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城市人文榜 > 正文

返回顶部

朱仙镇木版年画

时间:2024/9/19 22:16:12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朱仙镇木版年画是中国古老的传统工艺品之一,主要分布于河南省开封、朱仙镇及其周边地区,堪称中国木版年画的鼻祖,享有中国民间艺术与古代印刷术“活化石”美称,是中原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艺术,也是河南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朱仙镇木版年画制作工序讲究,具有造型夸张、线条粗犷、构图饱满、色彩艳丽的艺术特色,题材多为吉庆和戏曲故事。2006年朱仙镇木版年画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除了朱仙镇木版年画外,河南另一著名的木版年画:滑县木版年画,也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遗产项目编号: Ⅶ-7
  • 申报地区: 河南省
详细介绍

历史溯源

朱仙镇木版年画诞生于唐,兴于宋,鼎盛于明。

北宋初年,宋都东京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各地的商人大量涌向京城。庞大的市民阶层促进了世俗文艺的发展,活跃的世俗文艺又给年画的创作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加之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将中国雕版印刷业推向繁荣。自此,年画也由笔画转向刻版印刷。当时东京木版年画的印刷及销售盛况空前。不仅民间作坊遍布京城,就连宋室官廷也主持开办年画作坊。官办与民办作坊的融合,使木版年画的发展成为必然。

北宋末期,由于金兵的入侵,京都沦陷,繁荣的市民文化逐渐萧条。大量年画艺人流落江南,东京的木版年画业迁至东京45里外的朱仙镇。明清时期,朱仙镇河道四通八达,随即成为中原的商业重镇。木版年画在繁荣的商埠迅速恢复,买卖兴隆,声名大振。据载,当时朱仙镇从事这一行业的有300余家。清末时,由于朱仙镇河道阻塞,航道不通,木版年画与其他商业都日趋萧条。民国初期,镇上有40多家生产作坊,2000多人从事年画生产,山东、安徽、河北、江苏等地的客户纷至沓来,生意十分兴拢画店有万通、晋涌泰、天兴德、德盛昌、天义德、天成德、大天成、二天成、得源长、万盛、三成义等。抗日战争爆发前,朱仙镇木版年画业迁往开封,自此又掀起木版年画繁荣的第三次高潮。当时开封的年画作坊有60多家,主要集中在东大街,西大街、中山路和书店街。著名的老店有汇川、振源永、云记、鸿记、天福利等。1949年后,开封市先后成立了开封年画社、河南朱仙镇木版年画社等团体机构,对木版年画的传统工艺进行挖掘、整理。

制作工艺

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制作工艺十分讲究。

第一步选用上等坚实的梨木进行刻版,刻前先用植物油涂于木板表面三到四遍,自然凉干后,再用顶沸的热水冲洗。然后用特制刮刀刮去木板表面浮油,艺人称之为“熟版”。木板雕刻工具早年多为自行制作,有刻刀、净缝刀、文章锉、巩锉、刮刀、铲刀、敲锤等二十余件。后来,雕版师傅也在使用成套的专用雕刻刀。年画的印制工具多就地取材,采用当地野生植物顶端之茸毛和棕,用绳子捆扎而成。

草制圆锥形色刷,一色一刷不能混用。另有敲锤儿、沙袋、沾刷等辅助工具。年画用纸,旧时多采用本地廉价土造纸、毛边纸,清代以来,年画开始使用规格大、韧性好的日本油光纸。而后来多用中国传统的生宣纸印制。

年画200张为一“块”。印时将纸张按不同的张数按“块”夹在自制竹夹上。纸夹牢后,一头插入 “管钉”,一头置于自制灰砖槽中,纸折叠呈“S”状。

印黑线版需双手用力,线条才清晰、瓷实。整套动作和过程,要求眼明手快、手眼密切配合,必须全身心投入一丝不苟。

色版较线版含色量大,用力过重纸易烂,用力过轻色块不瓷实。左手操 “趟子”作平扫状,每道工序都需精心操作。

高档年画与神像画人物之眼眸、胡须、服饰需加套水墨、金粉、套色可多达九遍。普通年画以黑、黄、红、丹、绿、紫六色, 先淡后重,依次套印而成。

套画套色顺序为,先印黑,后黄,再红、绿、青、有些画样还需加托水红,或印脸。

画印好后需停几个小时使颜色 “吃”入纸内。晚上再 “晾”,晾要恰到好处。

朱仙镇木版年画印刷用色十分讲究。艺人们运用传统的炒、熬、滤等多道配色工艺,精心炮制。使年画色彩更加鲜艳,绚丽多彩。他们在绿、紫色中加入白矾、石灰。紫、绿两色要充分发酵,调制时要调起泡沫,色彩才沉稳、耐看、有韵味。还将色中加入残剩茶叶水,晾画时,才互不粘连等等。

传承发展

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产地,实际上并不完全在镇里。该镇四周的大小村庄皆有艺人设小作坊制作生产,朱仙镇只是集散的而已。该镇的大小作坊最多时可达三百多家,足见其规模之大,木版年画年产量最高时达300万张,除销往河南本省外,还远销山东、江苏、安徽、福建、宁夏等地,销售辐射近大半个中国,足见其影响之大。

1961年,恢复和发展了木版年画,成立了“开封市朱仙镇年画生产合作社”。1983年,省新闻出版事业管理局批准成立“开封市朱仙镇木版年画社”。1986年,在开封市旅游局和朱仙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开封县朱仙镇成立了“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社”。担负起了对木版年画的挖掘、收集、整理工作。朱仙镇木版年画社的成立,标志着朱仙镇木版年画有了传承、发展的机遇,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传承与发展有了一个专业性的机构。1987年,开封市社联批准成立了“朱仙镇木版年画研究会”。

2003年10月,朱仙镇被国家授予“中国木版年画艺术之乡”称号。

2004年,开封市博物馆成立了“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研究保护中心”。2006年5月,朱仙镇木版年画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2006年6月,朱仙镇木版年画参加杭州世界休闲博览会并获金奖。2006年7月,参加中国中西部工艺精品博览会并获金奖。2006年,配合省、市、县民协完成了《中国木版年画集成——朱仙镇年画卷》编纂工作。2006年11月,通过河南商业厅获出口资质。2006年10月,朱仙镇木版年画社被河南省文物管理局命名为“河南省文物复仿制品研究开发基地”。2006年,朱仙镇木版年画被中原工学院,中原影视学院,郑州轻工学院定为美术、影视实践培训基地。

朱仙镇木版年画,不但具有极高的艺术收藏价值,而且极具观赏价值。开封已挖掘、整理出的年画老版有二百二十余块,重新印制历史老版年画三百多套,并编印了《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精选》《朱仙镇木版年画珍藏本》《朱仙镇木版年画故事集》等,为保护传统木版年画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

朱仙镇镇政府加大了对人才的培养和对老艺人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截至2010年,朱仙镇从事木版年画印刷的有70多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的“一级民间艺术家”1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员5人,河南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5人, 工艺美术家有6人,省民协会员25人,木版年画自然保护村4个。

阻碍朱仙镇木版年画发展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优质传统木版年画受到低价商品冲击太大,传统木版年画的市场基础本来就比较薄弱,由于年画市场的商品同质化,粗制滥造、以次充好等不正当竞争手段不断出现,如果得不到各方的鼓励和支持,朱仙镇木版年画很难在市场长期立足,从而造成朱仙镇木版年画这一传统文化的发展危机。

2016年经开封市祥符区政府与犀牛会(北京)信息技术集团合资成立的国有集团——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集团应时而生。集团经开封市政府授权,拥有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唯一经营权。且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集团出品的所有朱仙镇木版年画将均采用纯植物矿物染料印制,虽然此工艺随着时代的变迁已失传近百年,但朱仙镇木版年画集团经过匠心研制古方古法、长期反复试验,终于恢复了植物矿物染料古法印制。用纸选用国家“非遗”纸张连四纸,用传统的技术工艺制作朱仙镇木版年画,同时也会结合当前时代的发展,使其在保有传统特色的前提下也适应当前人们的审美观,延续传统文化工艺作品,传承传统技术工艺。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巧笑倩兮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朱仙镇木版年画】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朱仙镇木版年画 小编为您整理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城市人文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