴人民公社,1985年恢复镇制。
棠阴一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河水清澈,适合种植苎麻和茶叶。明清时期,棠阴以广种苎麻茶叶,盛产夏布而闻名。地处发源于宜黄南部崇山峻岭东麓的宜河中游,地势平坦,河水到此流速平缓、清澈见底。河床东西两岸,全是卵石水滩,坦荡如砥。是漂白夏布的较佳场所,凡经这一带河水漂流出来的夏布洁白又具光泽。由于这一带河水水质好,远近各地制造的夏布都要运至这里漂洗浄白。每年端午节后,棠阴南自清浦(现名渣堡),北至索湖一带全长16华里的沿河两岸,夏布接踵覆盖,犹如地下银河,蔚然壮观。至明末清初,棠阴成了全省四大著名的夏布生产和集散中心地之一。最高年产量达40余万匹,棠阴生产的夏布远销日本、朝鲜、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随着工商业的发展,棠阴逐渐成为交通发达,商贸兴旺的通商集镇。至清乾嘉年间(1736~1820),棠阴已成为江南三处负盛名的夏布生产、经营集镇。据史书记载,当时棠阴镇有3.6万人烟(户),人口达12万之多,故当时有“小小宜黄县、大大棠阴镇”之称。
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我镇工业形成了以水电、矿泉水、红薯粉丝加工、木竹加工等为主的工业产业,拥有中、小型电站10座,装机容量达8000千瓦。农业方面,全镇粮食播种面积共40458亩,其中早稻11759亩,中稻15808亩,晚稻12891亩。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烟叶、制种、白莲、红薯粉丝加工等我镇的优势产业,其中烟叶1470亩、白莲3610亩、杂交制种4630亩,并形成了基地化、规模化、产业化的生产格局。集镇建设日新月异,个体经济、商贸市场繁荣活跃。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城市琴淑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宜黄棠阴古镇】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宜黄棠阴古镇 小编为您整理宜黄棠阴古镇的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