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旅游地理榜 > 正文

返回顶部

恭城书院

时间:2024/11/21 6:42:01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恭城书院原名“罗蒙书院”,位于通道县罗蒙山下,始建于宋1105年,占地面积2830平方米,后被大火烧毁。清乾隆57年,即1792年,侗家的能工巧匠将“罗蒙书院”在原址重建,更名为“恭城书院”,这是中国现存完整的侗族古书院。2002年5月被公布为湖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同时被省委宣传部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级第七批(清朝)
  • 所在地/隶属: 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
详细介绍

简介

恭城书院位于通道县罗蒙山下,通道侗族自治县北部的县溪镇。占地面积2830平方米。它始建于宋1105年,原称“罗蒙书院”,后被大火烧毁。清乾隆57年,即1792年,侗家的一些能工巧匠将“罗蒙书院”在原址重建,更名为“恭城书院”,这是中国现存完整的侗族古书院,也是少数民族地区独具特色,最大而且保存完整的书院。

这座经历了210年风雨历程的古书院,由门楼、斋舍、讲堂、通廊4个部分组成,建筑群完整而有序,两层木楼建筑以一条中轴线排列在一起,中有通廊串联,四周青砖护墙,院外有桂花树两株。 。飞檐翘首的门楼雄伟壮观,布满青苔的石阶散发着古朴的气息,拾级而上,进入书院就是长长的走廊,两边对称地分布着6栋斋舍,上下两层,每栋斋舍有4间讲堂和1间宿舍。

2002年5月被公布为湖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同时被省委宣传部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革命丰碑

恭城书院在中国革命史上是一座不朽的丰碑。1934年中央红军长征途经通道时,在书院内召开临时紧急的“通道会议”,形成历史上著名的“通道转兵”,挽救了红军,拯救了中国革命。从此,古老的恭城书院就与伟大的长征联系在一起而彪炳青史。

1934年12月12日,红军七位高层召开政治局会议,商议行军方向。既定方针是进军湘北与贺龙肖克的红二、六军团会合,但当时北上线路已被蒋军层层把守,几无通途。毛泽东力主进军敌军防守薄弱的贵州,后被大多数与会者采纳。于是有了军委的“万万火急”电报,有了“通道转兵”。

在会议旧址中看到,参加会议的七人中,只有毛泽东没有坐椅子,坐了一条条凳。其余六人为周、朱、张闻天、王稼祥、博古、李德。实际上,周、博、李组成的“三人团”是当时的最高领导。

许多对于通道会议的极高、极宏观的评价,如挽救了党、红军、革命……其实不如更具体而微地说,这次会议因毛泽东的发言启发了红军将士的军事智慧,以及为毛泽东带来了在红军队中树立权威的契机,而这些,对于后来的中国革命极端重要。所以说,没有通道会议,就没有黎平、遵义会议。通道会议确实至关重要。

文化内涵

除了红军通道会议外,恭城书院还有很多其他内涵。书院始建于宋代,之前几经损毁搬迁。我们所见的书院建于清乾隆年间,已有200多年历史。有清一代至民国,这所书院在湘、桂、黔三省交界地带都享有盛名。书院坐东朝西,后靠罗蒙山,前延恭河水,有藏龙之势。而犹让人醒目的是,民国十年,通道一位名叫翁信浮的县长在书院前厅立柱上刻下的一副对联,上联是“小学毕业的一定要升中学,中学毕业的一定要上大学”,下联为“家境富裕的固然要升学,家境贫困的也要想方设法升学”。

这幅对联能引起三个推测:一是这个翁县长没文化,连幅对联也写不工整(坦白地说,比我写的新诗还蹩脚),但他号召民众读书上进的赤心若揭;二是这个县长太具新思想,故意用新白话体冲击旧思潮;三是此地民智开化,求实创新,包容并蓄。而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地处三省交界穷乡僻壤的小小恭城书院都似乎深藏有先机。而这种先机与毛泽东力主西进的发言,以及整个通道会议的民主决策是否存在着某种必然联系呢?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我心明亮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恭城书院】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恭城书院 小编为您整理恭城书院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旅游地理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