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城市人文榜 > 正文

返回顶部

蚕桑习俗

时间:2024/9/19 22:44:55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从事蚕桑业的国家,在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期,先民便开始采桑养蚕、取丝织绸。蚕桑是中国传统农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最早典籍《尚书》的《禹贡》篇就有“桑土既蚕”的记载,春秋时期著作《管子》的《山权术》中也有“民之通于蚕桑”的说法,汉代乐府《陌上桑》中描写民间蚕桑习俗的诗句“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更是脍炙人口。蚕桑业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外文化交流通道“丝绸之路”的源泉。在蚕桑业产生发展的过程中,全国各地形成了许多敬蚕重桑、爱蚕护桑的美好习俗,在民间世代相传。祭蚕神、轧蚕花等活动即是其中较为突出的部分,它们与其他蚕桑习俗一道构成古老中华蚕桑文化发展兴盛的历史见证。
  • 遗产项目编号: Ⅹ-95
  • 申报地区: 浙江省
№目 录
    详细介绍

    相关项目

    1、蚕桑习俗(含山轧蚕花),编号:Ⅹ-95
    (1)批次/类型:2008年(第二批),新增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桐乡市
    (3)保护单位:桐乡市文化馆(桐乡市金仲华纪念馆桐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2、蚕桑习俗(扫蚕花地),编号:Ⅹ-95
    (1)批次/类型:2008年(第二批),新增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德清县
    (3)保护单位:德清县文化馆

    蚕桑习俗(含山轧蚕花)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桐乡市

    桐乡地处浙江北部,是江南蚕桑的主要产地,其乡间流传着丰富的蚕乡习俗,其中以祭拜蚕神、佑蚕丰收为出发点的“轧蚕花”庙会最具代表性和群体性。桐乡地区很多地方都有此类活动,其中影响最广、规模最大的是含山轧蚕花庙会。

    含山轧蚕花庙会大约起源于宋代,历明清而益盛。时间分头清明、二清明、三清明,从开始到结束,要闹上十来天。庙会上群体性的祀神、娱神兼及娱人的活动可谓丰富多彩。那天,含山周边桐乡石门、洲泉、河山、大麻、崇福以及湖州南浔等地区的民众从水、陆两路赴含山“拜香会”,有的还抬着本村神主及仪仗朝山。庙会现场更是热闹非凡:山上,举行祭神祀神仪典,其形式有两种:一是拜香会,包括“吊臂香”、“扎内蜻蜓”等,二是抬菩萨出游;山下水面同时进行各类竞技性水戏活动,如标竿船、打拳船、踏白船、龙船等,这些活动项目主要来自于桐乡有关乡镇。

    含山轧蚕花庙会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特征鲜明,具有见证江南蚕乡宗教、民俗、生产、生活、艺文等活的传统的价值。

    蚕桑习俗(扫蚕花地)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德清县

    扫蚕花地是清末至民国时期广泛流传于湖嘉地区的一种蚕俗,它起源于浙江省德清县,仪式的主要表演者都集中在德清一带。清末至民国年间,德清蚕农为祈求蚕桑生产丰收,于每年春节、元宵、清明期间请职业或半职业艺人到家中养蚕的场所举行扫蚕花地仪式,后逐渐流变为歌舞表演。举行扫蚕花地仪式时,通常由一化装女子边唱边舞,而以小锣在旁伴奏。唱词内容多是对蚕茧丰收的祝愿和对蚕桑生产全过程的叙述,与此相配合,表演者往往会做出扫地、糊窗、掸蚕蚁、采桑叶、喂蚕、捉蚕换匾、上山、采茧等一系列与养蚕生产有关的动作。

    “蚕花”是德清人民心目中最吉祥的事物,扫蚕花地表演因而深受当地蚕农的欢迎。扫蚕花地是蚕桑生产习俗中重要的一环,每年寒食清明时节,“关蚕房门”生产以前,蚕农都要请艺人到家演出,以消除一切灾难晦气,祈愿蚕桑丰收,扫蚕花地表演由此呈现出一定的仪式性,成为浙江蚕桑生产的一种象征性反映,具有较高的民俗学研究价值。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岁月静好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蚕桑习俗】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蚕桑习俗 小编为您整理蚕桑习俗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城市人文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