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城市人文榜 > 正文

返回顶部

纳西族白沙细乐

时间:2024/9/19 22:48:29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纳西族白沙细乐又名“崩时细哩”、“别时细梨”、“别时谢礼”。流传于丽江市古城区和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白沙细乐是迄今仍然保留、传承于纳西族民间的大型丧葬歌舞、器乐组曲,其中包括舞曲、歌曲以及器乐曲牌三个部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全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桂冠的云南丽江纳西古乐(洞泾古乐、白沙细乐)是多元文化相融汇的艺术结晶。由多种文化背景构成的纳西古乐,具有一种独特而神秘的韵味,是我国民间艺术的宝贵遗产。白沙细乐为集歌、舞、乐为一体的大型古典音乐套曲,被誉为“活的音乐化石”。2011年05月23日,纳西族白沙细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遗产项目编号: Ⅱ-152
  • 申报地区: 云南省
详细介绍

历史渊源

根据地方志史料,在十九世纪中叶,即距今二百多年以前丽江便流行着《白沙细乐》了,是在元朝流传下来的音乐。据说公元13世纪中叶,丽江以北的白沙地方,是纳西族木天王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相传蒙古忽必烈(即元世祖)远征大理时,曾得到丽江木天王的很大帮助,忽必烈在凯旋时,便把随军部分乐队和乐器赠给了木天王,其中就有火不思。用这套乐器演奏的音乐,后来称为“白沙细乐”。 ?

火不思在丽江一直流传,建国初期,纳西族艺人演出此乐时,还穿戴着蒙古族的服装。这种由歌、舞和器乐三部分组成的白沙细乐。现主要以器乐为主,乐队由竖笛、横笛、芦管、苏古笃、筝和胡琴等乐器组成。

表演形式

同其他民族的丧葬音乐一样,纳西族的丧葬也有一套固定不变的仪式规范。白沙细乐的乐队由一位年长的人负责组织领导,严格按照规定的仪式进行演奏,同时,每个仪式都配上了相应的乐曲。纳西族的丧事一般分为3天。3天所演奏的顺序和乐曲都有所不同。

第一天为“悬白”

悬白事纳西族的一中风俗,家中有人去世的时候,将一个白纸糊的灯笼悬挂在大门前,表示家中要办丧事。第一天的下午,要在死者灵前进献3次贡品。在第二次献贡品时,乐队演奏《笃》。献贡品之后,要朗诵祭文,乐队则奏《一封书》。这时亲友纷纷前来凭吊死着,乐队演奏《笃》。

第二天为“正祭”

正祭也叫祭奠,是丧事中最为重要的一天。最开始是“奠主”,此项仪式进行时,乐队演奏《公主哭》。在接下来的仪式中,乐队奏《一封书》。在亡者的子女们哭灵之际,乐队则演奏《笃》。下午,亲友们坐在一起,聆听白沙细乐,以音乐来寄托对王者的哀思。一般式将《笃》、《一封书》、《三思吉》、《阿丽哩格吉拍》连缀一起进行演奏。晚上,表演者站成一横排,面对灵台,齐唱《挽歌》。随后,表演《弓剑舞》和《赤脚舞》,表演者手持松毛绕桌而舞,每舞一周则停下来向死者歌唱。然后,如此不断反复。按纳西族的风俗,如果死者是男要跳9次,如果死者是女则只跳7次。在舞蹈之时,乐队以《一封书》伴奏。

第三天为“送灵”

送灵即出殡。在行走之时,演奏者之前,灵柩紧随其后。其曲目为《笃》和《一封书》。白沙细乐的乐队按习惯并不用将灵柩送至墓地,在半路即可回家。至此,白沙细乐为期3天的丧葬音乐方告结束。

解放前,乐队参加丧事活动时演奏的曲目都分场合且有严格的规定,可以称白沙细乐为丧葬礼乐,其后因丧葬习俗的改变而未能在民俗场合中完整演奏,参丧事活动时演奏的曲目和规矩都比较随意了。随着社会进步,白沙细乐已不再以民俗的形式存在,而是以自娱自乐的表演形式逐渐渗透到广泛和频繁的社交活动中。无论起房盖屋、节日庆典、宗教礼仪、群众集会等场所都能找白沙细乐的踪影。

传承意义

白沙细乐结合了元明遗音与纳西民间音乐,是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逐步形成的套曲,其构思独到,器乐兼歌并舞,意境深宽,曲调抒情,旋律委婉流畅。新中国成立后,白沙细乐受到各级文化学术部门及中外音乐专家学者的关注及高度重视,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批国内知名学者到丽江调查研究,对保护、传承和弘扬白沙细乐作过许多有益的探索,并给予了较高评价。

在丽江范围内能演奏白沙细乐的传人已越来越少,丽江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为弘扬白沙细乐作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工作,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中竭力保护和抢救这一文化奇葩。

代表作品

《南北曲》、《叨叨令》、《寄生草》、《一枝花》等。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巧笑倩兮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纳西族白沙细乐】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纳西族白沙细乐 小编为您整理纳西族白沙细乐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城市人文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