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种简史
怀梆是河南省古老稀有的传统地方戏曲剧种,因其发源于明朝怀庆府一带,称怀梆,也叫怀调,亦称“怀庆梆子”“老怀梆”。怀梆始于明末,清朝成形,清至民国时期成熟,有300多年历史。它属于梆子腔体系的稀有剧种,长期流行于民间,剧目、唱腔、念白、音乐等方面都带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怀梆是当地特有的地方剧种,它的唱腔慷慨激昂,表演粗犷奔放,在演唱、表演等艺术上都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唱腔慷慨激昂,表演粗犷奔放,生、旦、净、末、丑行当齐全,擅演朝代蟒靠架子戏。上演的剧目多为双生、双旦、双花脸。深受豫西北及山西南部一带群众的喜爱,主要流行在古怀庆府一带。 由于怀梆属梆子腔体,演唱时须用枣木梆击打节奏。唱词多为七字句,十字句兼长短句,上下对应,合辙压韵,结构基本规整。怀梆有300多本传统戏,曾演过近百部现代时装剧。其中代表剧有:《反徐州》、《雷振海征北》、《燕王扫北》、《反西京》、《天仙乐》、《古槐案》、《张春醉酒》、《老少换》、《红珠女》、《赶秦三》、《辕门斩子》、《桃花庵》、《凤仪亭》、《老征东》、《五女拜寿》等。现代戏有:《小二黑结婚》、《刘胡兰》、《洪湖赤卫队》、《牛家湾》、《沙家浜》、《红灯记》等。
据有关史料记载,清末民初,该剧种发展势不可挡,曾有“五府皆怀梆”之说,即指彰德府(安阳市)、卫辉府(汲县市)、怀庆府(今沁阳市)、大名府、顺德府(邢台)也有把广平府包括在内的。
且流播到北至保定、石家庄、阳泉,潞安府(今长治)、泽州府(今晋城)两府,西至新安、渑池、垣曲县,东进封丘、长垣、延津县,南达许昌、禹州市的广大区域。至今石家庄的赞皇县、洛阳的新安县仍有怀梆演唱。
怀梆是流行于河南省西北部古怀庆府及周边的一个地方特色剧种。怀梆形成于何时,它的来龙去脉如何,至今没有发现可靠的依据。但一种普遍的说法是,怀梆已有300多年历史,是由社火、海神戏逐步演变而来,也叫老怀梆。
怀庆府处在豫晋交界地带,自然条件优越,各种资源丰富,各路商贾和文人墨客活动频繁。
据《旧唐书·音乐志》和唐崔令钦著的《教坊记》记载,隋末出现于河内郡的歌舞戏《踏摇娘》,应是怀梆的雏形,也是中国戏剧发展史上最早的戏剧表演雏形之一。
唐初,唐太宗李世民诏封道教上清派创始人魏华存为紫虚元君,钦差河北巡查使尉迟恭在阳洛山(神农山的支脉)督造紫虚元君宫。此后,每年从三月三起都要举行十几天的祭祀活动,各地的民间歌舞百戏也都要赶来会演,以至成为庙会,历久不衰。
唐宋时期,对紫虚元君宫(静应庙)的兴建和扩建,以及由此带来的绵绵不绝的祭祀活动,为怀梆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契机,强有力地促进了焦作地区歌舞百戏的发展和早期怀梆的形成。
金天德年间(1149-1153),怀庆府一带“竹马”、“旱船”、“龙灯”等“社火故事”已很盛行,杂曲小调《剪剪花》、《挑花蓝》、《风摆柳》等已在民间传唱。“社火故事”和杂曲小调以及后来的“海神戏”为怀梆的形成奠定了一定基础。
海神戏,是自元以来群众对日趋成熟的怀梆的俗称。海神戏起初泛指当时在官府祭祀、民间祈雨和庙会期间演出的歌舞百戏。
明代世子乐圣朱载堉汲取民间音乐的精华,用科学的方法阐明了十二平均律,更促进了民间音乐艺术的发展,当时流行的“响器班”、“金鼓会”就是朱载堉编创的。后来的民间艺人将这一带的俗曲小调、传奇故事逐渐搬上了戏曲舞台,并受弋阳腔、昆山腔及乱弹、梆子腔的影响,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不断改革创新,逐步形成了板腔体系中一支梆子戏--怀梆。
明清时期,日益兴起的怀庆商帮为推销四大怀药、布匹、竹货等,不断拓展市场而组织的怀梆演出活动,加速了怀梆的发展和成熟。随着怀庆商帮坚定的脚步,怀梆逐步走向湖北、河北、陕西、山西等广大地区,甚至涉足北京、东北、广东等地,一时间声名鹊起,有“五府怀梆”的美誉。至此,怀梆已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深受各地人民喜爱和认可、别具特色的地方剧种。
新中国成立后,在古怀庆府地区业余怀梆剧团如雨后春笋般地迅猛发展。武陟县1950年恢复了26个剧团,1958年发展到66个。
1953年,当时的沁阳县有32个剧团,1957年发展到100多个。为了进一步扶植、发展怀梆,沁阳县政府于1955年初成立了县怀梆剧团,修武县于1958年成立了县怀梆剧团(后撤销)。1960年后,由于艺术的交流与影响,特别是豫剧的影响,怀梆在改革方面过多的吸收了其他剧种的艺术特点,失去了本剧种的特色,如怀梆的尖弦(大弦)被去掉等。“文化大革命”后,怀梆剧种虽有复苏,但因断代十几年,业务人员处于青黄不接的状态,观众也较以前减少。除沁阳县怀梆剧团时有演出外,农村业余剧团只在年节时进行演出。
沁阳市怀梆剧团作为全国仅有的一家怀梆艺术表演团体,成立于1955年,它不仅是个演出团体,同时也担负着研究普及提高怀梆艺术的责任,成为怀梆艺术发展的主阵地。怀梆剧团曾演出过300多本传统戏和近百本现代戏。并相继在省、市报刊、杂志上发表有关研究怀梆艺术的论文50余篇,编著出版的《怀梆唱腔选》、《怀梆艺术》、《怀梆论坛集锦》等著作,不仅对宣传普及怀梆戏曲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还填补了我省稀有剧种理论研究的空白。市怀梆剧团先后参加过国家、省市戏曲大赛近30次,获得各类奖项80余人次。1992年,市怀梆剧团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全国“天下第一团”。
2000年,沁阳市政府成立了朱载堉艺术学校;2004、2005年,市怀梆剧团荣获“河南省民族民间艺术稀有剧种会演”六项金奖;现代怀梆剧《王东明》入选河南省“五个一”工程奖;2007年,出版了《怀梆剧团五十年》一书,编排了大型怀梆现代剧《好媳妇》,已申报省、市“五个一工程”奖。
2005-2008年,焦作市文化局、沁阳市人民政府先后举办了四届“神农杯”怀梆戏曲大赛,来自沁阳、武陟、修武、温县及济源市等地近30家代表队先后参加了比赛,进一步促进了怀梆艺术的交流;从2006年起,沁阳市财政对怀梆剧团的差额补贴由原来的每年11万元增至20万元。2007年8月,经沁阳市编制委员会研究同意,为市怀梆剧团新增财政差补编制28名;2007年,中央财政对怀梆剧团下拨了20万元的保护经费,主要用于音像、灯光设备更新,道具购置及新剧目的创作等方面。
怀梆形成后,迅速在怀庆八县分布开来。人们不但爱看,而且爱唱。
庙会上最吸引人的就是怀梆戏了。怀梆那嘹亮的唱腔和伴奏声,划过天空,老远就能听见了。无论春夏秋冬,台下总是熙熙攘攘地挤满了人。孩子们为了看清楚,很早就用凳子占了地方。开场锣响三遍,戏才真正开始。
经普查,怀梆在当地几乎人人能哼会唱,从家庭院舍到田间地头到处都可听见怀梆的旋律。至今流传有“卖房当地,要看怀梆戏”、“担蒜卖姜,要看老怀梆”的俗语。
栉风沐雨向前行
怀梆戏的发展,经历了明代的孕育期,清代的成形期,清至民国的成熟兴盛期。
怀梆形成之初,流传极为困难。当时戏班艺人多由贫家子弟组成,没有文化,学艺全凭师傅口传心授,戏词全凭艺人心中来。从事演唱的艺人半农半艺,活动范围很小,发展缓慢。从清朝中叶到民国年间,怀梆戏得到了快速发展,出现了马丑妞、李永泰、乔庆云、吕连人等一大批有影响的著名艺人。怀梆班日益增多,出现了同乐班、普庆班等许多戏班,从封闭走向流通,创造了与外地民间艺术交流、学习、借鉴、吸纳的机遇,为民间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怀梆开始在戏曲种类中脱颖而出,为众人所热捧。传统剧目已有300多出,内容多为宫廷变乱、衷心报国、征战疆场、抗暴锄奸,也有少量的民间故事、家庭生活。
虽然怀梆戏的发展在史志中很少记载,但从戏楼的发展来看,也可以看出其发展、繁荣、普及的情况。沁阳市、济源市、温县、武陟县、博爱县等地都发现有元、明、清时期的古戏楼、舞楼遗址以及修建戏楼、舞楼的碑文。特别是清明时期,各县戏楼日益增多,遍及城镇、村寨。仅清化镇(今博爱县所在地)竟有戏楼13个半。这半个戏楼是因为地方狭窄只建了半个,演出时再临时搭半个。据统计,至民国时期,焦作地区共有戏楼417座。
艺术特色
传统剧目
怀梆传统剧目有三百多个,经常上演的剧目多为双生、双旦、双花脸。这些传统剧目多无剧本,全以老艺人口授方式传承,其中大部分是忠心报国、征战疆场、除暴安良、反封建、反压迫、反奴役、争自由的袍带戏(正剧),历史故事的“袍带戏”,也有少量反映青年男女的爱情戏。这些剧目有:《渭水河》、《头冀州》、《二冀州》、《绝阳岭》、《李刚打朝》、《金鸡岭》、《七贤牌》、《收王虎》、《阴门阵》、《孙伯灵下山》、《张仪伐苏秦》、《金盆记》、《三路遇》、《韩信算卦》、《收姬昌》、《收岑彭》、《收吴汉》、《姚刚征南》等。经整理改编,移植上演的剧目主要有《反西京》、《樊梨花征西》、《对花枪》、《张春醉酒》、《赶秦三》、《照马龙》、《黄金蝉》、《老少换》、《杨宗保大闹汴京》、《杨门女将》、《程氏孤儿》、《将相和》、《连升三级》、《程咬金娶妻》等。上演的现代戏主要有:《红色风暴》、《血泪分》、《槐树庄》、《小二黑结婚》、《刘胡兰》、《洪湖赤卫队》、《野火春风斗古城》、《朝阳沟》、《红灯记》、《雁鸣湖畔》等。
唱腔特点
怀梆的行当分生、旦、净、丑。化装、服饰、脸谱等和豫剧有共之处。它的唱腔、道白使用“怀府话”的音韵和语调,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尤其在演唱中又常用“挑后嗓”,即在唱句尾用有声无字的装饰性花腔----“讴”,音调突然提高六度---八度,激越高昂,别具风味,大大增强了艺术感染力。各行当因其发声的方法、曲调的装饰和表现等方面的差异,也各有其特点。如老生的唱腔苍劲洪亮,旦角则比较典雅贺润,花脸粗犷豪放。各行当都曾出现过一些名角,在演唱艺术上取得了一定成就。如生行中的张树柱、赵登云;旦行中的红锥、崔灵福、赵玉清等。怀梆琴师刘春祥,从小学习尖弦、胡胡,技巧纯熟,群众称之为“刘老弓”,并誉为“盖八县”。
唱腔音乐
怀梆唱腔音乐是板腔体,属于梆子声腔体系。它以怀庆府为中心的语言音调为基础,唱腔音乐激昂奔放,泌辣朴实,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男女角多用大本腔(真嗓)。调高一般为1=A,在旦角较多的戏中也试用C调。怀梆的唱腔板式分为慢板、流水板、二八板、散板四大类。唱词一般多为三、三、四格律的十字句和二、二、三格律的七字句,也有长短句的。杯梆的曲牌音乐有两种:丝弦曲牌、唢呐曲牌。曲牌音乐的作用主要是配合人物表演,渲染和烘托环境气氛,增强艺术感染力。怀梆的乐队是由“武场”(打击乐)和“文场”(管弦乐)组成。武场乐器主要有鼓板、大锣、铙钹、小锣、梆子。在特殊需要时还可加入大堂鼓、小堂鼓、低音锣、大铙等。文场乐器主要有尖弦、胡胡、二胡、笛子、唢呐、月琴、笙等。又加入了大提琴等西洋乐器。 怀梆演唱时以梆定板,结构基本规整怀梆以方言吐字,唱腔慷慨激昂,根据剧情需要常出现高八度的“后嗓”音。
表演形式
别具特色的怀梆在表演艺术上有不同凡响的独特风格。总体来看,怀梆的唱腔、道白、伴奏、身段和特技表演等均具有粗犷、奔放、豪迈、激越的特点,撼人心魄,给观众以强烈的印象和感染。怀梆属于北方梆子系统的板腔体,其唱腔、念白均按古怀庆府的方言口语发音吐字,具有浓郁的地方言语特色。
时以梆定板,演唱时须用枣木梆击打节奏、唱词多为七字句,十字句兼长短句,上下对应,合辙压韵,结构基本规整怀梆演唱。唱词多为整齐规范的二、二、三格律句式和三、三、四格律句式。主要伴奏乐器有弦乐:大弦(尖弦)、板胡、二胡、月琴、扬琴、大小提琴,其中大弦(尖弦)是怀梆独有的弦乐。其中,打击乐是怀梆音乐的主力军。演唱板式主要有慢板、二八、流水、散板、飞板(非板)等。其中二八板中的挑后嗓和慢板中的花柳腔是怀梆独有的别具一格的唱腔。怀梆的武戏场面,多数演员能十分自然地将武术动作运用到戏剧演出之中,在全国戏剧界也是绝无仅有的。
怀梆流派
当怀梆形成独具特色的地方剧种之后,并且发展到非常成熟的鼎盛时期,便产生了各自不同的唱法和流派;所谓“东路怀梆”和“西路怀梆”,主要是地域的差别,以焦作为中心,流传在焦作以东一带(包括修武、武陟、获嘉、新乡、原阳、辉县、焦作)等地均为东路怀梆;流传在焦作以西一带(包括沁阳、博爱、温县、孟州、济源、垣曲)等地则为西路怀梆。由于演出范围不同所接受外来影响的差异,加之艺人本身条件(主要是嗓音优劣、发声吐字)的各异,因此,他们在艺术上的发展也不尽相同,于是形成了“东路怀梆”和“西路怀梆”,他们各具特色、独立门户,各有观众。
东路怀梆以著名老艺人崔福岭(拐兰孩)(1904—1999)为代表,他以旦角戏出众,包括一些生、净行,其唱腔柔和、起腔平稳,吐字清晰,韵味醇厚、以情带声、声情并茂,演唱时腔少字多用字巧妙,善于叙述和抒情,给人以淳朴健朗、清澈委婉之感。在表演上以质朴细腻善于刻画人物见长。演出的主要旦角戏是:《五凤岭》、《樊梨花征西》、《黄金蝉》、《宋孔明坐楼》、《山海关》、《桃花庵》、《凤仪亭》等。
西路怀梆以“盖八县”脱须老生张树柱(麻柱)(1892—1978)为代表。他所带领的剧团经常演出《两狼山》、《七郎八虎闯幽州》、《马三保征东》、《卖苗郎》、《赶秦三》、《对花枪》、《反长安》等。以文武老生著称,非常注重蟒靠架子戏,也包括一些旦角。西路演唱先声夺人、以声促情、声昂情沛、唱腔平直古朴属于硬上弦的唱法,同时富有高亢挺拔的特色。这与他们经常演出的剧目格调很相适宜。在表演上粗犷豪放,仍保持着大架势。尽管东西两路的怀梆各有特色,但他们也经常同台演出。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艺术交流的不断融合,特别是新文艺工作者逐渐加入到怀梆剧种的行列中,吸收两路之长,进一步促进了东西艺人们的互相学习。西、东路之间的区别逐渐在缩小,并趋于规范化。
传承意义
由于怀梆的艺术形式独特,因此加强怀梆剧种的发掘、抢救和保护工作,对弘扬民族文化,加强梆子声腔剧种体系的研究,丰富和完善中国戏剧史都能起到重要的作用。但在怀梆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基础发生了变革的形式下,出现演出市场低迷、演员跳槽等严重现象,整个剧种面临着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局面,需要从速采取措施加以抢救、保护。
修武县马坊村的怀梆剧团相对比较正宗,当随着时间推移,能够演戏的演员逐渐减少,希望能大力保护。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岁月静好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怀梆】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