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城市人文榜 > 正文

返回顶部

湘西苗族鼓舞

时间:2024/9/19 22:08:35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湘西苗族鼓舞,是我国苗族地区最独特的舞蹈艺术,流传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的吉首市和凤凰、泸溪、保靖、花垣、古丈等县。据历史文献记载该舞源于汉代以前,产生在苗族祭祀活动中。鼓舞是湘西苗族运用最为普遍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它以鼓乐指挥生产劳动,以鼓乐传播民族文化,以鼓乐娱乐身心,它把音乐、舞蹈、表演等艺术种类有机的组合在一起,其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特色鲜明。随着时代的变迁,苗族鼓舞已成为苗族人民最喜爱的舞蹈艺术形式。2006年5月20日,湘西苗族鼓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遗产项目编号: Ⅲ-30
  • 申报地区: 湖南省
详细介绍

历史渊源

追溯苗鼓的生产年代,众说纷纭,有苗族南迁时由汉朝传入之说,有苗族自古就有之说,有苗族远古征战,为激发士气、统一行动而发明鼓。其中汉朝传入说认为苗族鼓舞源于汉代以前,产生在苗族祭祀活动中。

湘西苗族鼓舞历史久远,在与外来势力的争斗和反抗封建朝廷的过程中,苗鼓号角起到了号召与激励民众的作用,形成巨大的民族凝聚力,苗鼓更是成了湘西苗族的圣物。自古以来,苗族鼓舞的表演即蕴涵了苗族人民的虔诚信仰和勇于创造、顽强拼搏的民族精神。保护和开发湘西苗族鼓舞对研究苗族的历史、战争、宗教、迁移、生产、爱情、民俗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风格特色

湘西苗鼓是由鼓框、鼓皮、鼓钉、鼓槌等部件制作而成,框是用黄桑树干或杉木树干制成,皮是牛皮,钉是铁钉,槌是杉木干。古代的苗鼓是什么样子?用什么材料制成?溯其鼓源,我们发现苗族的鼓同汉族的鼓是有区别的。据许慎《说文》记载:"鼓,郭也,春分之音。万物郭皮甲而出,故谓之鼓。"《易》则载:"鼓之以雷霆",把鼓作为雷神的化身,意指祭祀祭神的"神器"。以此断言,鼓在古代不是作为娱乐之物,而是祭祀通神、威镇鬼邪的神器。苗族的鼓乐在古代可能也只有这样的功能,只不过时代演进而使其有所变化。根据考证,苗鼓最先为掏空的树干和竹帮,以后又发展为铜鼓,到后来才用兽皮作响器,最终才产生了类似现代的苗鼓。两千多年前,屈原在《礼魂》中道:"成礼兮会鼓,传芭兮代舞。夸女猖兮容与,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它表达了当时祭祀时打击苗鼓的欢乐之情。唐朝段安节的《乐府杂录》中记载有"鼓乐手、葫芦笙",其鼓乐就是指苗族的鼓乐,部分苗族仍在使用。

基本动作

鼓舞动作的内容主要分为生产劳动、生活习俗、武功拳术和动物动作四大类。生产劳动动作如犁田、挖土、种地、插秧、挑谷、晒谷、挑煤、扯炉、送粮、上山、下山等;生活习俗动作如打粑粑、梳头、挑花、织布、纺织、推磨、洗菜、淘米、煮饭、洗衣等;武功拳术动作如雪花盖顶、舞挡、背箭、拳术等;动物动作如猴子上树、猴子打包谷、抓痒、猫儿洗脸、抖痒、狮子滚绣球等。

基本步法

鼓舞的基本步伐有四种:

1、三步。即左右脚在前面交叉替换,用表演生产劳动动作,如插秧、挑谷、等动作;

2、前面小踢腿步和两边跳小踢腿步。此步伐为女子鼓舞动作,其动作幅度不大,柔软优美。此步伐源于古时女子因无镜照面,借水显影,故而形成小踢腿动作;

3、滚翻身法。即打鼓时身体滚翻,方向不一,旋转打鼓,灵活轻快,变化多端,用于表演上山、下山、过坳等动作;

4、踩三角走三步。此类步伐主要用于表演武术动作;表演时眼扫两边,挡住刀枪,防卸袭击,动作干净,出手有力,变幻无常,最高境界打出3/8节奏,这种打法现今仍然用于锻炼身体。

服装

表演鼓舞的男女穿节日盛装,男子上穿合身满襟衣短衣,无领,胸部及下边滚花边,下着长花裙(巴裙)或大口花裤,脚穿男式船头花鞋,夏天多穿麻草鞋,头戴丝绒大黑头帕或花帕,耳挂碗口大小银耳环,颈部配一至三根银项圈,手戴银手镯。女子更为隆重,头戴银帽或重叠大黑头帕或花帕,耳饰龙头耳环、瓜子耳环,颈部配三至八根银花项圈,手戴二至四幅银手镯。胸挂银链、银花、银牙签、银铃、银蝴蝶、银牌、银披肩等装饰品,身穿镶花大肩衣,下穿百褶裙或镶花大花裤,腰系绣花围腰,脚穿女式绣花鞋。男女服装色彩艳丽,耀眼夺目。一场鼓舞表演,就是一场别开生面的苗族服饰展演会,更是一道精美的苗族文化大餐。

区域差异

在湘西苗族中鼓舞的节奏各地不同。如花垣、保靖、吉首等县市和古丈的一部分地区,鼓点和鼓边打法独具特色,伴奏常在双边,以双手一快一慢来调节节奏。即左手打两拍,右手打一拍,打到高涨时,敲边鼓也随之加快。在花垣县境内还有一种鼓点,节奏极为复杂,敲边左手节奏为2/4拍,右手则打3/4拍,即左右手同时打第一拍,右手第二拍,左手停,右手打第三拍与左手打第二拍同时进行。这种千变万化的节奏主要用于鼓舞表演中的拳术动作。因动作复杂,会打这种鼓舞的人不多。

苗族鼓舞节奏非常复杂,用不同的节奏可以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常见的节奏有3/4、2/4、4/4三种,极少数人打出3/8的节奏来。表演时动作明快,如行云雷电,似高山流水,鼓手两手不弯曲,节奏重且有力,如精武表演。

为营造更为活泼的气氛,苗族鼓舞除敲边伴奏外,还配上了铜锣、唢呐、土号等乐器,大型活动时还加二胡、三弦等乐器伴奏,场内气氛十分热烈火暴。

传承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苗族鼓舞新的传承形式正在兴起,那就是学校传承与培训机构的传承。即在学校与培训机构的课堂内传承学习苗族鼓舞的表演技艺。这是时代和社会的需要和要求,学校传承主要是通过湘西州内的高校、专业艺术院校以及各县市中小学的来完成,鼓舞进入各级各类学校的艺术与体育课堂。比如吉首大学体育学院,就将苗族鼓舞列入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必修课之中。吉首市民族中学与矮寨中学,都是将苗族鼓舞列入音乐舞蹈课程与体育课程之中。另外,由苗族鼓王或鼓舞传人在吉首市也开办了一些苗鼓培训机构,专门教练苗族鼓舞。

传承意义

苗鼓是湘西苗族的圣物,自古以来,苗族鼓舞的表演包涵了苗族人民的信仰和民族精神,保护苗族鼓舞这一艺术形式,对提高苗族人民的思想文化素质,构建和谐,培养苗族人民勇于创造,顽强拼博的精神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艺术价值

历史上苗族鼓舞产生在苗族的祭祀活动中,常与傩歌、傩戏交替表演或联合表演。更深入地对苗族鼓舞进行发掘、抢救,对中国舞蹈、中国音乐、中国傩文化的深层次研究将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对外价值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苗族鼓舞这种深受苗族人民喜爱的民族舞蹈艺术,多次派出舞蹈专业工作者深入苗寨村落,搜集、整理、传承、保护苗族鼓舞的舞蹈素材及表演艺术。1953年,凤凰县落潮井苗族艺人麻管送、麻顺太赴北京参加全国第一届民族民间音乐舞蹈汇演,表演了精湛的苗族花鼓并获奖。1955年,古丈县苗族女青年龙彩莲被选拔为中国青年代表团成员,参加了在波兰举行的第五界世界青年联欢节,表演了苗族女子单人鼓舞并获得好评。此外,苗族第一代(新中国成立以后)女鼓王龙大姐,被原中南民族学院聘为客座教授,专门传授苗族鼓舞。1991年,第二代鼓王龙菊兰赴新加坡参加国际民间艺术节,表演苗族鼓舞获得极大成功。

社会影响

湘西的苗鼓有庆年、庆神两种,随着苗族人民审美情趣和鼓乐承传的变化,一般在农历"四月八"、每年春节前后、赶秋、椎牛、丰收喜庆、婚嫁、迎宾客等重大活动里,他们都以鼓乐相迎,以鼓乐作为抒发自已情感的特殊方式。苗鼓溯源,笔者赞同苗族学者石启贵的观点,石启贵在《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中论述:"苗人在环境上,苦于种族、政治、经济之压迫,无以进展,故文化知识较落人后,而所居之地,又在荒山峡谷之间,出作入息,少与汉人接近,坐井观天,孤陋寡闻。若不寻求一种娱乐,则不足以资人生乐趣、提高思想、活跃精神、促进健康,而有裨益于人身者,仅鼓乐一项。"此时,苗鼓的社会功利作用得以充分体现。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亭亭玉立的我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湘西苗族鼓舞】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湘西苗族鼓舞 小编为您整理湘西苗族鼓舞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城市人文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