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山,古名临淮山,位于五河县城东二十公里,居千里长淮下游南岸;距安徽明光市城区五十五公里、距江苏泗洪县城四十公里。
历史沿革
据资料记载:山下有洞穴(仙人洞),淮水泛滥时其穴即高;水减时其穴即低。山形同一块碧玉漂浮在淮水中,因美丽而得名浮玉,人疑其山似浮,故名浮山。史学家称浮山为淮河第三峡:一峡为凤台县峡石山与八公山;二峡为怀远荆山与涂山。浮山是淮河中古津渡口之一,是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梁天监十三年(即公元514年),南北朝,梁、魏两国争夺寿阳(今安徽寿县),魏军先占寿阳,梁国派兵屡攻不克,梁武帝萧衍采纳了魏国降人陈吴的建议,拦河筑堰,“以水代兵”堵截淮河以灌寿阳城逼魏军撤退。果然,魏军不得不撤退,把寿阳让给梁国。征集军民二十万人,修筑浮山堰。浮山堰筑成以后,淹没了浮山以上淮河沿岸的大片土地。四个月后,淮河泛滥,堰坝被冲垮,下游(今江苏省泗洪县、盱眙县、洪泽县、金湖县等)受灾居民数以十万计。
古堰遗址
至今在柳巷镇境内的淮河岸边,仍残留着三百多米长的古堰遗址。目前,现存堰高四米,堰顶最宽处仍有近四十米。
浮山堰,这座“以水代兵”的军事工程,它记录着南北朝军事史上的残酷与悲壮。但是,拦河大坝的成功在当时居世界战争历史之最。以当时的条件和技术水平,在淮河里筑这样的拦河大坝,其工程之巨,难度之大,不得不承认是中国军事史上的创举,在古代水利史上也是罕见的。由于当时历史条件和人们对自然认识深度的局限,浮山堰虽然只存在四个多月就被冲垮了,但它在当时却达到了战争的目的,在中国科技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页。
浮山堰与国外的水利工程相比,也占据领先的地位,其河内主坝高达四十米左右,而国外的土石坝,迟到十二世纪才突破三十米高度,比浮山堰要晚六百多年。在淮河深槽里,木笼装石打基础,上面筑土坝,沉铁护脚,类似后代抛石。截流从两岸进占,在中间合龙,技术相当复杂,这些技术在中国历史上是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也为后代河工所常用。前不久因闲暇之便,寻访浮山堰遗迹。在当地朋友的热心引导下,顺着淮河大堤登上浮山堰,如今尚略存遗迹。石龟驮明代嘉靖圣旨碑、清代右仰通知碑部分残片,东一块西一块趟卧在草丛中,近一吨重的石龟遭受人为毁坏,头被斩断,身首异处,与残砖断瓦作伴。山西侧峭壁上摩崖石刻大字,仍依稀辨出字迹,浮山北侧峭壁下古景仙人洞、现有一半浸在水中。钓鱼台、烈马缝、纤夫踩磨的羊肠小道等景点遗址,依稀可见。
自然风光
这里山清水秀,景色怡人,特别是到了冬季,满山披雪,远远看去犹如白色巨龙俯卧在淮河岸边戏水。因景色奇特,曾吸引白居易、李坤、苏东坡、秦观等历代文人骚客,追逐前贤足迹,寻访浮山,并吟诗赞美。特别是苏东坡登浮山游览,被“洞在淮山,夏潦不能及,而冬不加高,故人疑其浮也”所感动,并留下了一首《濠州七绝·浮山洞》:“人言洞府是鳌宫,升降随波与海通。共坐船中那得见,乾坤浮水水浮空。”等千古绝唱,浮山遂成为诗人追求精神自由的乐园。浮山堰虽历经一千多年的沧桑变迁,残存堰坝已成为后人追溯历史的古迹。当年堵堰的铁锅,仍有一口在江苏省扬州市博物馆陈列着。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精灵世界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安徽明光市浮山】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