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城市人文榜 > 正文

返回顶部

祁阳小调

时间:2024/9/19 22:51:21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永州北部的祁阳广泛流传着一种传统戏曲剧种。经过长期演变和发展,形成了有词有曲,词曲结合,结构完整,旋律优美;有说有唱,说唱结合,以唱为主的一种地方色彩很浓的传统民间曲艺形式。人们通常叫它"祁阳小调"。2011年,湖南省祁阳县申报的“祁阳小调”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遗产项目编号: Ⅴ-107
  • 申报地区: 湖南省
详细介绍

历史渊源

祁阳小调是湖南省的传统戏曲剧种,流行于湖南祁阳、祁东、零陵、衡阳一带。据清代祁阳县志记载,在明、清之际该曲种已流行民间。早先以流经祁阳县境的湘江为界分为南北两派,湘江以南有演唱丝弦小调为主的南派,风格细腻;湘江以北有演唱花灯小调为主的北派,风格粗犷。后来在互相交流影响的过程中融合一起。祁阳小调早期只唱不说,以后逐步发展成以唱为主、说唱结合的形式,一般是一人演唱,一人伴奏,也有男女对唱、坐唱、走唱和边舞边唱等演唱形式。祁阳小调现存300多个曲调,各有牌名,经常演唱并为群众喜爱的有〔三杯酒〕、〔讨学钱〕、〔采茶调〕、〔龙灯调〕、〔一匹绸〕等。唱词一般是七字句,四句一节;也有五字句和长短句的唱词。过去演唱时每个曲目只用一种曲调,为了适应思想内容与感情表现的需要,出现了一个曲目使用几种曲调的曲牌联套体。伴奏乐器有二胡、月琴、三弦、扬琴、琵琶等弦乐器和演唱者自行击节的碟子、盅子,有时也使用笛子、唢呐和一些打击乐器。新编曲目有《兄妹生产》等。 又名祁阳小调,源出祁阳县,是湖南省有影响的地方大戏之一,流行于湖南、湘西一带,有永河、宝河两大派,高、弹、昆三种唱腔,祁剧有词有曲,词曲结合,结构完整,旋律优美,说唱结合,地方色彩十分明显,具有稳定的格套和曲调,唱调属民间形体,句子结构形式有一种为正规句子,七字为一句,四句为一段,另一种为不规则句子,较自由灵活,流传较广的有《四季花开》、《十月花开》、《三杯酒》、《闹五更》等,戏剧界誉称“天下戏子出祁阳”。

市委组织部在永州会堂隆重举行了全市庆“七一”暨组织系统“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主题文艺汇演。参加节目的共有全市各县区以及市直单位的18个文艺节目。晚会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我县县委组织部选送的祁阳小调节目《惠民政策添新貌》喜获三等奖。

《惠民政策添新貌》以说唱、表演的形式展示了祁阳农村党的建设和基层组织工作取得的新成果,以及党的惠民政策给农民带来的新面貌,整个节目突出了地方特色,主题鲜明,内容通俗,风趣幽默,思想性、艺术性、地方性都很强,赢得了领导和观众的一致好评和阵阵掌声。

祁阳小调是湘南地区最受欢迎的地方曲艺,它的形成对当地音乐文化影响很大,也对全省的音乐文化具有广泛的影响,祁阳小调是以唱为主,曲牌结合,说唱结合,演唱结合,唱伴结合,旋律优美的一种湘南地方色彩浓郁的民间曲艺形式。

据清代祁阳县志记载,在明、清之际该曲种已流行民间。早先以流经祁阳县境的湘江为界分为南北两派,湘江以南有演唱丝弦小调为主的南派,风格细腻;湘江以北有演唱花灯小调为主的北派,风格粗犷。后来在互相交流影响的过程中融合一起。

祁阳小调的形式,历史久远。清末民初,以至2015年,都出现过不少远近闻名的艺人。 1956年,祁阳小调艺人朱敦祥在北京举行的民间艺术汇演中演出的祁阳小调《五更留郎》和《兄妹生产》,效果很好。1982年全国编辑的《中国百科全书》中,已把祁阳小调作为全国的一个曲种,编入该书了。

代表作品

祁阳小调是一种有词有曲、词曲结合,结构完整,旋律优美;有说有唱、说唱结合,以唱为主的一种地方色彩很浓的传统民间曲艺形式。祁阳小调流行于祁阳各地,尤以城关、文明铺、黎家坪、羊角塘、潘家埠、萧家村、观音滩等地为盛。其曲牌极为丰富,约有300来个。流传较广的有《四季花开》、《十月花开》、《三杯酒》、《讨学钱》、《摘菜苔》、《送金花》、《走场调》、《五更留郎》、《闹五更》等。其唱词属民歌体,句子结构形式有:一种为正规句子,七字一句,四句一段,或五字一句,四句一段;另一种为非正规句子,由长短句组成,唱词灵活自由,多用口头语。但不管哪种结构,其节奏都很分明。曲调结构形式,多为一段体,由上下两个乐句或四个乐句为一段构成。其中有只唱不说的,也有唱与韵白结合的,有似自由体小快板式进行的,还有个别的由A、B两段体构成。祁阳小调的演唱形式小型灵活,一般为一人唱一人伴奏,动作不大,主要靠面部表情;也有男女二人边歌边舞,风趣活跃。由于祁阳小调有其独特风格,1982年的《中国百科全书》已将它列为全国的一个曲种。

传统曲目

"唱不过祁阳"。全县13个区(镇)都有祁阳小调的传播。其中城关、文明铺、黎家坪、羊角圹、潘家埠、萧家村、观音滩等几个区(镇)更为普遍。祁阳小调的曲牌丰富,大约有300来个。流传较广的有《四季花天》、《十月花开》、《三杯酒》、《讨学钱》、《摘菜苔》、《送金花》、《走场调》、《五更留郎》、《闹五更》等曲调。

艺术特色

句子结构

祁阳小调的唱词属民形体,句子结构形式有:一种为正规句子,七字为一句,四句为一段,也有五了一句,四句一段的;另一种为不正规句子,由长短句组成,唱词灵活,自由,多用口头语。但不管是哪种结构,它们的节奏都是很分明的。

曲调结构

曲调结构形式,多数为一段体。它由上下两个乐句为一段,或由四个乐句为一段构成。其中有有唱不说的,也有由唱与韵白相结合的,还有似自由小快板式进行的,也有个别的由A、B两段体构成的。

演唱形式

祁阳小调的演唱形式,小型灵活,一般为一个人唱、一个人拉琴伴奏,动作不大,主要靠面部表情;也有由男女二人边唱边舞、风趣活跃。解放以后,演唱中出现了表演唱、小组唱、脱曲表演等到形式。

“祁阳小调”在表演的人数和表演的形式上,不同时期,变化很大,由早期一人演唱,发展到如今的二人或多人演唱。早期演唱人数少,且比较单一,完全由一个男性来完成。由一男演唱男、女两个声部,扮男、女不同角色。演唱中,演员的声音时高、时低,用声音高、低与真假的变化来塑造男、女不同角色。演唱“祁阳小调”的艺人,表演能力都很强,表情十分丰富,塑造形象逼真,幽默诙谐,擅长搞笑。

伴奏乐器

伴奏乐器以弦乐为主,如二吸、月琴、三弦、扬琴、琵琶、纸胡等到,也有加入唢呐、竹笛和适当的打击乐器;演唱时,演员常以手持小瓷碟子、盅子或调羹等道具,伴随着乐曲的节奏,边唱边击,配合表演,很有特色。

传承意义

它与祁剧、京剧这种大剧种相比,祁阳小调的发展历史稍显平凡,表演体系也不如祁剧那样完备。但其价值并不小。“祁阳小调”的状况,与我国许多地方的民间音乐一样,处于衰退和濒临失传的状况。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亭亭玉立的我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祁阳小调】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祁阳小调 小编为您整理祁阳小调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城市人文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