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旅游地理榜 > 正文

返回顶部

李来亨抗清遗址

时间:2024/11/21 8:36:58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李来亨抗清遗址位于湖北兴山县茅麓山区百羊寨。百羊寨村公所的山下,是李来亨3万多部队驻扎屯田的营地,占地约3万平方米。李来亨曾被永历朝廷封为临国公,在此建立帅府。后其部队在此被清军围捕,帅府被夷为平地,地基犹在,一起留下的还有周围的行宫碑、炮台等遗迹。李来亨抗清遗址是大顺军抗清的实物证据,大部分保存较好,古道与桥梁沿用至今。这些遗存,对清初汉民族抗清史的研究有重要价值。

  • 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第七批(明至清)
  • 所在地/隶属: 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茅麓山区百羊寨
详细介绍

基本介绍

李来亨抗清遗址主要分布于兴山县黄粮镇、南阳镇、古夫镇、峡口镇一带。李来亨部在此驻军屯田与清军对抗,留下的遗迹遗物主要有17个城寨(黑虎观、棋盘垭、寨岭、张家湾、观尖山、燕子寨、杨家寨、界牌垭寨、胡家湾寨、长坪凤凰寨、老寨子、杨家岭寨、将军寨、城墙包、百城遗址的一道城、二道城和新城)和7个洞寨(寨子洞、仙龙洞、青龙寨、干龙洞、滴水岩、深渡河洞、昆元山洞),以及百羊寨战壕、落步河壕沟、七步半古道遗址、炸子岭桥、百羊桥、百城张家湾桥、圣帝行宫遗址、圣帝行宫之碑、炮台、瞭望台、点灯台、茅麓山井、茅麓山堰窝池、石碓窝等遗址。

顺治二年(1645年),李自成战死后,李来亨跟随李过、高一功等大顺军主将联明抗清,李、高殉难后,李来亨率数万部众入川、鄂边缘,与郝摇旗、刘体纯会师,组成了夔东十三家,于顺治八年(1651年)驻军兴山的百羊寨、茅麓山等地屯耕山田自给。顺治十二年(1655年)在百羊寨修建了圣帝行宫,树有“圣帝行宫之碑”。康熙元年(1662年),清廷调集三路大军数十万,围攻夔东十三家。李来亨在兴山的万朝山、茅麓山、百羊寨等地屡败清军,此时各抗清武装先后失败,李来亨援绝粮尽,于康熙三年(1664年)八月,遭叛徒引路偷袭,李来亨举家自焚。

李来亨抗清遗址是大顺军抗清的实物证据,大部分保存较好,古道与桥梁沿用至今。这些遗存,对清初汉民族抗清史的研究有重要价值。

百羊寨四面环山,形势险要,易守难攻。在茅麓山上在向下望去,虽然帅府夷为平地,但屋基犹在,散落着砖头、瓦片。其周围分布有李来亨建圣帝行宫碑、瞭望台、点灯台、炮台、七步半台阶等多处遗址。游客可以踏着李来亨走过的、修建的山路、战壕、栈道,凭吊多处遗址。李来亨抗清御侮的英雄气概、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杀身成仁的民族气节,永远活在后来人的心中。

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荣誉及其他

历史变迁

遗址所在地百羊寨在茅麓山中,原名王殿坪。李来亨来到茅麓山与清军的第一次战斗中,他下令驱赶尾巴上带着鞭炮冲向清军的几百只羊群,吓得清军抱头鼠窜,明军大胜。他将王殿坪改名百羊寨,庆祝胜利,寨名沿用至今。在百羊寨村山下,李来亨建立起3万多部队驻扎屯田的营地,占地约3万平方米。李来亨被永历朝廷封为临国公,在这里建立起庄严的帅府。

李来亨部高举抗清大旗,召集所部数万人,后又经过多次血战,最后在方圆150余华里的茅麓山高山之上、密林深处,建立起抗清根据地。他实行屯田自给、予民休息的政策,关怀山中百姓疾苦,深得民心,都称他“小闯王”。他多次率兵出击,给清军以沉重打击。

康熙三年(1664年)清政府集合十万大军围捕李来亨,双方相持数月,李来亨部物资消耗殆尽。李来亨在六月曾组织两次突围,虽拼死奋战,但寡不敌众,无法突出重围。李来亨决心与清王朝不共戴天,与明朝的最后一片河山共存亡。他处死了清方派来招降的叛徒李有实。康熙三年(1664年)8月4日,寨内弹尽粮绝。李来亨事先妥善安排了老母的生路,与妻、子等全家人扑向熊熊烈火,壮烈牺牲。

山在向下茅麓上早被清军望去,虽然帅府夷为平地,但屋基犹在,散落着砖头、瓦片。当地人传说李来亨并没有牺牲,而是从一个不为清军所知的秘密小道逃走了。事实上,清初的一些史籍,也有类似记载。曾在永历朝廷任职的历史学家王夫之在所著《永历实录》中,记载李来亨部3万余人,除战死者外,均逃走,被清军抓住的仅有150人。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城市琴淑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李来亨抗清遗址】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李来亨抗清遗址 小编为您整理李来亨抗清遗址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旅游地理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