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六十七年,可谓弹指一瞬。然而青海省图书馆却经历了诞生、新生、劫难、恢复、发展的曲折过程。综观六十七年里程,虽然留下了“一波三折”的历史轨迹,但青图发展进步的总脉络却历历可见。
戴氏倡仪 省馆始建
青海省图书馆其前身是青海省立图书馆,创建于解放前。1934年4月,国民党考试院院长戴传贤考察青海时,倡议建立省图书馆。是年六月,旧省政府教育厅拟具筹备办法,组建筹备委员会,并选定西宁城内隍庙街(今解放路)实验小学操场为馆址。七月中旬始建,翌年4月告峻。 馆舍占地约12亩,四围白墙。一幢44间二层砖木结构书库楼位居正中,坐北面南。二楼正面顶端有砖刻贴金“青海省立图书馆”七个大字,系出自本省著名书法家李德渊之手。藏书楼东西两侧各嵌一水池,其东侧池畔傍一凉亭。楼前植以松柳桑槐,培以花卉。并有杏树,传皆百年古物。园林书楼,相得宜彰,古朴幽雅,时人有诗赞曰“江杏书屋春雨漾”,“夏木千章十亩宫”。可以想见当时环境之幽雅。1938年7月,旧政府在书楼前西侧建立一座“抗日战争阵亡将士纪念亭”。式采古典,彩绘文饰,肃穆典雅,蔚为可观,为园林式馆舍平添一道风景。与省馆筹建同时,馆藏也有一定积累。戴氏于考察青省之后三月,即1934年7月,特委魏崇阳将其在上海专购的各类图书39箱,计3200余种9800余册专程从南京运抵西宁。筹委会也先后征集中外文书刊800余种3200余册。总藏遂至13000余册。其中线装书3000余册,近代普通图书9000余册,杂志和报纸各20余种。 1935年4月15日,为纪念戴氏考察青省一周年,青海省立图书馆正式开馆。首任馆长由旧省府委员、民政厅厅长姚钧兼任。 嗣后续有各方捐赠图书。1936年国民政府行政院及班禅驻南京办事处捐赠各类图书79部200余册;1947年旧省政府主席马步芳曾捐佛经;西宁市印心寺移交佛经一部;祁家川土司衙门将所藏"甘珠尔大藏经"一部移交省馆。 省馆自建立到解放,历十四载,凡六任馆长。
场馆规模
新馆总建筑面积11500平方米,藏书容量140万册,设有6个职能部门和7个业务中心。逐步形成以计算机中心为现代化管理的业务模式。分设书库区、阅览区、办公区、目录厅、借阅处;有工具书及珍藏阅览室、领导干部及港台阅览室、计算机管理的全开架文学类书库、地方文献阅览室等12个阅览室,并设有200多个座位的多功能报告厅和容纳200余人的教育培训中心。并且设有“海津书屋”,积极开展新旧图书出售与旧书交易业务,积极为读者提供馆藏文献的复制和四通打字,借阅书、刊及特色文献外借服务等。
服务指南
该馆是青海省唯一大型的综合性公共图书馆,是青海省文献信息、协作协调及业务研究、教育培训、文化交流的中心。省图书馆新馆于1997年7月1日正式开放,主楼正门上方镶有江泽民总书记题写的馆名。新馆环境幽雅,周围绿树环绕,室内窗明几净,借阅大厅里吊灯、喷泉和巨幅壁饰枣毛泽东《沁园春·雪》手迹相互辉映,营造出了一个清新雅致、舒适的阅读环境。
该馆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强化内部管理,改善服务手段,不断充实馆藏,积极为政府决策部门、科研、教育、企事业单位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并采取读者导读、解答咨询、代查代译文献资料等方式相结合的综合服务,为全省及各地的纂编修志及学术著作和研究提供丰富的文献资料。该馆将努力成为本省信息的枢纽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我心明亮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青海省图书馆】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青海省图书馆 小编为您整理青海省图书馆的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