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清水洗尘》写的是一个叫礼镇的地方,人们每年只洗一次澡,就在腊月二十七的这天。当地人把这一礼俗叫做“放水”。13岁的男孩郑天灶从八岁起就承担了家里“放水”时烧水和倒水的活儿。因为人小,他从未获得过独享一盆清水的资格,总是就着家人用过的水洗澡。腊月二十七的这天,他却下定决心要独享一盆清水。所遇到的第一个阻力就是奶奶。当天灶的奶奶见天灶不愿用她洗过的水洗浴,以为天灶嫌她脏,就对儿媳哭述说当年她是全村人中最干净的,她要是进了河里洗澡,鱼都躲得远远的……还说她的头发从来没有生过虱子,胳肢窝也没有臭味。她的脚趾盖里也不藏泥,甚至她洗过澡的水,还能用来养牡丹花。之后天灶告诉奶奶:妹妹,爸爸,妈妈用过的水他都不用时,奶奶终于和颜悦色了——孙子并不是针对自己的祖孙二人之间的冲突就这样化解。妹妹和郑天灶最初的争执起于天灶不满年年把自己的屋子当成浴室。小年刚过,天云听到哥哥说该在她的屋子里洗澡后一下子生气了,两个孩子争执起来。到后来是天云无忌的话——她颇认真地对父亲说自己要先洗,理由是用父亲用过的澡盆万一怀上孩子不知咋办,使天灶先前沉闷的心情为之一朗。而天云洗澡时,他毫无怨言的严格按照天云的要求把脸盆和澡盆一一搬进自己的小屋,去碗柜中取碱面刷盆,又要准备两盆清水,把窗帘拉得更加密布透光,接着像一位仆人一样,恭恭敬敬的为她送上毛巾、木梳、拖鞋、洗头膏和香皂。小说后半段写了于镇子里一个喜欢跟男人眉来眼去的女人“蛇寡妇”。蛇寡妇因为澡盆坏了,只好不迟不早在洗澡的这个夜晚来请天灶的父亲去修补。但因为是由爱引起的其中母亲对父亲杞人忧天式的焦虑和忧戚,父亲对母亲以退为进的息事宁人。而天灶终于享用了一盆清水,洗去了一年的风尘,并且从以前的讨厌过年转而喜欢上了即将到来的新年。
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在中国这个农村人口占总人口五分之四的国度里,农民的思想意识、政治观念和经济情况对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有着很深的影响。农村主题的小说在中国小说发展道路上一直倍受青睐。随着改革开放和中宣部与中国作家协会关于“三农”问题的创作倡导等因素,农村主题小说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当代文学的“最大家族”。
创作历程
《清水洗尘》的故事与作者童年生活的经历有关。在大兴安岭的小山村,每到腊月二十七,作者就要“放水”,所谓“放水”,就是洗澡。一家人都要在这一天洗个澡,辞旧迎新。因为那晚家人都要洗澡,烧热水比较麻烦,所以有的时候,作者这些小孩子,就得用大人洗过的洗澡水洗澡。而任何一个小孩子,都特别渴望着能独享一盆清水。这样,便有了《清水洗尘》这篇小说。
人物介绍
天灶
郑家在腊月二十七放水时烧水和倒水的活儿都分配给了天灶,八岁开始,一干五年。天灶的屋子也要无私的被当成浴室,空气污浊,但是天灶从未有过一盆真正的清水来洗澡。因此,天灶不喜欢过年,更讨厌过年那些陈旧的规矩、忙年的过程、古板可笑拘谨做作的穿戴和半夜吃团圆饺子的风俗。所以这个只有13岁的小孩子,这个以前总是用别人洗过的水洗浴的小孩子,在腊月二十七的这天竟也执意地要独自用一盆清水洗浴,甚至不惜违背自己心意伤了奶奶的心。天灶追求的只是一年才有一次的洗浴中不用别人用过的“脏水”,这未免有些俗气,但这也就是他难能可贵地迈出的对文明的第一步探求了。
奶奶
天灶家洗澡的次序是由长至幼,老人、父母、最后才是孩子。而奶奶是家里最里最年长的人,家里面的人都很喜欢、尊敬这个“老小孩”。但在用不用奶奶洗澡水的事情上一家人和天灶发生了分歧:奶奶执意要让天灶用自己的洗澡水,并列出了许多的理由,就连妈妈也帮助解释,可是天灶就是不同意,奶奶大哭一场,说话的腔调从悲愤到悲凉,接着是和颜悦色的讲道理。可当她听到天灶说,“我年纪大时肯定还不如奶奶呢,我不得腰弯得头都快着地,满脸长着癞”后,先是笑了两声,就忙给天灶说“癞是狗长的,人怎么能长癞呢?就是长癞,也是那些丧失良心的人才会长。”坚决不让天灶胡咒自己。到此,奶奶对孙子的疼爱和关心及对天灶的原谅全显现出来了。
天云
天云和天灶是兄妹,天云和天灶斗嘴时,父母永远会偏袒天云。特别是当天云洗澡时,到后来是天云无忌的话——她颇认真地对父亲说自己要先洗,理由是用父亲用过的澡盆万一怀上孩子怎么办,这使天灶先前郁闷的心情的不见了。天灶毫无怨言的严格按照天云的要求把脸盆和澡盆搬进自己的小屋,像一位仆人一样,为她送上各种洗浴用品为妹妹拉好窗帘。而天云像个女皇一样款款走进浴室。天云的霸道在天灶的退让步步中变本加厉,但在细节让人们感到的不是欺凌和侮辱,而是一股温暖的手足情。
父亲
父亲是一个善良、喜欢帮助人的人。他与母亲的矛盾起源于镇子里一个喜欢跟男人眉来眼去的女人“蛇寡妇”。因要求父亲在这个洗澡的夜晚去修补去修澡盆。这本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但由于蛇寡妇的特定身份,小说异峰突起,戏剧性出现了。当父亲一身寒气地推门而至了。他神色慌张,脸上印满黑灰,像是京剧中老生的脸谱。而母亲盘问父亲在蛇寡妇家里面干了什么的时候,父亲只有傻里傻气地如实相告。父亲就像一个做错了事的孩子似地仍然站在原处,他毕恭毕敬的,好像面对的不是妻子,而是长辈。在这小小的事件中,父亲作为男人显示了他的温存、宽厚和热情。
母亲
母亲与父亲的争吵源于一个蛇寡妇的女人。蛇寡妇澡盆坏了执意要父亲去修,母亲虽然不情愿但是为了父亲的面子只能顺从父亲的意思了。当父亲走后母亲先是心烦意乱,后来有些焦虑,洗澡时只洗了半个小时就出来了。可丈夫还没回来。母亲通过凄厉的洗衣声表达内心的情绪,终于父亲一身寒气地推门而至了。母亲依然冷嘲热讽,父亲惶惶不安。当“一盆温热而清爽的洗澡水”摆在天灶屋子里时,母亲暂时中止了唠叨,甜蜜的叹口气走进“浴室”,先是母亲的一阵埋怨接着是由冷转暖的嗔怪,最后是低低的软语,后来软语也消去,只有清脆动听的撩水声。夫妻间的感情纠结终被化解。母亲在这件事中显示了她作为妻子的*惕、焦虑和深情。
蛇寡妇
蛇寡妇姓程,只因她喜欢跟镇子里的男人眉来眼去的,女人背地说她是毒蛇变的,久而久之就把她叫成了蛇寡妇。她是天灶父母之间情感冲突的导火索。她家的澡盆坏了,想请天灶父亲去修一下。蛇寡妇因为与男人眉来眼去,名声不好。她执意让天灶父亲到她家去一趟,百般不情愿的天灶母亲最终违心的答应。由此从妻子那里得到的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白眼和随之吐出的一口痰。这场情感冲突就此拉开序幕。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小说聚焦于北方农村的一个普通家庭,详细叙述了这个家庭祖孙三代五个人的洗澡情况:没有现代都市浴室的豪华,也没有现代家庭卫生间的装修,只是辟出一个小孩子的房间,自家灶上烧热水,普通的澡盆洗普通的人。条件是简陋的,形式是古老的、质朴的。这一切也许本来不值得写上一篇小说,但迟子建从中看到了人物内在的情感冲突,于是出现在小说中这些人物,大矛盾没有,小摩擦不断,让人们走进了他们的心灵,窥视了他们的情感,看到了一幅温馨感人的生活图景。
《清水洗尘》中就处处流溢着这种忧伤中的温情美。《清水洗尘》中没有交待事件发生的时代,但不论是以前还是现在,一年只能洗浴一次,而且是在卧室中,在狭小的澡盆中洗浴,这种生活总让人感觉忧伤。可是礼镇的百姓却是那样虔诚地迎接它,每一个人都要在这一天把自己认认真真地清洗得干干净净,天灶的妹妹天云不仅要把头洗得清清亮亮的,还要用妈妈使的那种带香味的蓝色洗头膏然后扎上新的头绞子。那种郑重的态度,好像一个女孩子要出嫁,让人感受到浓烈的生活气息。不仅小孩子看重清洁,老人也同样看重,当天灶的奶奶见天灶不愿用她洗过的水洗浴,以为天灶嫌她脏,就对儿媳哭述说当年她是全村人中最干净的,她要是进了河里洗澡,鱼都躲得远远的……还说她的头发从来没有生过虱子,胳肢窝也没有臭味。她的脚趾盖里也不藏泥,甚至她洗过澡的水,还能用来养牡丹花象个“老小孩儿”的奶奶的这番话虽然可笑,但却让人强烈地感受到她对洁净的看重。还有那个平时眼圈儿总是黑着的蛇寡妇,那个把鼻涕抹在鞋帮儿上的蛇寡妇,也不愿在年关时“将就”洗浴。这种对文明、洁净生活的渴求,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都透露出一种人性中的美质。还有天灶,这个只有岁的小孩子,这个以前总是用别人洗过的水洗浴的小孩子,竟也执意地要独自用一盆清水洗浴,甚至不惜违背自己心意地伤了奶奶的心。迟子建深入地发掘了天灶向往清水洗尘的社会内涵那被人们遗忘了的贫穷角落,也已萌动对文明的追求。她在别人不易察觉得到,或者一时理解不了的细小微妙之处,发现新的美,发现实质上显示着时代脚步与百姓心声的新精神。尽管在大城市中很多富贵的人已能做到天天洗淋浴,甚至早晚都要淋浴的现实中,天灶追求的只是一年才有一次的洗浴中不用别人用过的“脏水”,这在人们看来有些不可思议,但这也就是他难能可贵地迈出的对文明的第一步渴求了。不过,天灶也有与众不同的地方,在别人都以一种圣洁之心渴盼着春节到来之时,他却对春节怀有怨恨。天灶这种单纯的情感,是从最质朴、最普通的人性中闪烁出的耀眼灵光,它纠正了人们写作中对一种宏大主题牵强附会的误区,告诉人们当今的很多小说,缺少的正是这种真实的质朴的人性美。作品在单纯的故事之下,铺垫了丰厚的意蕴,给人们的思考,留下了一条幽深的通道。
艺术手法
纯净婉约的诗意话语
《清水洗尘》的语言空灵纯净而富含诗意。这也正印证了迟子建的创作追求,她认为古典文学是大雅的东西,包含的内容比较深,文学品质比较纯净,修辞造句很讲究,有婉约、沉静而又不乏忧愁的气息,代表了一种东方文化精神。《清水洗尘》的语言就体现了这种纯净、婉约的特点,如行云流水,贴切自然。小说中许多不经意的语言,使人们感到奇特而优美。女作家独有的细腻、纯净和对人与人之间那微妙情感的敏锐捕捉,为短篇小说的写作提供了新的可能与方向。对人性情感的诗意描述,是这篇小说站起来的脊梁。迟子健写到天灶终于用清水洗浴了时,用了多么诗意的语言进行描述——“天灶关上屋门,他脱光了衣服之后,把灯关掉了。他蹑手蹑脚地赤脚走到窗前,轻轻拉开窗帘,然后返身慢慢地进入澡盆。他先进入双足,热水使他激灵了一下,但他很快适应了,他随之慢慢地屈腿坐下,感受着清水在他的胸腹间柔曼地滑过的温存滋味。天灶的头搭在澡盆上方,他能看见窗外的浓浓夜色,能看见这夜色中经久不息的星星。他感觉那星星已经穿过茫茫黑暗飞进他的窗口,落入澡盆中,就像课文中所学过的淡黄色的皂角花一样散发着清香气息,预备着为他除去一年的风尘。天灶觉得这盆清水真是好极了,他从未有过的舒展和畅快。他不再讨厌即将朝他走来的年了,他想除夕夜的时候,他一定要穿着崭新的衣裳,亲手点亮那对红灯笼。还有,再见到肖大伟的时候,他要告诉他,我天灶是用清水洗的澡,而且,星光还特意化成皂角花撒落在了我的那盆清水中了呢。”又是心理活动,又是景物烘托,交织成一幅意境深远的画,一曲韵味绵长的歌。作家的感情丰富而纯朴、敏锐而细腻,富于诗人气质。这里蕴涵着天灶对文明的追寻,对诗意、纯净生活的追寻作家不过是讲了一个孩子固执的要用清水洗浴的故事。当他那可怜的心愿好不容易实现时,他的心中升起一种从未有过的骄傲,他对生活一下子充满了热爱,在饱含纯真痴情的天灶眼里,天地万物无不多情善感。可以说,这篇小说正是以其纯净的诗情、隽永的意境取胜。整个作品只是如实地描述天灶的感情流程,仿佛天籁,自然宁馨,像生活本身那样质朴。它更多地运用内心独白与景物烘托等手法,使人披文入情,因情入理,而没有刻意地去塑造人物、编织故事、表明理念以至经营结构。
儿童视角
迟子建喜欢采取童年的视角叙述故事,她觉得这种叙述角度使人感觉很清新、天真。《清水洗尘》就是以天灶这个13岁孩子的视角来写的。天灶这个勤劳、细心、体贴人的孩子,有着朦胧的对文明、对美的向往和追寻。他从10岁起就担当起了给全家人烧洗澡水、倒洗澡水的任务。他甚至知道父亲喜欢用凉一些的水洗、母亲喜欢用热一些的。他尊敬奶奶,虽因不用奶奶的剩水洗浴惹得奶奶伤心地哭起来,但天灶却不和奶奶顶撞。他甚至有自己的审美标准,在他眼里,年少的妹妹是富有生气的“她只穿件蓝花背心,露出两条浑圆的胳膊,披散着头发,像个小海妖。”“天云左右摇晃着脑袋,那发丝就像鸽子的翅膀一样起伏着。”透过童真无邪的天灶的眼睛会使读者会感到涌动在一个少年心中的对美的天然体悟和认同。它是那样原始、透出一股春天里带有露珠的青草的气息、惹人怜爱、惹人向往。作品中还以天灶的视角,写出了很多绝妙的富有童真和童趣的句子湿浊的热气在屋子里像癫皮狗一样的东游西蹿着,电灯泡上果然浮着一层鱼卵般的水珠。天灶说完抬头望了一下天,觉得那迤逦的银河“刷”地亮了一层,仿佛是清冽的河水要倾盆而下,为他除去积郁在心头的怨愤。如果不以孩子的人性视角来观照生活,如果作者没有敏锐的艺术感悟能力,不能使物与情、物与景融会贯通,只冷静地进行纯客观描述,怎么能有这种童话般的意境、诗一样的语句。迟子建的小说,在对底层民众的描写中始终闪烁出一种人性美的温暖与美丽,这表现了作家可贵的民间立场。在新时期小说家队伍里,迟子建以自己独特的对生活的审美的理解为人瞩目,她执著地表达着自己对故乡的深情,对平凡生命的赞美,她的笔下是充满人性美的诗意的乡土和生灵。
意象
《清水洗尘》中的“清水”这一意象,就是一个寓意丰富的意象。在作品一开始,这一个意象只是天灶想求得的一盆清水,“不管别人洗过的水有多干净,他总是觉得很浊”,是一盆实实在在的清水。但在叙述的的过程中,这个意象反复出现:抗拒家人洗过的水、与肖大伟的争辩等,贯穿了叙事过程。它既是叙事的一个重要线索,而且“意象的重复出现也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重复中的反重复,在物象的重现之中包含着意义的增添和递进,这就有助于形成行文脉络的层次感和节奏感。”它的寓意在推移中获得丰富,并产生了强大的审美吸附力。到小说的结尾,这一盆“清水”似乎成了“忘忧水”,不但使天灶觉得能洗掉一年的风尘,而且洗掉了他内心的郁闷与烦忧,洗掉了他对过年的种种不满,获得了从未有过的舒展和畅快。
作品评价
《清水洗尘》中以一种舒缓的笔调充满温情地描写大千世界之中的凡俗人生,在普通人的生活情状的真实描绘中,流露出纯真善良的情怀。诗意而温暖是作家迟子建的作品给读者营造出的令人异常流连的氛围。
——西安科技大学人文学院讲师宋海婷
《清水洗尘》,无疑是这样一篇值得称道的好小说。
——江苏扬州教育学院中文系副教授吴毓生
作者简介
迟子建,女,1964年元宵节出生于中国的北极村——漠河。她父亲希望她像曹子建那样富有文采,所以取名“子建”,小名“迎灯”,童年在黑龙江畔度过。1983年开始写作,1984年毕业于大兴安岭师范学校。1987年入北京师范大学与鲁迅文学院联办的研究生班学习,1990年毕业后到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工作至今。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树下》《晨钟响彻黄昏》《伪满洲国》《越过云层的晴朗》《额尔古纳河右岸》,小说集《北极村童话》《白雪的墓园》《向着白夜旅行》《逝川》《白银那》《清水洗尘》《雾月牛栏》《踏着月光的行板》《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以及散文随笔集《伤怀之美》《听时光飞舞》《我的世界下雪了》《迟子建随笔自选集》等。出版有《迟子建文集》四卷和三卷本的《迟子建作品精华》。曾获得第一、第二、第四届鲁迅文学奖,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等多种文学奖励。作品有英、法、日、意大利文等海外译本。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清水洗尘(小说)】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