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城市人文榜 > 正文

返回顶部

文南词

时间:2024/11/21 21:32:18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文南词又称文词戏、文词腔,流行于安徽省东至县、宿松县等地古老的传统戏曲剧种,被誉为中国戏曲的“活化石”。2006年,文南词被列为安徽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戏剧类项目。2008年6月7日,安徽省宿松县申报的“文南词”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序号:712 Ⅳ-111。
  • 遗产项目编号: Ⅳ-111
  • 申报地区: 安徽省
详细介绍

历史渊源

民国36年(1947),湖北黄梅县盲艺人胡金山流落在原至德县青山梅塘,先是算命糊口,后靠放牛为生。在放牛场上教会了当地一班青年唱文词腔的部分戏文。后江西省杨梓乡金凤业余文词戏剧团胡志远来梅塘传教,首演大型古装文词戏剧目《苏文表借衣》。1958 年原至德县青山乡梅塘村正式建立了业余文词戏剧团,上演过《三气周瑜》、《白蛇传》等一批传统文词戏剧目。1959年县剧团戏曲音乐工作者钱艺河,根据青山公社民间艺人刘汝民等人提供,从音乐角度,对“文词”和“南词”进一步挖掘和整理,排演出《烟花女子告状》、《三戏牡丹》传统折子戏参加省、地专业和业余会演。1978年和1982年,排演新创作的小戏《抢木匠》参加省、地会演,获音乐奖和表演奖,并称号剧种为“文南词”。以后渐被情节动人、悠扬悦耳的黄梅戏所替代。

戏曲剧流行于安徽安庆宿松、东至等地。原系湖北黄梅一带的渔鼓小调,清末民初由逃荒卖唱人传入安徽。在发展中曾受“饶河调”影响,吸收并融合了皖南山歌、民歌、十番锣鼓。从地摊走上舞台,有近百年的历史。唱腔有南词、文词、正板、平板、四板,快板等几十种,故取“南词、文词”合二为一,统称为“文南词”。伴奏以四胡为主。无专业剧团,东至、宿松两县黄梅戏团兼演文南词。剧目有《烟花女子告状》、《苏文表借衣》等三十多个。

1795年(乾隆六十年)刊出的俗曲总集《霓裳续谱》收有“弹簧调”和“南词弹簧调”,即是文南词主要声腔之一。1850年前后,宿松出现了灯歌、灯舞,后来演变成灯戏,灯戏是文南词戏曲的最初雏型,文南词就是在这种曲艺和地方灯戏结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据记载,清末东至县仰家桥秀才谢敬仁在《南乡诗草·省亲偶见》(南乡即现在的东至县青山乡)中有诗道:“翁操四胡桂树下,姝弄渔鼓唱‘思嫁’。妇孺入迷文南词,月落西山不归家”。此诗记叙了当时文南词的演出形式,伴奏乐器以及观众喜闻乐见的程度。

1947年,湖北黄梅县盲艺人胡金山流落在原至德县青山梅塘,先是算命糊口,后靠放牛为生,在放牛场上教会了当地一班青年唱文词腔的部分戏文。后江西省杨梓乡金凤业余文词戏剧团胡志远来梅塘传教,首演大型古装文词戏剧目《苏文表借衣》。文南词在发展中曾受“饶河调”影响,吸收并融合了皖南山歌、民歌、十番锣鼓。从地摊走上舞台,唱腔有南词、文词、正板、平板、四板,快板等几十种,故取“南词、文词”合二为一,统称为“文南词”。1958年原至德县青山乡梅塘村正式建立了业余文词戏剧团,上演过《三气周瑜》、《白蛇传》等一批传统文词戏剧目,1959年县剧团戏曲音乐工作者钱艺河,根据青山公社民间艺人刘汝民等人提供,从音乐角度,对“文词”和“南词”进一步挖掘和整理,排演出《烟花女子告状》《三戏牡丹》传统折子戏参加省、地专业和业余会演。1978年现代戏《喜事》、《印》在安庆戏曲会演中荣获音乐创作、表演、导演等奖励。1982年,现代戏《抢木匠》参加省、地会演获音乐奖和表演奖,并称该剧种为“文南词 ” 。

剧种分类

文南词唱腔分正本戏主腔和小曲两大类。前者近似板腔体,后者属联曲体。正本戏主腔分为“文词”、“南词”、“平词”3类。“文词正板”旋律质朴、流畅,宜于叙事抒情;“文词慢板”曲调委婉,表现情绪比正板平稳,常用于悲剧。南词正板”字少腔多,旋律优美、长于抒情。小曲有“叠断桥”、“观花调”、“采花调”等50余种曲牌,是文南词早期坐唱及与灯会歌舞结合阶段的侧重腔调,包括民歌俗曲、山歌、采茶歌等,都具特色。

唱腔特色

文南词吸收了长江沿岸的优秀民歌素材,洋溢着乡土气息,有着丰厚的底蕴和优美的旋律。文南词曲调丰富,饱含泥土芳香,有九腔十八调之称。有大小曲牌120余种,声腔完整,流传甚广。文南词的声腔发展,大体经过坐唱时期的“单曲叠用”、“多曲联缀”,形成正本戏后的板腔体,唱腔分小调、文词、南词三大部分。进入宿松后,文词逐渐成为“当家腔”,板式有“正板”、“慢板”“哭板”、“就板”、“乐板”等。解放后经音乐者整理完善,又分“老生文词”、“小生文词”、“旦角文词”、“丑角文词”、“花脸文词”五种,各以润腔和音色等特点而异。在音域上又以四度之差而分为“男文词”与“女文词”,男腔高亢稳健,女腔委婉跳跃。特别是文词中“商”与“徵”的调式交替,突破了当地以“徵”为主的局限,从而色彩大增。“南词”过去多为仙道、僧尼、鬼魂所用,行腔中又“宫”“羽”互补,所以曲调幽雅脱俗,别具韵味。

文南词的演唱以真声(自然音区)为主,要求“脆”、“甜”、“圆”、“润”,自然流畅。行腔风格上,“文词”较激越,“南词”较典雅,“平词”则较古朴。演唱中依字行腔,突出字声,每句首字均以重音出现,句中之字多用颤音,句尾之字大都带下滑。宿松的文南词以文词腔为主。在进入发展和繁荣阶段后,民间戏班多,民间艺人多,特色突出。曲调加入了地方民间小调,借鉴了传统灯歌和灯舞的表演形式。 伴奏加入了“断丝弦”锣鼓,作为地方剧种已基本成型。 文南词的产生、发展过程,充分反映了每个历史时期的风土人情,生活习俗及地域文化的繁荣程度。在近代各个历史时期,文南词更是汇聚了诸多文化信息,涉及历史、民俗、音乐、戏剧等多种学科,多个领域,内涵十分丰富。

演出形式

文南词源于乡土,贴近民间。文南词大量保存着鄂、赣、皖三省交界一带流行的民间小曲,如“瓜子仁”、“想郎”、“打樱桃”等,在当地农村中流行。文南词之所以在民间广泛流行,持久不衰,与盲艺人常在村头集镇演唱,广泛传播分不开的。进入村社搭台“坐唱”时,已形成较为完整的曲艺形式。则由一人(多为盲艺人)操四胡,一人(多为少女)主唱,敲锣打鼓者围坐两旁,复句帮腔,演绎一些民间故事传说,兴致来时,台下观众随声附和,气氛异常热烈。特别是断丝弦的融入更丰富了其表现形式。宿松“断丝弦”锣鼓的形成与文南词基本同期,人们对“断丝弦”特别喜爱,艺人们便将它融进了文南词中,逐步淘汰了一胡、一鼓的曲艺伴奏形式,极大地增添了舞台艺术效果。

主要剧目

在不同时期文南词有其不同的代表剧目。文南词明末清初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流行时,剧情简单,表演手段单一,在该阶段,以小戏为主,大多是在曲艺坐唱的基础上改编的。其创作素材取自民间,唱腔以小调为主,十分优美,较为普通百姓所欣赏,有很强的生命力。保留下来的剧目有《浪子抛球》、《卖茅柴》、《纳蓑衣》、《卖杂货》、《卖草墩》、《纺线纱》、《做渔网》等十多出。其中《想郎》、《游江》、《宋江杀惜》、《陈姑追舟》等文南词小戏仍然在民间流行。

文南词成为地方剧种后,以演出正本戏为主。其剧目由曲艺和小戏扩充而成,剧情丰富,注入更多的社会生活内容。代表剧目有80余出,其中《借衣》、《点药》、《嫖院》、《秋江》等四折戏被改编为较完整的正本戏。解放前夕相继又有《戏牡丹》、《大审玉堂春》、《云楼会》等50余出,其中犹以《苏文表借衣》经宿松县历代艺人修改打磨,从剧本到唱腔都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仍盛行于城乡。

传承保护

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式向社会公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传统民间艺术——文南词名列其中。

这既标志着这朵艺术奇葩保护层级的提高,也为文南词的复苏提供了契机。

文南词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戏曲剧种。文南词又名“文词腔”,流行于宿松、东至等地。剧种名称,取其主要声腔“文词”、“南词”首字组成。原为湖北黄梅一带渔鼓小调,清末传入我省,解放后,逐渐发展成为戏曲形式。文南词唱腔优美,表现形式丰富独特,长期扎根民间,深受百姓喜爱。2006年,文南词被列入我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戏剧类项目。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亭亭玉立的我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文南词】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文南词 小编为您整理文南词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城市人文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