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旅游地理榜 > 正文

返回顶部

红拉山自然保护区

时间:2024/11/21 18:29:34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 门票参考: 60元
  • 开放时间: 全天
  • 所在地/隶属: 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芒康县嘎托镇嘎托村
№目 录
    详细介绍

    发展历史

    红拉山自然保护区距芒康县城60公里处,1985年确定为自然保护区,1987年至1988年经西藏自治区珍惜野生动物考察队考察,确认为当地百姓称之为“准察”的滇金丝猴是世界濒临灭绝长类,1992年被西藏列为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2002年11月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地理环境

    自然保护区以红拉山为主,宽30公里,长80公里,森林覆盖面积达70%一80%,芒康境内现有滇金丝猴570——580只,每群在100只左右。红拉山立体气候明显,分布着高山栋、高山柳、红柳、白柳、山杨、高山松、云松等珍贵林木。

    国家为保护稀有野生动物,在红拉山设立自然保护区,这里不仅有藏金丝猴、小青猴,还有云南黄莲、澜沧黄杉、油麦、卡杉、红豆杉,已具备森林公园规模,可供游人观光游玩,又能享受到大自然的美,数十种不同色彩的杜鹃花使人眼花缭乱,“一山不同天”的立体气候,把游人带入“一年有四季”的记忆中,只有在这里才会真正体会到大自然的奥妙,特别是罕见的黄杜鹃花更加迷人,更让人叹为观止,留连忘返。

    地理位置

    芒康滇金丝猴自然保护区(原是红拉山自然保护区)位于芒康滇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芒康县境内,芒康县城60公里处,国道214线贯穿其中。地理坐标为东经98o20′~98o59′,北纬28o48′~29o40′之间,属于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为185300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为87090公顷,缓冲区面积为45770公顷,实验区面积为52440公顷。保护区包括曲孜卡乡的小昌都、徐中乡的比拉卡、卡拉、那弟贡、玛龙普、重重普等地,宽30公里、长80公里的宁静山一带的山林。

    自然环境

    芒康滇金丝猴自然保护区,位于芒康山一带,南邻滇西北的云岭山脉,海拔3500-4500米,巍巍横断山脉,纵横南北。著名的澜沧江、怒江、金沙江等大河奔腾于深山峡谷中。奇特的山水融入独特的高原气候,则更显得风格迥异。由于这一带地形复杂,海拔高度差异明显,山高、谷深、水急,自然景色呈明显的垂直地带规律。从海拔2300米至4448米,沿214国道线,可饱览“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自然景观,不同海拔分布着不同植被,是植物的王国,也是研究动植物的基因库。

    气候特征

    气候温凉,森林植被保存较好,除阳坡有较大面积高山栎灌以外,阴坡及众多支沟中都生长着原始的云杉和冷杉林,并混生有落叶松与大叶杜鹃。从自然保护区红拉山景区向西远眺可观览藏区著名的达美拥雪山,还能俯瞰神奇壮丽的澜沧江大峡谷沿线的奇、惊、幽景观。保护区地形特征是相对高差大、纬度较低、强烈深切、地形破碎。山高、谷狭、坡陡,裸露岩石与山底原始森林交叉镶嵌是保护区最为典型的地貌特点。保护区海拔3500~4500米,受西南季风影响,冬季气候温暖、晴朗和干燥;夏季,来自印度洋孟加拉湾的西南季风暖湿气流和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暖湿气流相遇,在此形成降水。年降水和温度的分布极不均匀,具有典型的山地气候特点。

    自然资源

    植被资源

    保护区立体气候明显,森林植被保存较好,森林覆盖率70%~80%,森林类型有阔叶林、针阔混成林、高山草甸等,分布着云南红豆杉、油麦吊云杉、云杉、冷杉、红松、雪松、高山松、高山栋、高山柳、红柳、白保护区有维管束植物79科235属447种,其中蕨类植物4科4属4种;还有种子植物231属,其中裸子植物4科7属14种,被子植物71科224属429种。按资源用途分,区内有经济植物69科130属157种,其中药用植物52科107属132种。

    名贵的药材主要有冬虫夏草、知母、贝母、大黄、胡黄连、红景天、当归、党参、三七等。名藏药珍珠七十丸、二十丸、常觉等饮誉藏东,驰名区内外。

    红松

    红松(PinuskoraiensisSieb.etZucc.)又名果松、海松,是松科松属的常绿乔木,为中国重要的珍贵用材树种。红松是中国东北小兴安岭、长白山林区天然林中主要的森林组成树种,也是目前东北各地分布较广的主要造林绿化树种之一。

    云南红豆杉

    其它俗名:紫杉、神木,红豆杉属红豆杉科。云南红豆杉是中国4种红豆杉之一,是以云南为中心分布区的地方特有种,主要分布在滇西的保山市、腾冲县,滇西北的中甸、丽江、维西一带。

    云南红豆杉常绿乔木,高可达20米,雌雄异株。常生于海拔2000—3500米的亚热带山地。生境在荫坡、半荫坡的中山、亚高山缓坡、沟谷、溪流两岸暗针叶林、中山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中散生或块状生长,常成为下层乔木。其材质优良,可用于建筑、家具、器具等,其提取物紫杉醇有抗癌作用。

    动物资源

    保护区内除世界上濒临灭绝的同大熊猫一样的珍贵的灵长目类动物滇金丝猴外,已发现国家重点保护动物60种,其中有云豹、雪豹、斑尾榛鸡、绿尾虹雉等国家一类重点保护动物12种;及小熊猫、猞猁、马来熊、藏马鸡、鹦鹉、秃鹰等国家二类保护动物48种。区内其它珍贵动物还有苏门羚、林麝、岩羊、白腹锦鸡等。野生动物药材有麝香、鹿茸、牛黄、雪蛙等。

    自然保护区位于横断山脉中部。南北走向的山脉,由于地形、地貌的特殊性,造成气候、土壤和森林植被类型的多样性,为野生动物扩展提供了通道,使保护区内蕴育了众多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包括珍稀濒危物种滇金丝猴等。区内有脊椎动物19目39科158种,其中两栖爬行类2目4科6种;鸟类11目21科95种;哺乳动物6目14科57种。

    滇金丝猴

    保护区内有三个家族的滇金丝猴。滇金丝猴与大熊猫几乎同样珍贵,是堪称第二国宝的中国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金丝猴属共有4个亚种:越南金丝猴、川金丝猴、黔金丝猴和滇金丝猴,均被列为世界濒危动物的红色名单中。据统计,保护区内有三个家族的滇金丝猴,以滇藏公路214线为分界线,可分为两个片区。西指小昌都境内红拉山的一个家族,东指徐中乡的比拉卡、卡拉、那弟贡、玛龙普、重重普等地的两个家族。1985年以来,芒康县由于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保护措施,加上当地百姓保护意识的提高,即将灭绝的滇金丝猴在芒康得到了有力的保护,该保护区的滇金丝猴已从1992年底的50只左右发展到二十世纪末的650—750只左右,每群在100只左右。呈岛屿状分布。春秋、春初、春末,走入红拉山自然保护区的原始森林中常能看到滇金丝猴觅食的喜人景象。

    绿尾虹雉

    别名贝母鸡,属于鸡形目雉科,拉丁学名LophophorusIhuysii,英文名ChineseMonalPheasant。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平时喜结成小群,在海拔4000~5000米高的高山草甸,灌丛或裸岩地区活动。冬季迁到2000米左右的中山地带。主要以植物的细根和球茎为食物。因嗜吃贝母的球茎,故又名“贝母鸡”。中国特产种。分布在青海东南部,四川西部定兴、康定、汝川、平武以及甘肃交县迭部,舟曲等地。为留鸟。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

    斑尾榛鸡

    别名花尾飞龙、飞龙,属于鸡形目松鸡科,拉丁学名Tetrastessewerzowi,英文名HazelGrouse。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体长约36厘米,体重0.4~0.6公斤。上体栗色,具明显的黑色横斑。头顶和枕部深栗色,杂以黑灰色点斑。颏、喉黑色,周缘为白色。胸部栗色,向后渐淡而近白色,整个下体均具明显的黑色横带。外侧尾羽黑褐色,上具许多白色横斑,末端白色,中央一对尾羽栗棕色,布有7~8条黑色与棕白色相间的不规则横带。栖于海拔3200~3800米的高山针阔混交林及灌丛地带。以植物种子为主食,兼食昆虫。中国的特产种。分布于甘肃、青海、四川的局部山区。为留鸟。

    交通

    自驾: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芒康县-嘎托镇嘎托村。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城市琴淑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红拉山自然保护区】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红拉山自然保护区 小编为您整理红拉山自然保护区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旅游地理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