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城市人文榜 > 正文

返回顶部

苏桥飞叉会

时间:2024/11/21 21:41:52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苏桥飞叉会又名云叉会,是流传于河北省文安县的一种地方传统杂技表演活动。表演以古代兵器花叉为主要道具,鼓、钹、打击乐为主要配器,最早表演内容为《五鬼拿刘氏》。共136个动作,其基本技巧有:迎面花、手串儿、鲤鱼挺身、倒流水等。苏桥飞叉会与其他地区不同,表演有单、双叉之分,叉头有单、双叉头之分,可单人耍,也可双人、众人耍,一人耍双叉,两人耍三叉等。2008年06月,苏桥飞叉会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遗产项目编号: Ⅵ-55
  • 申报地区: 河北省
详细介绍

历史渊源

苏桥镇位于文安县城北20公里处,坐落在大清河畔的千里堤上,为河北省沿大清河重镇之一。汉朝建镇,原名是八姓庄,后因宋代文学家苏徇曾在文安任主薄,故改名为苏桥。苏桥镇飞叉会在清末明初时,是当地最著名的文娱活动组织之一。苏桥镇地处津、京、保三角之地,坐落在大清河畔的堤坝上,是著名的“水旱码头”。逢五开市——每月初五、十五、二十五的集市,而且一开就是三天。那时,周边杨柳青、胜芳等地,远处天津、白洋淀的人都会来此赶集。热闹繁华的生活,滋生了各种文娱活动,成为飞叉会在此兴盛的原因之一。

花叉是古代兵器之一,也用作古代宫廷中的娱乐、仪仗工具。公元1-3世纪的后汉三国时,一些武士习练耍叉,列队表演叉技,后来渐渐传入民间,成为劳动人民喜闻乐见的杂技形式之一。苏桥花叉会创办于公元1861年至1875年间(清同治年间),系山西人张玉春(通背拳名家)所传,张玉春在北京白云观道士韩屏山门下学艺,将花叉传于河北文安县苏桥镇靳晓轩,靳晓轩又传靳文斌等人。20世纪初的清末民初靳文斌承上启下,将通背、太极、花叉三技融为一体,创办苏桥飞叉会。故靳文斌为苏桥飞叉会创始人。

民俗内容

飞叉会又名云叉会,以鼓、钹、打击乐为主要配器,最早表演内容为《五鬼拿刘氏》。苏桥镇表演《五鬼拿刘氏》时间为七天,每天两个小时,五鬼每天换一个脸谱,七天共变换35个脸谱。飞叉共136个动作。除在地面表演,还能在方凳上用双腿表演,不但能表演单叉,还能表演双叉,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其技艺基本技巧有:“迎面花”、“手串儿”、“鲤鱼挺身”、“倒流水”、“四踢(前后左右)”、“软硬高矮四踢”、“反正打叉”、“左右打叉”、“单手打叉”、“双手打叉”、“水磨”、“金丝缠腕”、“单指纺线”、“小鬼推磨”、“倒拉瓜秧”、“就地十八滚”、“苏秦前后背剑”等。四项绝技为:“旱推磨”、“掂金钱”、“大背剑”、“硬鱼挺身”等。

苏桥飞叉会与其他地区不同,表演有单、双叉之分,叉头有单、双叉头之分,可单人耍,也可双人、众人耍,一人耍双叉,两人耍三叉等。 ?

剧目简介

“飞叉会”最常见的表演节目是《五鬼拿刘氏》。刘氏是唐代的一个妇人,早年丧夫,养有四子。刘氏笃信神佛,常年在家供奉神位,但是因其子相继病故,一怒之下,砸了神位。因此触怒了阎王,遂命五鬼捉拿刘氏。五鬼领命后,手持钢叉捉拿刘氏,但因刘氏修行多年,已成半仙之体,在费尽周折后,最终将刘氏擒获。 ?

传承保护

苏桥飞叉会创始人靳文斌后传徒弟靳月庭,又名靳小泉。1951年,中国民间曲艺慰问演出团将赴朝慰问志愿军,团长常宝堃(艺名小磨菇)亲自到苏桥找到靳月庭,邀他赴朝演出。到丹东后,因得严重痢疾滞留丹东未能成行。回来后传苏桥弟子狄希彭、赵景田等14人及霸县王树芳、王克艺、范景全、高寅等弟子。其中最著名的为狄希彭、赵景田,21世纪初二人还在继续传艺。

苏桥飞叉会成员全部都是农民。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变化,农民在农闲季节从事商业贸易和劳动力输出已成为普遍现象,经济问题成为困扰苏桥飞叉会的头等大事。没有经济收入,就没有人愿意学,加之都是独生子女,表演上存在一定的危险性,父母都不愿让自己的孩子学习,使传承严重受阻,导致苏桥飞叉会失去市场,特别是受到年轻人的冷落。

2008年6月,苏桥飞叉会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每年春节期间,飞叉会都在苏桥镇群众花会表演活动中表演,并多次参加文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三下乡”演出、“河北省农村文化工作会议”演出、为来苏桥的各级领导表演等活动。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巧笑倩兮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苏桥飞叉会】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苏桥飞叉会 小编为您整理苏桥飞叉会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城市人文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