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城市人文榜 > 正文

返回顶部

陕北道情

时间:2024/9/19 22:36:44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陕北道情作为陕西陕北地区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原名“清涧道情”,后因“陇东道情”和山西“神池道情”流入陕北,形成了“三边道情”和“神府道情”,故统称为“陕北道情”。流行于清涧、子长、志丹、吴起、绥德、榆林、子州、定边、靖边、神木、府谷等地。道情,是由古代道士念经、演唱、诵咏道教中的情理而得名的。2008年6月7日,陕西省延安市、清涧县申报的“陕北道情”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遗产项目编号: Ⅴ-79
  • 申报地区: 陕西省
详细介绍

相关项目

1、陕北道情(陕西省),编号:Ⅴ-79
(1)批次/类型:2008年(第二批),新增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陕西省延安市
(3)保护单位:延安市文化文艺中心(延安市群众艺术馆)
2、陕北道情(陕西省),编号:Ⅴ-79
(1)批次/类型:2008年(第二批),新增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陕西省清涧县
(3)保护单位:清涧县文化馆

历史渊源

道情,是由古代道士念经、演唱、诵咏道教中的情理而得名的。据《唐书·礼乐志》“调露二年(公元679年)高宗命乐工制道调,祀老子”以及芝庵的“道家唱情,释家唱性,儒家唱理,故曰唱道情,或曰道情,即道情调也,与法曲异名而同实”的说法便可得知,道情产生于唐代,最早是道教观内咏唱的“经韵”,文体为诗赞体。后来吸收了词调、曲牌,演变成为民间布道时演唱的“新经韵”也称“道歌”。

唐代,皇权与道教关系密切,将道教作为国教。为了维护道教的地位,争取信徒,道士在道院大唱道经故事。为了招徕更多的听众,又采用民间故事和历史传说故事来演唱,逐渐将道院里的说唱传至民间。后经艺人们的创造、发展,形成了简单的、也是最早的道情清唱、说唱形式。道情就是这样随着道教的兴盛而兴起。

宋代,以道教为正教,大力宣扬道教之说。真宗尊奉老子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并修筑了极为壮丽的昭应宫、会灵观。后来,徽宗迷道更甚于真宗,在全国各地广修道观,使道院与道士剧增。这就使当时流行于民间的道情得到了扩大和发展,主要表现在:在唐代使用琵琶、座鼓、钟、磬等伴奏乐器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迄今为止道情仍然沿用的主要乐器——渔鼓和简板,促进了道情唱调音乐形式的建立和风格的形成。

元代,元太祖成吉思汗、元世祖忽必烈为统一中国,均曾求助于道教。他们对宣扬汉族统治之戏曲予以禁止,但对神仙道化戏却很少干涉,故元杂剧作家写八洞神仙度化之戏,在元曲中占到了四分之一多。此时,已在民间广为流行的道情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由坐班清唱发展成为广场演出,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皮影,成为有人物、情节的对唱表演,作为戏曲剧种已见雏型。

清代较重喇嘛教,道教渐趋低潮。但因慈禧梦想长生不老,道士高云溪便“以神仙之术惑慈禧,时入宫数日不出”,并秘密参与朝廷之事,故道教得以继续延续,而此时的道情也继续得以发展。一些文人学士纷纷循旧调创新曲,使道情的体载更加丰富。道情以“耍孩儿”、“清江引”、“罩罗袍”等为主要唱段,又吸收、采用了秦腔与其它梆子戏的一些锣鼓、唱腔、表演、剧目以及民歌小戏,逐步形成为成熟的道情戏。

从上述道情戏经过的说唱、地摊坐唱、化妆表演、舞台演出这样一个渐进发展过程可看出,道情不仅源于道教,而且在它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一直与道教有着密切地联系,是一种与道教无法割裂的戏曲艺术形式。

陕北道情最早出现于清涧县东解家沟的玄武村。据该村道情艺人王儒伦口述,清道光年间(1821—1850),山西忻州一批道情艺人前来本村和附近的寨沟演出,始将山西道情传入清涧。后与当地的民歌结合,并吸收了眉户、秧歌的艺术成分,形成了清涧道情。最早组班演出的是王儒伦的老爷爷,称王家班,以坐唱形式演出。光绪年间至本世纪三十年代,清涧县出现了史家河、岩头、袁家河、乐堂堡等村的道情班子。他们经常出外演出,使道情戏传播到子洲、子长、志丹、横山、绥德等地,出现了村村社社有班子的兴盛局面。演出形式从坐唱发展为舞台演出,成为各地庙会赛戏的主要娱乐品种。往往是白天演出道情戏,晚上闹秧歌社火。每年春节期间,村与村的道情、秧歌班子还要进行下帖和还帖式的相互邀请演出活动,当地称为闹红火。

民国二十四年(1935)红军长征到达陕北,陕北道情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道情艺人在传统道情的基础上,于横山等地创造出一种新道情,因多演出反映陕甘宁边区人民革命斗争生活的现代戏,故被群众称为“翻身道情”。艺术风格与老道情迥然不同,老道情深沉悲壮,新道情欢乐、豪放和明快,多富有新的时代特色,普遍受到了欢迎。老道情因之日益衰落,各地城乡班社均改唱新道情,如清涧下武村班、曹家塔班、陈家坪班、坡家沟班、八斗岔班、淮家湾班、横山破罗村班、柴辛梁班、子洲裴家湾班、强家沟班、刘家川班、子长强家沟班、榆林镇川堡班、延川白家河班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陕北新道情有了进一步发展。各村堡的民间班社不断扩大,一些班社还购置了新箱,培养出了一代新的演员,并创作演出了大批现代戏。

现主要分布于陕西北部的延安、榆林地区。最集中的是子长市、延川县和清涧县。其辐射区域到内蒙古河套一带,晋西北及甘肃、宁夏靠近陕北的地区。

艺术流派

陕北道情作为陕北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按其流行地域和艺术特点划分,可分东路道情、西路道情和清涧道情。

东路道情是指民国初年从山西临县等地传入府谷、神木等县与本地语言、民歌等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道情。

西路道情是指从甘肃陇东一带,通过皮影、社火等途径传入定边、靖边、横山等县与本地的语言、民歌相结合而演变发展起来的道情。

清涧道情是专指流传在清涧县及其邻区的道情。其中清涧道情最为盛行、最具代表性,被誉为“正宗的陕北道情”。

曲调发展

陕北道情音乐为曲牌体,曲调分东路和西路两种。东路即新调,西路即老调。其调式不同,东路为徵调式、西路为商调式。但两音的曲牌名称基本相同。其声音高亢而奔放,柔情而细腻,既有阳刚之气,又有乐府之风。

曲调有“平调”、“十字调”、“耍孩儿”、“终南调”、“高调”、“阳北调”、“二五锤”、“八字调”、“太平调”、“浪堂调”、“金丝疙瘩调”等二十余种。每调又有“平板”、“阳板”、“落板”、“代板”、“导板”等板头和板尾。无帮腔“嘛韵”,曲调词格一般为六字、八字、十字句式,也有三字、四字不等。四句一段。

伴奏音乐分文武场面。文场乐器有小三弦、四音子(用四股弦、双马尾制弓)、管子,号称三大件。武场有简板、渔鼓和陕北道情特有的脆鼓子和小铰铰等,构成了陕北道情音乐的显著特征。

新道情的唱腔,经过艺人改造,板式变化体成分不断增多,采用《二流板》、《大起板》、《箭板》等板路。乐器上,改用板胡为主奏,并增加了提琴、打琴、长笛等,丰富了音乐表现力。清涧骆儿巷一琴师还在四音子的基础上,改制出一种六音子,受到广大观众的赞赏。

保护现状

1、老艺人逐年谢世,能留下的东西越来越少,有的原始剧本已绝迹。

2、如今道情演出活动百分之九十是农村庙会,只有普及,没有提高,且有下滑趋势。

3、青年人里懂退情者甚少,后继乏人,若再不抓,将会失传、灭绝。

4、专门研究的人员缺乏。

传承意义

1、陕北道情保留了许多原始的、传统的文化。无论剧本结构,语言风格都具有活化石的意义。

2、音乐与陕北民歌、陕北说书的音乐截然不同。保留了远大的道教音乐风格。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

3、在新文艺运动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4、民间流传甚广,是陕北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巧笑倩兮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陕北道情】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陕北道情 小编为您整理陕北道情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城市人文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