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崇墓这座古墓博物馆位于淮阳城北1.5公里处,是河南省迄今发现的规模最大的东汉砖石墓,也是全国罕见的汉代大墓。大墓的主室停放着石棺,身高两米的墓主人身着玉衣,口含明珠,在这里安卧了1800多年。
据《中国通史》记载,刘邦做了皇帝,为了巩固政权,统一全国,数年间消灭了异性王,尽管韩信叫冤:“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但是,岂能挡住要求统一、反对割据的历史潮流?在削藩的同时,刘邦陆续封自己的儿子刘肥为齐王,刘长为淮南王,刘建为燕王,刘如意为赵王,刘恢为梁王,刘恒为代王,刘友为淮阳王。公元前196年,改淮阳郡置淮阳国,刘友为前后汉第一个淮阳王。之后,又陆续有15个皇子皇孙被封到淮阳为淮阳王或陈王。西汉到淮阳王刘玄更始二年结束。
公元25年,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东汉承袭西汉旧制,也把皇子封到诸侯国为王。刘秀在位34年,他的四子刘庄于公元58年继皇位,是为汉明帝。公元88年,淮阳国复改为陈国,辖16县。刘庄的四儿子刘羡被封到陈国为陈敬王。后刘羡的儿子刘崇初封安寿亭侯,于公元120年改封为陈王,公元125年,刘崇死在陈国,谥顷,是为陈顷王。
据考古发掘报告,陈顷王刘崇墓是一座砖石墓,长方形。南北为18.2米,东西28.3米,占地面积515平方米。共有主室、前后室、左右室12个,回廊上的小室7个,回廊、墓道、甬道回旋其中,墓门向东。
该墓的要害部位如墓门、停放棺材的后室均用青石构砌。后室的石门、门楣都有减地浅浮雕画像。其余部位都因建筑需要,由16种特别炼制的不同形状、不同花纹的青砖砌成。有些墓砖上戳印有“安君寿壁”四字。墓顶大都弧券,仅有回廊上的两个小室采用了穹隆顶砌法。整个墓室、回廊的构筑均显得十分坚固、稳重、对称、严谨、美观。
陈顷王刘崇墓早年多次被盗,但从余存的部分文物也可窥视出该墓的历史价值。
从墓中出土银镂玉衣一件,连缀玉衣的银线已被蚀断,1800多块玉片散落其间。玉衣是汉代皇帝或皇亲贵族死后穿的殄服。玉衣全部用不同型号的玉片制成。在我国封建社会,由于阶级地位、等级的差别,玉片分别用金丝、银丝和铜丝编缀。皇帝死后,使用金缕玉衣;诸侯王、列侯始封、贵人、公主死后使用银缕玉衣……刘崇为诸侯王,礼应使用银缕玉衣。
该墓中还出土一件珍贵、奇巧的“画像三层石仓楼”。考古资料显示,过去出土的仓楼以陶仓楼居多,而石仓楼实属罕见。这座石仓楼分为三层,四阿式顶,中层前有仓门,门下有平台,台两侧有楼梯,下层为仓房。更为珍贵的是,楼的四壁有多幅浅浮雕画像,分别刻画着人物和马、牛、羊等动物图案。其中一匹马,昂首翘尾,四蹄腾空,颇有独来独往之势。此外,还出土了一批石雕和玉雕。石雕如石扶几、石俑、石虎座、石狮座、石龟、石猪、石鸡等。玉雕有玉猪、玉美人。这个玉美人看来是个舞女,高5厘米,头梳双髻,长袖曼舒,长裙旋动,作翩翩起舞状。石雕中有一件辟邪座灯特别引人注目。这件雕塑别剔透玲珑,造型独特。上部为盘,下以十字形斗拱承托,中有圆柱,底为辟邪座。辟邪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好像一头长了翅膀的狮子。这头怪兽,头生双角,体态骠悍,怒目裂眦,张牙舞爪。
考古专家在考察了这座汉墓之后说:陈顷王刘崇墓要比北京定陵早近1500年,比洛阳发掘的古墓群要大几倍到几十倍。
历史
刘崇是东汉明帝四子陈敬王羡之子,初为安寿亭侯,永宁元年(公元120年)为陈王。这一古墓是1987年淮阳区纱厂扩建时发现,1988年11月由河南省考古研究所发掘的,距今已1800多年,是目前河南省考石发掘的汉代墓葬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在全国也是罕见的。
文物价值
此墓用砖石砌筑,墓门朝东,由封土、墓道、墓门、甬道、前室、左右耳室、中室、后室和“冂”形回廊及回廊上的七个小室等部分构成,东西长28.3米,南北宽18.2米,面积500多平方米。从建筑材料看,该墓关键部位和墓门、停放棺木的后室,均用青石垒砌,尤其是后室的门、门楣等部位,都有减地浅浮雕画像。其余大部分建筑材料虽系青砖,但都是根据各个部位的需要,烧制成大小不等的楔形,戳印各式花纹图案。如帽钉纹、几何纹等青砖。砖的型号达16种之多。
文物保护
2013年,国家文物局网站发布了由国务院核定公布的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淮阳刘崇墓等6处文物保护单位榜上有名。此前,周口市已有淮阳平粮台古城遗址、淮阳太昊陵庙、周口关帝庙、太康文庙、扶沟吕潭学校旧址、商水寿圣寺塔、鹿邑太清宫遗址等7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