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人物明星榜 > 正文

返回顶部

杨应琚

时间:2024/11/21 15:55:13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杨应琚(1696年~1766年),字佩之,号松门,出生于青海西宁,辽海汉军正白旗人,清朝大臣。于1754年5月3日-1757年8月31日期间,杨应琚奉旨接替策楞担任两广总督,全名为“总督两广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兼巡抚事”的该官职,是兼辖广西地区的广东、广西两省之最高统治者,亦为清朝封疆大吏之一;后调闽浙总督,再移陕甘总督。

  • 中文名: 杨应琚
  • 出生日期: 1696年
  • 性别:
  • 国籍: 中国
  • 出生地: 青海省西宁市
  • 生肖:
  • 去世日期: 1766年
  • 职业职位: 清朝大臣
№目 录
    详细介绍

    生平

    雍正十一年(1733年),正值38岁盛年的杨应琚走马莅任西宁道,当时西宁的防务虽经几番调整,仍然处于“一线东通,三面外暴”的孤悬形势。商旅常遭劫掠,百姓不得安宁。为改变这种被动局面,乾隆三年(1738年),杨应琚请准把原属临洮府的归德(后改称贵德)改隶西宁府。后又相继在丹噶尔城设县佐,在巴燕戎城设扶番通判厅,并将西宁北面的大通卫由永安(大通川北新城)移驻白塔城(大通城关镇)。

    乾隆四年(1739年),杨应琚请准在黑古城(贵德县境),千户庄(贵德县境)、亦杂石(贵德县境)等九处地方就险建城,设防增兵。这样,西宁南北西三面形成连绵数千里的军事屏障。自此,“营讯相连,边界清晰”,过去惯于劫掠的人,只能“缩项矫舌,屏气而伏”了。商旅往来自如,农牧民的生产也有了保障。四境牛羊遍野,牧童 歌声相闻。他一到任,“即以学校为首务”,决心从兴办教育入手,根本改变这种落后面貌。西宁原有府学一处,但校舍年久失修,破败不堪。他和西宁知县靳梦麟捐资重修,并从江浙一带聘请教师前来执教,选拔西宁、碾伯二县秀才前来学习。他还会同西宁知府刘洪绪、西宁知县陈捐俸建立西宁县儒学,并订课程,置学田,保证教学的正常进行。在他的倡导下,碾伯县、大通卫、贵德所、丹噶尔城等地也相继创办儒学、社会、义学多处。

    乾隆十一年(1747年),杨应琚又与刘洪绪、陈捐俸在西宁东关创设回民社学,开了青海创办民族教育的先河。为了办好学校,杨应琚还亲自制定“学约”,“学示”,以约束、敦促地方官、教师、家长和学生。经过杨应据等官员的努力,河湟地区儒学得到发展,崇尚儒学之风逐渐兴盛,务本修学,耕读传家,勤俭敦厚成为河湟社会新风尚。

    勤政

    杨应琚为政勤勉。在西宁府任内十几年里,他的足迹踏遍了各县、卫、厅、所。他还大力提倡种树种花,美化家园。还亲自“引流种树”,以为表率。杨应琚还十分重视社会公益事业的建设,其中兴建小峡桥,惠民桥是最为突出的成就。

    能干

    杨应琚不仅是精明能干,政绩突出的官员,而且还是一位博学多才、勤于著述的学者。他写了不少诗词、碑记、考传和杂记。特别是他于乾隆13年(1748)修成的《西宁府新志》,弥补了“边地质野,文献无征”的缺憾,为《大清一统志》的纂修,提供了丰富翔实的资料。对我们今天研究青海地方史和团结各族人民共同建设新青海,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历史资料。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大脚走天下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杨应琚】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杨应琚 小编为您整理杨应琚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人物明星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