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清凉山,古名石头山、石首山,最初名为石头山。
唐以前,长江直逼清凉山西南麓,江水冲击拍打,形成悬崖峭壁,成为阻北敌南渡的天然屏障。吴大帝孙权在此建立石头城,作为江防要塞,故此又有石头城之称。相传诸葛亮称金陵形势为“钟阜龙蟠、石头虎踞”,这只蹲踞江岸的老虎就指清凉山。
宋代以前,该山西面的悬岩峭壁紧逼长江,山下南侧是当时的水陆码头,渡江南来的旅客登岸后首先入目的便是这座石头山。前333年,楚威王熊商灭越国,在此埋金以镇“王气”,并筑金陵邑。孙权在此修建石头城,成为江防要塞。五代时,南唐后主李煜在山中兴建避暑行宫,后改清凉寺,辟为清凉道场,从此改名清凉山,成为金陵名胜之一。民国19年(1930)市公园管理处把清凉山列为公园,划交鼓楼公园办事处兼管。民国23年(1934)4月11日,蒋介石电军政部、军委会迁移扫叶楼驻军。
1961年辟为公园。文革中遭到破坏。1970年代末,开辟城西干道(后定名为虎踞路)时,为降低路面高度,挖掘山体,切断了清凉山,道路以东部分恢复为清凉山公园,山上有清凉寺、扫叶楼、还阳井、崇正书院、翠微亭、驻马坡(相传诸葛亮在此留下“钟阜
龙蟠,石城虎踞,真帝王之宅也”的名言)等古迹。清凉寺旧藏“三绝”,即董羽画龙,李后主八分书和李霄远的草书。道路以西清凉山西部的石头城(包括其南北的悬崖峭壁和一段明城墙)被分割开来。
2007年,市政协委员于化亭建议,把石头城和清凉山再连接起来,成为南京城西一个完整的的旅游景点,这一段虎踞路则改建为隧道,也可根除虎踞路两侧的山体滑坡隐患。
主要景点
主要古迹有清凉寺、崇正书院、扫叶楼、驻马坡、翠薇园等。
扫叶楼
扫叶楼在西侧山坡上,是座三开间二层翘角木结构建筑,为龚贤旧居。龚贤(1619~1689年),字半千,明末清初著名画家、诗人,明亡后在清凉山定居。他曾作自画像,手执扫帚作扫落叶状,因之称扫叶楼。
清凉寺
南京清凉寺,又称石头清凉大道场、清凉陟寺,位于南京城区西部清凉山上,法眼宗祖庭,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该寺前身为五代十国杨吴顺义三年徐温始建的兴教寺。南唐圣元元年(937年),李璟在此避暑纳凉,改寺名为“石头清凉大道场”,后主李煜亲题“德庆堂”。文益长居此寺,并建法眼宗。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重建。明建文四年(1402年)由朱棣重建,改额为“清凉陟寺”。后历经太平天国、中日战争、文化大革命等劫难破损。2003年,重建并于2009年开放。
崇正书院
崇正书院在清凉寺东侧山坡上,明嘉靖年间修建。书院共三进,前两进两侧有游廊相连。第三进称“清凉胜境”,筑于高处,正殿是一座高6 米、宽16米、深20米的重檐翘角古建筑,殿前有水池与石刻的流水龙头,西侧是二层的“江天一线阁”,东侧有假山、水池、六角亭。现崇正书院辟为中华奇石馆。馆东边有驻马坡、翠薇园等景点。
1980年,南京市政府拨款重修崇正书院,由著名建筑专家杨廷宝亲自指导设计方案,历时两年竣工。
地理环境
清凉山位于南京市鼓楼区广州路西端,是南京城西部的一片丘陵山岗,海拔63米多,山势椭圆,蜿蜒伸展于汉中门至定淮门一带。
清凉山山高100多米,方圆约4公里,建有清凉山公园。园内树木葱郁,地势陡峻。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我心明亮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鼓楼区清凉山】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鼓楼区清凉山 小编为您整理鼓楼区清凉山的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